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791)
2022(9202)
2021(8734)
2020(7469)
2019(17566)
2018(17232)
2017(32338)
2016(17768)
2015(20500)
2014(20386)
2013(20622)
2012(19748)
2011(18003)
2010(18069)
2009(16775)
2008(16985)
2007(15230)
2006(13329)
2005(11702)
作者
(53126)
(44626)
(44589)
(42683)
(28161)
(21628)
(20168)
(17508)
(16947)
(15846)
(15422)
(15087)
(14203)
(14180)
(14174)
(14027)
(13356)
(12963)
(12898)
(12829)
(11205)
(11181)
(10894)
(10161)
(10102)
(10038)
(9906)
(9770)
(9088)
(8975)
学科
(78425)
经济(78362)
管理(44581)
(40227)
方法(34530)
数学(31072)
数学方法(30807)
(29369)
企业(29369)
中国(24024)
(23896)
地方(18561)
(17652)
(17608)
(15974)
贸易(15965)
农业(15734)
(15544)
环境(15239)
业经(14961)
(13762)
(12427)
(11339)
银行(11310)
(11225)
金融(11223)
(10898)
(10457)
(10329)
(9372)
机构
大学(258037)
学院(256015)
(110646)
经济(108322)
研究(97987)
管理(92775)
理学(78958)
理学院(77925)
管理学(76509)
管理学院(76033)
中国(74357)
科学(60698)
(56631)
(50794)
(48899)
(48782)
研究所(46408)
中心(44819)
业大(39799)
(39664)
财经(38435)
农业(38402)
北京(36388)
(35625)
(35487)
师范(35293)
经济学(35033)
(34984)
经济学院(31714)
(30996)
基金
项目(170547)
科学(133354)
研究(123780)
基金(123447)
(109014)
国家(108164)
科学基金(90468)
社会(78201)
社会科(73940)
社会科学(73917)
(66653)
基金项目(65406)
自然(57783)
(56527)
自然科(56276)
自然科学(56256)
教育(56091)
自然科学基金(55239)
资助(50752)
编号(49158)
成果(40501)
重点(39872)
(38751)
(38438)
课题(35214)
(34337)
科研(33046)
国家社会(32802)
中国(32549)
教育部(32374)
期刊
(123495)
经济(123495)
研究(78348)
中国(55235)
(44193)
学报(43136)
科学(39502)
(36667)
大学(31794)
管理(31372)
农业(30424)
学学(29640)
教育(27462)
(22128)
金融(22128)
技术(21442)
经济研究(19709)
财经(18904)
业经(18715)
(17871)
问题(17037)
(16337)
资源(15154)
(14857)
世界(13469)
国际(12867)
图书(12856)
(12826)
技术经济(12770)
统计(12026)
共检索到392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政  马荣  
基于甘肃省生态多样性、脆弱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以政策和人们行为的自觉程度为依据,可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和五个小的阶段。通过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探究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可映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过程,也将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王化俊  
根据1978~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人均产量等粮食生产的相关资料,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阶段分析;选用农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受灾面积、价格指数等指标,建立了C-D生产函数,分析了不同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变动的原因。结果表明: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和政策因素是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提示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偏低,但增产潜力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建升  王琴  陈发虎  刘谨  魏成金  
在分析甘肃省气候变化挑战的基础上,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温室气体评估方法,对甘肃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行了评估,甘肃省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排放了75 927.83和79 897.96 KtCO2的温室气体量,通过与上海市和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虽然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总体而言,仍具有煤炭排放贡献大、单位GDP排放高、人均排放低的特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晋王强  吴明艳  妙旭华  董战峰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治理建设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耦合度高、中级协调阶段,整体仍处于发展水平欠佳局面;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农药化肥使用水平、能耗效率等是制约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晋王强  吴明艳  妙旭华  董战峰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治理建设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耦合度高、中级协调阶段,整体仍处于发展水平欠佳局面;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农药化肥使用水平、能耗效率等是制约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仝迟鸣  周成虎  程维明  张文杰  王娇  刘海江  
基于DEM的地形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貌学研究中,但当前研究以定性或半定量居多,利用各类参数对大面积区域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GIS及DEM地形分析方法,将坡度小于15°的正地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坡度与起伏度结合分析得到黄土塬顶面,两者相减得到黄土塬坡面,最终提取黄土塬1106个;选取黄土塬核心区的106个样本,分别计算坡面平均坡度、顶面长短轴比、沟壑密度、顶面与底面比、地面裂度5个指标,然后对其分别进行等级划分,计算5个指标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评价研究区黄土塬相对年龄的指标;对组合指标(I)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级,分别为早期(I<1.74)、中期(1.74≤I<2.12)和晚期(I≥2.12)。研究结果显示,在黄土塬的不同发育阶段,各个形态指标整体上存在差异,各子类型内部也存在发育先后不一致的情况。在对黄土塬各子类型计算发育阶段指数之后发现,从黄土塬、黄土残塬到黄土梁塬,I值逐渐增大。形态指标的有序变化与前人研究所得的黄土地貌发育过程十分一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路超君  秦耀辰  张金萍  
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形态,是目前低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梳理了低碳城市的研究进展,以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脱钩理论为基础,尝试对城市低碳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以城市碳基能源排放为核心指标,把低碳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了5个阶段:初级阶段、急速上升阶段、锁定阶段、解锁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并平稳上升;急速上升阶段碳基能源密集使用,碳排放量急速上升;锁定阶段受技术和制度等影响,城市碳排放减速上升,直至碳排放拐点出现;解锁阶段城市碳排放量峰值被突破呈下降趋势;高级阶段城市碳排放量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仍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最后,就每个阶段的碳基能源排放驱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深圳市为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巩垠熙  巩文  奚存娃  罗玉恒  巩金萍  
大樱桃因果期早,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成为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果树品种之一。由于大樱桃对气候环境较为敏感,引种栽培又缺乏与气候适宜性相关的研究,以致大樱桃区域性盲目引种栽培现象严重,存在种植不成功、且分散独立、栽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差、上市集中、市场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等现象。为了研究大樱桃引种栽培的气候适宜性,文章选择甘肃省东南部大樱桃引种栽培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以天水市秦城区气候条件为参照,对比大樱桃欧洲原产地气候条件,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10℃的有效积温及无霜期5项典型气候因子,用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将甘肃省大樱桃引种栽培区依次划分为优势区、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腊虎  
对甘肃省87个县(市、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按照指标选择的原则,选取21项指标建立了甘肃省社会林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利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林业资源三大类指标中的12个主因子进行分层聚类,把甘肃省87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社会林业类型区。对划分的5个类型区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5个类型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各个类型区的社会林业发展方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军  陶华旸  李文杰  任珺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全球碳循环、碳储存和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00–2010年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监测资料,采用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较大,河西走廊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低,甘南高原草地覆盖度较高,说明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存在极重度和重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可以用于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格局,为退化草地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娟  张勃  李山勇  
基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除兰州、嘉峪关为"生态孤岛"外,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非均衡布局。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分析甘肃省情,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岩  王海峰  
集群化发展是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在分析了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后指出,加快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需要结合省情,以内源型品牌企业为核心,政府进一步自上而下的科学规划与企业自下而上的自主发展相结合,分地区、分行业、有主次、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敏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以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等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大量研究表明,沼气发酵后的产物沼液、沼渣也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沼液、沼渣中所含的养分使其具备肥料的功效。在农村地区开发沼气,并开展对"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可有效解决人畜禽类粪便随意排放、堆积带来的空气、水源的污染及病菌传播的问题,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子量  
[目的]"新四化"的提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构建了包含农业投入、产出、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指标在内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区域划分。[方法]基于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运用降维处理的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农业投入产出现代化、农业生活现代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3个公共因子,依据其特征根值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相关数据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现代化分项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建国  庄生仁  詹有俊  
通过分析甘肃省棉花生产发展、布局演变和植棉区自然、气候特点等,按照"区域划分同一性"原则,以≥10℃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为主要依据,在全国棉花生产一级区划的框架下,将甘肃省棉花生产划分为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3个二级区;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陇东特早熟次亚区、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和河西走廊特早熟次亚区4个3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生产等特点,指出了在该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提出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区域与结构;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突出经济效益;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