- 年份
- 2024(8640)
- 2023(12754)
- 2022(11066)
- 2021(10834)
- 2020(8894)
- 2019(20970)
- 2018(20660)
- 2017(38405)
- 2016(21320)
- 2015(24472)
- 2014(24367)
- 2013(23849)
- 2012(22071)
- 2011(20034)
- 2010(19728)
- 2009(17641)
- 2008(17015)
- 2007(14352)
- 2006(12513)
- 2005(11071)
- 学科
- 济(81883)
- 经济(81788)
- 管理(56119)
- 业(52038)
- 企(42734)
- 企业(42734)
- 方法(39218)
- 数学(34288)
- 数学方法(33941)
- 中国(27726)
- 农(21120)
- 财(18985)
- 学(17719)
- 贸(17139)
- 贸易(17125)
- 业经(17082)
- 易(16731)
- 地方(14756)
- 理论(14684)
- 制(14437)
- 农业(13796)
- 教育(13600)
- 和(13380)
- 技术(13061)
- 环境(12613)
- 银(12445)
- 银行(12409)
- 行(11892)
- 融(11811)
- 金融(11810)
- 机构
- 大学(296635)
- 学院(293609)
- 济(118747)
- 经济(116279)
- 管理(114997)
- 研究(102858)
- 理学(100117)
- 理学院(98946)
- 管理学(97342)
- 管理学院(96791)
- 中国(75303)
- 京(64268)
- 科学(62140)
- 财(51647)
- 所(51389)
- 研究所(47317)
- 中心(45441)
- 农(43275)
- 范(42302)
- 财经(42227)
- 师范(41984)
- 业大(41874)
- 北京(41639)
- 江(40344)
- 经(38704)
- 院(37244)
- 经济学(36177)
- 师范大学(34278)
- 农业(33908)
- 州(32773)
- 基金
- 项目(203495)
- 科学(160698)
- 研究(153488)
- 基金(147391)
- 家(128080)
- 国家(126988)
- 科学基金(108344)
- 社会(95286)
- 社会科(90161)
- 社会科学(90137)
- 基金项目(78021)
- 省(76788)
- 教育(73328)
- 自然(69340)
- 自然科(67744)
- 自然科学(67729)
- 划(66783)
- 自然科学基金(66506)
- 编号(63148)
- 资助(61112)
- 成果(51879)
- 部(47048)
- 重点(46032)
- 课题(44733)
- 发(43674)
- 创(42074)
- 教育部(40829)
- 创新(39191)
- 国家社会(38978)
- 大学(38707)
- 期刊
- 济(124071)
- 经济(124071)
- 研究(89437)
- 中国(57155)
- 教育(45177)
- 学报(44817)
- 科学(42239)
- 管理(41151)
- 农(38762)
- 财(36517)
- 大学(34355)
- 学学(31701)
- 技术(29206)
- 农业(27947)
- 融(22745)
- 金融(22745)
- 经济研究(20645)
- 财经(20122)
- 业经(18396)
- 经(17198)
- 图书(16718)
- 问题(16185)
- 业(15121)
- 职业(14826)
- 科技(14284)
- 理论(14215)
- 贸(13991)
- 技术经济(13506)
- 世界(13461)
- 坛(13377)
共检索到42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壮丹丽 贺文瑾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院系调整,加强了综合大学建设,新建了大批专门学院,丰富了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专门学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了与国家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格局,并探索形成了精准的专才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专门学院和新时代出现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虽所处时代不同,但相同的办学使命、相近的培养目标和相似的改革探索任务使得两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专门学院的办学实践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征程中,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在高等职业教育生态位上有辨识度,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上有区分度,在专业设置上有精准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清晰度,在社会上有认可度,从而达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专门学院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新春 李磊
独立学院整合公办高职高专资源从而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既是推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有益探索,又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重要路径。针对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政府指导不够精准、多方利益诉求交织、人员安置问题初现、融合发展难点凸显等诸多困境,必须发挥各级政府、母体高校、独立学院、公办高职高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作用,尤其要在提升政府协同治理能力、树立命运共同体行动意识、完善社会风险防控机制、探索两校融合发展新机制及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办学格局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办学转型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卫 王红艳
为应对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和企业雇佣形式的转变,日本创办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门职大学。专门职大学的建立可解决日本社会面临的部分问题,然而其在创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争议,包括:新建还是合并?能否在普通大学开设职业课程?能否吸引足够的学生?为了缓解争议,日本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严审办学资格、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举措。它给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拓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日本 专门职大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丽云 刘任熊 黄利文 蒋才锋
对于是否开办职业本科教育,我国一度面临院校的冲动、学生的诉求、社会的期盼、学者的分歧、政府的顾虑等不同利益相关方观点和行为的僵持局面。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确定了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基调,将职业本科教育推至发展新风口。通过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确立一套科学的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设置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依据标准和程序遴选设置一批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为关键一招。对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进行文本分析,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对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设置指标进行比对,就已有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梳理剖析,结果均显示,产教融合度是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设置的主要壁垒,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之主要表征。设置、兴办和评估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均应将产教融合视为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绩点。
关键词:
职业本科 产教融合 文本分析 机遇与挑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定东 方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成果最为显著的国家。这与政府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的反贫困政策密不可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反贫困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具有三个层次的政策体系,即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政策、中观层面的扶贫开发政策和微观层面的社会保障政策,三个层次在内容构成、政策目标、针对人群、功能性质上均具有差异性。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着层层演进的五个阶段,即"社会救济"阶段、"制度改革推动扶贫"阶段、"扶贫规范化、专门化"阶段、"开发式扶贫"阶段、"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阶段。通过对其层次结构与变迁历史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理解,从而助推农村反贫困事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仲丹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2)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特有规律认识不到位;(3)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政策评估亟待加强;(4)对民族教育立法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民族教育立法薄弱。本文在全面、深入思考与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1)必须认识到民族教育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2)必须认识到民族教育场域的特殊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对民族教育采取特殊照顾与优惠并举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文化适应给予特殊关照;(3)建立和完善民族教育政策制定机制,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特别是"第三方评估";(4)全面提高对民族教育立法的认识,积极将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有效政策措施上升为立法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民族教育立法规划,建立民族教育立法工作责任追查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阙明坤 张德文 李东泽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对于纾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释放了积极信号。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是塑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时代之需,但还存在着类型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准确、师资建设不精确等现实之结。进一步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探索、大力推进双师素质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茂云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20多年来,施行多个办学主体并举的制度。然而,长期以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始终满足不了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比较不同办学主体的优劣势,有助于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形成共识,优化资源和政策供给,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成效。基于SWOT战略分析法,结合本科院校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等三个办学主体,以及本科职业院校中的民办职业院校和公办职业院校进行分层次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办学主体中,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具有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综合优势,升格"双高计划"院校是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理想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昭稳 彭扬华 陈星宁 贺俊 雷长剑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更大比例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者边远山区,家庭更为贫困,而学费高于本科院校,致使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远高于本科院校。面对如今庞大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党、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大量的资助政策,使得更多的贫困生受到强有力的资助。文章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铁道机电学院实际工作为例,总结了贫困学子精准帮扶的具体举措和成功经验,也指出了资助工作中的不足。
关键词:
高职院系 贫困学子 资助 帮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群
本科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是我国目前深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改革的关键。当前我国还缺乏建设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经验,在前期试点阶段,各相关主体应在充分认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定位的基础上,深刻把握试点工作在落实类型教育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适应现代职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办学和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开创政府主导—院校主体—社会多元参与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格局;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体系和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完善教育体系,彰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高职教育特色,力争尽快取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实践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建彩 李潘坡 加鹏飞
文章以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本科层次作为出发点,对职业本科课程开发进行了如下分析:课程开发的前提是需要厘清人才在从事岗位及能力结构两方面的定位;基础是采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方法,基于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同时重视基础课设置;核心是课程内容开发,需要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技术知识为主、以职业能力分析为路径、以隐性知识为突破点;关键是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开放性综合化项目。以期促进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开发研究,促进职业本科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层次 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燕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要素,能够优化专业人才供给结构、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延伸、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体互通。基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背景,根据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确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单轨、横向双元"的发展方式,提出依托本科教育资源、整合专科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3种发展路径,每种路径下又存在多种实现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有林 徐晗天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上比普通教育、中高职业教育更具有天然优势。除了师资课程教育之外,多年沉淀形成的校训文化对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校训文化的内涵,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总结凝练出新时代校训精神应有内核,并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强校训文化建设的途径,从而为提高校训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校训 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70年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辉煌成就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水平;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把好人才的政治关,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高层次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继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平。1950年11月21日,政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试行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受政务院领导,主管全国货币金融事业。为了履行好金融监督与管理等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几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建立独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关键词:
金融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