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0)
- 2023(7591)
- 2022(6299)
- 2021(6178)
- 2020(4969)
- 2019(11582)
- 2018(11117)
- 2017(21651)
- 2016(11592)
- 2015(13117)
- 2014(12833)
- 2013(12747)
- 2012(12230)
- 2011(11201)
- 2010(11135)
- 2009(10405)
- 2008(10326)
- 2007(8873)
- 2006(8044)
- 2005(7444)
- 学科
- 济(50518)
- 经济(50462)
- 管理(31077)
- 业(30747)
- 企(21783)
- 企业(21783)
- 方法(20934)
- 数学(19396)
- 数学方法(19226)
- 中国(18667)
- 农(16547)
- 财(16544)
- 贸(13100)
- 贸易(13093)
- 易(12907)
- 农业(11023)
- 制(11016)
- 收入(10071)
- 策(9985)
- 银(9336)
- 银行(9336)
- 业经(9280)
- 行(9102)
- 融(8603)
- 金融(8603)
- 及其(7911)
- 地方(7816)
- 出(7658)
- 学(7555)
- 环境(7493)
- 机构
- 大学(166025)
- 学院(163914)
- 济(84418)
- 经济(83123)
- 研究(64055)
- 管理(62099)
- 理学(52841)
- 理学院(52290)
- 管理学(51765)
- 管理学院(51440)
- 中国(51168)
- 财(39589)
- 京(35420)
- 科学(32572)
- 所(31278)
- 财经(30596)
- 经济学(28344)
- 经(28282)
- 研究所(28079)
- 中心(27889)
- 经济学院(25551)
- 北京(23500)
- 江(23049)
- 财经大学(22905)
- 院(22844)
- 农(22562)
- 范(21401)
- 师范(21304)
- 科学院(18632)
- 研究中心(18324)
- 基金
- 项目(104256)
- 科学(84592)
- 研究(80972)
- 基金(79984)
- 家(68743)
- 国家(68199)
- 科学基金(58423)
- 社会(55695)
- 社会科(52983)
- 社会科学(52974)
- 基金项目(39821)
- 教育(36562)
- 省(35064)
- 资助(34229)
- 自然(34053)
- 自然科(33289)
- 自然科学(33280)
- 自然科学基金(32756)
- 划(31172)
- 编号(31049)
- 成果(27067)
- 部(26254)
- 国家社会(24858)
- 中国(24208)
- 重点(23505)
- 教育部(23296)
- 发(23228)
- 课题(21976)
- 人文(21846)
- 性(21815)
共检索到259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儒 李超阳
收入分配政策是影响人民生活最基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进收入分配领域改革和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最终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和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全体人民日渐共同富裕。以新中国承袭而来的落后的旧经济体为现实逻辑起点,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政策曲折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以及所形成的丰富而鲜活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新时代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政策、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政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定东 方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成果最为显著的国家。这与政府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的反贫困政策密不可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反贫困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具有三个层次的政策体系,即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政策、中观层面的扶贫开发政策和微观层面的社会保障政策,三个层次在内容构成、政策目标、针对人群、功能性质上均具有差异性。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着层层演进的五个阶段,即"社会救济"阶段、"制度改革推动扶贫"阶段、"扶贫规范化、专门化"阶段、"开发式扶贫"阶段、"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阶段。通过对其层次结构与变迁历史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理解,从而助推农村反贫困事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桥 刘宝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探索奠基、初创发展、确立形成、拓展规范与完善提升五个阶段。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呈现出从规模到质量、从集权到简政放权、从单一到全方位以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价值逻辑,形成了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建设以及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经历了探索调整、确立发展再到改进加强三个阶段。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党管高校干部和人才,必须从严从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党的领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试点推广、全民覆盖、城乡统筹等发展阶段。其演变遵循"制度建立-制度扩面-制度责权关系调整"的路径,制度结构由城乡分立到城乡统筹,保障对象面由保障劳动者到全民参保,制度模式由国家保障到社会保险,责任机制由个人责任缺位到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遵循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发展的理念,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是新中国70年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三大重要经验,可用以指导新时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德生 刘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低潮期(1949年—1977年)、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1978年—2004年)和深入发展期(2005年至今);取得的系列成就集中表现在实现职教教师教育主体从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过程从阶段分离向整体连贯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重心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换。今后应从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促进职教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推动职教教师教育的协同化及国际化等方面不断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 职业教育 教师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伟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随着社会的变革不断演进,政策价值取向从以社会价值为中心走向兼顾个人价值和知识价值;教师教育模式由单一独立的定向模式走向开放多元的一体化模式;政策目标由增加教师数量变为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内容由注重知识技能提高转变为兼顾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为满足我国教育现代化对于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将继续强调教育公平,更加重视教师德育,注重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教育法律法规。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教师教育 政策变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蔡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关键词:
学徒制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变迁 制度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红亮 任昱仰
我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本文系统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脉络,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继而概括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的主要特点,最后对政策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智兴 段鑫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历经三大发展阶段。基于此,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变迁根本上由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社会经济体制安排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等宏观制度背景所决定;经济发展、利益因素、观念等政治变量及相关行为主体和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互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也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否决点"。由此,加快推进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构建和完善,需充分观照相应时代的现实需求、注重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遵守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理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傅微 李迪华
通过系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水资源情况的变迁,包括水量、水质的变化及水问题的变迁,并结合分析北京历年水规划的演变过程,发现北京水问题的加剧与水规划之间存在联系:因不同目的而修建的各类工程来控制复杂的水系加剧了水资源紧缺;流域的分项规划加剧了水问题复杂的矛盾关系;工程水利的过度与资源水利的缺乏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以需定供的供水规划加剧了地下水沉降;农业污水灌溉措施的不完备加剧了水污染。总体而言,水规划并不一定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甚至部分会加剧水危机。城市规划(包含水规划)作为城市化方式的表征,从而笔者更进一步探讨了具体是城市化还是城市化的方式加剧了水问题,而非笼统的认为城市化即导致水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水危机 水规划 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磊
文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生活史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调查数据,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为:中国的教育同类婚程度呈现N型变化趋势。具体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教育同类婚程度迅速提升;从5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的教育同类婚程度出现下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80年代中期后,教育同类婚程度急剧上升。就微观的教育婚配模式而言,长距离跨教育层级婚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较少,而在"文革"时期相对较多。由"上山下乡"运动所导致的政治干预婚配模式,即初高中层级与小学及以下层级的婚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3个阶段较为显著,且在"文革"时期达到顶峰,而在改革开放中期和深化期则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路
纵观新中国建立70年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要素汲取型"为主要目的的工农城乡分割与制度化阶段;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型"为主要手段的工农城乡关系缓和与农村体制改革阶段;新世纪以来以"资源赋予型"为主要内容的工农城乡关系转型和政策支持阶段;新时代以来以"还权赋能型"为主要方式的工农城乡融合与要素市场化阶段。回顾工农城乡关系四个阶段,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工农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其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是工农城乡关系的主线,而未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更有赖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从而建立农业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蕴萍 赵建 叶丹
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各个层面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工资分、计时制和职位等级制等,讲求的是同一层级内的平均主义和绝对公平。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变迁举措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到要素市场的建立和深化,再到财产性收入的确认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都极大地提高了要素的活力和积极性,对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缩减收入差距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更多新要素参与,三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是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人力资本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利 陈鹏
立足于教育政策文本,结合重要历史资料和标志性教育改革事件,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变迁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发现:我国技工教育大致经历了以高效服务生产为主导的技工教育蓬勃兴起阶段,以适应政治探索为特点的技工教育曲折发展阶段,以应对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技工教育恢复调整阶段,以满足国家深化改革为抓手的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以实现长效发展为重心的技工教育内涵丰富阶段等五个阶段。回顾、检视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认识技工教育在推动国家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为未来我国技工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性借鉴,促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技工教育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治理的基本经验——以杭州市为中心的考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选择与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师教育政策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变迁——基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选择——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工业运行中的政府职能变迁及启示
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价值取向演进路径与基本特征——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文本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历史分期、发展特点与完善策略
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