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6)
- 2023(10730)
- 2022(9115)
- 2021(8554)
- 2020(7374)
- 2019(17248)
- 2018(17221)
- 2017(33858)
- 2016(18077)
- 2015(21170)
- 2014(21220)
- 2013(21694)
- 2012(20881)
- 2011(19379)
- 2010(19528)
- 2009(18786)
- 2008(18653)
- 2007(16812)
- 2006(15101)
- 2005(14092)
- 学科
- 济(102040)
- 经济(101956)
- 管理(47073)
- 业(43985)
- 方法(40862)
- 数学(37168)
- 数学方法(36971)
- 企(32546)
- 企业(32546)
- 中国(28913)
- 农(23137)
- 地方(20423)
- 贸(20044)
- 贸易(20033)
- 财(19793)
- 易(19522)
- 制(18176)
- 学(17607)
- 业经(17206)
- 银(15764)
- 银行(15737)
- 行(15230)
- 融(14883)
- 金融(14881)
- 农业(14776)
- 地方经济(13728)
- 环境(13392)
- 和(12958)
- 体(12508)
- 发(11566)
- 机构
- 大学(285647)
- 学院(281630)
- 济(137979)
- 经济(135577)
- 研究(104378)
- 管理(103046)
- 理学(87457)
- 理学院(86445)
- 管理学(85290)
- 管理学院(84752)
- 中国(81963)
- 财(62158)
- 京(60840)
- 科学(58438)
- 所(53734)
- 财经(49536)
- 研究所(48359)
- 经济学(45756)
- 中心(45716)
- 经(44933)
- 农(43804)
- 经济学院(41242)
- 江(40995)
- 北京(39866)
- 业大(36710)
- 财经大学(36572)
- 院(36266)
- 范(35615)
- 师范(35336)
- 农业(34553)
- 基金
- 项目(171595)
- 科学(134847)
- 研究(127176)
- 基金(126742)
- 家(109533)
- 国家(108706)
- 科学基金(91265)
- 社会(84080)
- 社会科(79835)
- 社会科学(79813)
- 基金项目(65805)
- 省(62656)
- 教育(57225)
- 自然(54970)
- 划(53795)
- 自然科(53624)
- 自然科学(53604)
- 资助(53591)
- 自然科学基金(52675)
- 编号(50238)
- 成果(42344)
- 部(40695)
- 重点(38832)
- 发(38751)
- 国家社会(36195)
- 教育部(35166)
- 课题(34658)
- 中国(34611)
- 创(34442)
- 人文(33503)
- 期刊
- 济(157327)
- 经济(157327)
- 研究(93190)
- 中国(53569)
- 财(45850)
- 学报(40182)
- 农(39996)
- 科学(38005)
- 管理(37901)
- 大学(30529)
- 融(30154)
- 金融(30154)
- 学学(28756)
- 经济研究(27468)
- 农业(26972)
- 财经(26243)
- 技术(23045)
- 经(22773)
- 教育(22578)
- 业经(22089)
- 问题(21856)
- 贸(20584)
- 国际(18126)
- 世界(16506)
- 技术经济(16405)
- 统计(15554)
- 业(14623)
- 理论(14214)
- 商业(13592)
- 经济问题(13513)
共检索到43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经济波动 GDP增长率 宏观调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乐一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大大小小的经济波动计有12次。通过从史的角度对历次经济波动的回眸,可以发现历次经济波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投资波动。投资的扩张和压缩导致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投资扩张和压缩,经济的繁荣和萧条,根本原因在于既有的经济体制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决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投资波动 繁荣 衰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投资波动 经济波动 相关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百毅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周期 消费 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本文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和计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我国实际G D P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实际G D P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与暂时冲击比较起来,生产率冲击的波动效应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产率冲击 随机趋势 波动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研究》课题组 李星 谢静 陈乐一
根据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我国1979~2003年的年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短期的波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两大主要力量,进口和出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大,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达军
本文利用HP滤波、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总量经济波动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26年中,我国总量经济波动既受需求冲击的影响,也受供给冲击的影响,但两种冲击的强度和对总量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1997年之前,需求冲击一直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自1997年之后,由于两种冲击的互补效应,总量经济波动有所收敛,经济运行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就单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言,1998年之后,供给冲击逐渐超过了需求冲击,成为自2002年之后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适时地由需求管理转向供需同时管理应成为今后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
关键词:
波动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古明清 操志霞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 ,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存货波动。本文利用动态建模法对我国的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进行了计量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二者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微观机制滞后。
关键词:
存货波动 经济波动 计量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少杰 马康宁
1986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开始了对经济波动的研究,许多学者对经济波动的平均长度、发生原因、形成机制及特点等进行了大量分析,但总的来说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五年计划说”、“年度计划说”、“政治周期说”等等,难以全面科学地解释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也不能科学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平均长度为什么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趋同,更没有对我国的经济波动作出预测。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建立经济模型,提出我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礼涛
文章通过引入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度化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需求结构调整是否能够缓解经济波动。结果显示:我国需求结构合理化程度不仅没有缓解经济波动,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需求结构高度化程度则对经济波动产生稳定的缓解作用。但无论是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它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受到经济波动程度所约束。此外,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韩旭
使用一阶自回归随机过程来描述中国的消费波动,并重新估算经济波动福利成本和经济增长福利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和消费波动的可预测性是正相关的,并且在一阶自回归假设条件下计算出的福利成本略低于独立同分布情形。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预测性 福利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国忠 范正绮
中国工业经济一直在波动中增长,这是不辩的事实.但是,到底存在怎样的波动规律,导致波动的机理又是什么呢?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波动特征,并对波动的机理作初步探讨.一、中国工业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我国开始SNA核算体系的时间不长,缺少系统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资料.然而建国以来一直进行着工业总产值资料的核算,并且统计口径自始至终未作大的变更.工业总产值作为所有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品总价值,反映着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因此,我们把工业总产值作为考察中国工业经济波动的基本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