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3)
2023(10996)
2022(9011)
2021(8637)
2020(6958)
2019(15870)
2018(15278)
2017(28541)
2016(15265)
2015(17387)
2014(17018)
2013(16619)
2012(15565)
2011(14241)
2010(14061)
2009(13405)
2008(13421)
2007(11615)
2006(10368)
2005(9473)
作者
(42686)
(36103)
(35961)
(34170)
(22935)
(16980)
(16062)
(13869)
(13833)
(12613)
(12583)
(12098)
(11716)
(11574)
(11512)
(11056)
(10625)
(10461)
(10445)
(10148)
(9187)
(8625)
(8562)
(8294)
(8092)
(8037)
(8014)
(7576)
(7157)
(7147)
学科
(63009)
经济(62900)
管理(47048)
(41933)
(34582)
企业(34582)
方法(25450)
数学(21977)
数学方法(21748)
中国(21450)
(18488)
(17298)
(17236)
业经(14533)
(14337)
贸易(14328)
(14063)
(13012)
(12180)
(12032)
银行(12014)
(11605)
(11486)
金融(11483)
农业(10943)
(10469)
财务(10448)
环境(10437)
财务管理(10420)
体制(10125)
机构
大学(229456)
学院(223509)
(101657)
经济(99981)
研究(83261)
管理(82481)
理学(71013)
理学院(70125)
管理学(69140)
管理学院(68700)
中国(64324)
(49188)
(48469)
科学(46441)
(41005)
财经(38914)
研究所(37171)
中心(36124)
(35681)
经济学(33987)
(33230)
(31746)
北京(30913)
经济学院(30467)
(30186)
(30033)
师范(29931)
财经大学(29345)
业大(28734)
农业(25914)
基金
项目(149518)
科学(120589)
基金(113678)
研究(111526)
(99501)
国家(98738)
科学基金(84332)
社会(76145)
社会科(72177)
社会科学(72164)
基金项目(58820)
(52698)
自然(51368)
教育(51091)
自然科(50220)
自然科学(50203)
自然科学基金(49365)
(46687)
资助(45233)
编号(42272)
成果(36605)
(36100)
重点(34528)
(33748)
国家社会(33736)
(31837)
教育部(31747)
(31325)
中国(31091)
课题(29880)
期刊
(111928)
经济(111928)
研究(73441)
中国(45949)
(38175)
学报(34146)
科学(33790)
管理(31973)
(31250)
大学(27099)
学学(25377)
教育(23662)
(21972)
金融(21972)
农业(21058)
财经(20687)
经济研究(19149)
(17959)
技术(16335)
业经(15389)
问题(15069)
(14576)
世界(13545)
国际(13057)
(11351)
(11053)
技术经济(10097)
现代(9768)
科技(9336)
理论(9172)
共检索到34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蔡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智兴  段鑫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历经三大发展阶段。基于此,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变迁根本上由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社会经济体制安排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等宏观制度背景所决定;经济发展、利益因素、观念等政治变量及相关行为主体和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互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也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否决点"。由此,加快推进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构建和完善,需充分观照相应时代的现实需求、注重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遵守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理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道根  
研究认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成效及其机理,需要全面深入分析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诸多条件、因素、资源、环境等变化。但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历史变迁路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结构。制度具有根本性、普遍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激励约束人类社会人们行为选择的规则规矩规范。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结构,是决定人们之间经济关系一系列规制的框架体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经济理论,实质就是要分析国家经济制度创新演进和内在规律的经济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应中  
产教融合政策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立足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经初步探索、恢复重建、巩固发展、多样化创新和不断深化五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文化心理等深层结构影响着政策变迁。昂贵的构建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等因素,促进职业教育系列政策互相交错,产生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效应。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个人发展需求中,政府、学校和企业的理性选择,构成了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深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梅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奖助政策历经初步建立、渐进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三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以研究生奖助政策发展的关键节点为线索,分析发现:经济体制基础、权力管理模式、思想观念环境是其深层结构,政策制定主体的自我强化趋势和高校行动者精英团体的支持作用是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内部供需矛盾和外部示范效应是激活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的动力。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内涵,需突破路径依赖,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加强奖助政策中国特色,建立反馈评估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沈红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机构化的变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教师发展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宏观制度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多元行动主体的形成,促使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实现了从集权管理到分权、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与此同时,受旧制度的自我强化和权力失衡的影响,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在变迁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为此,必须推进分权,改革评价制度,树立多元的学术观,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市场化和均衡化,实现制度创新,提升制度绩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朱乐平  
高职教育政策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历经需要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巩固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改革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与深化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深受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及传统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影响政策变迁。推动产业转型、变革管理机制和满足个体需求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变迁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李蒙蒙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目标与利益主体约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从产权管制的视角出发,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合一的管制时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弱管制时期和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的放松管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政府对土地产权管制的梳理发现,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始终和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相关,并和政府与农民的土地权益分配交织推进,这为深化当前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李晶  伍中信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权保护功能。制度市场的非均衡引致的国家财产权益保护问题决定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具有必然性;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目标是维护国家财产权益和经济安全,变迁路径遵循"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并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未来国家审计制度将实现从"产权为本"到"人权为本"、"政府主导"到"公民主导"的历史性变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林欢   陈良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学徒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吸引力提升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内,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逻辑起点,主体信念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发展环境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动力。正式制度建设滞后、非正式制度约束和过度路径依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加强正式制度建设,提高正式制度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支撑度;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话语体系,营造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打破拿来式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依赖,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内生式的改革范式等维度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东姣  包艳华  马永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此变迁过程可以发现,影响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政府决策、市场需求和高校自身运行机制。其中,政府决策主要体现为政府在不同阶段对招生管理所采用政策工具的差异;市场需求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内在要求;高校自身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高校的自主性。影响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素包括制度高昂的设置成本、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及适应性效应等。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政府、高校、市场三者的权力博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胡海青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高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高职衔接培养经历初步探索、试点推动、调整推进、多样发展等多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高职衔接培养政策在结构逻辑上受社会经济体制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行为主体理性选择等多元结构因素影响,在历史逻辑上呈现出路径依赖现象,同时经济体制与教育理念转变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政策变迁。进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阶段,要求中高职衔接培养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动态协调多元结构要素的衔接培养政策,消解因路径依赖而造成的中高职衔接乱象,提升政策从制订到执行的效能,为高层次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巫云仙  
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体现了70年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既是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70年后金融业再出发的起点。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和软硬制度建设,是金融业从大到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业的制度变迁,具有方法论和战略意义,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