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5)
2023(15046)
2022(12637)
2021(11572)
2020(9369)
2019(21321)
2018(20788)
2017(38944)
2016(20741)
2015(23210)
2014(22735)
2013(22647)
2012(21542)
2011(20047)
2010(20238)
2009(18702)
2008(18213)
2007(16104)
2006(14742)
2005(13699)
作者
(62792)
(52432)
(52382)
(49530)
(33632)
(25298)
(23417)
(20407)
(20066)
(18506)
(18236)
(17328)
(16904)
(16903)
(16451)
(16057)
(15690)
(15174)
(15084)
(15028)
(13236)
(13135)
(12628)
(12009)
(11998)
(11789)
(11516)
(11347)
(10570)
(10359)
学科
(108009)
经济(107911)
管理(57477)
(54900)
(42055)
企业(42055)
方法(36818)
数学(32001)
中国(31873)
数学方法(31797)
地方(27395)
(26452)
(22383)
贸易(22368)
业经(22036)
(21746)
(20704)
(20030)
环境(19442)
农业(18175)
(17567)
(17433)
金融(17433)
(16878)
银行(16830)
地方经济(16541)
(16406)
(15434)
(14134)
(14133)
机构
大学(308459)
学院(308076)
(143910)
经济(141479)
研究(119892)
管理(112562)
理学(95991)
理学院(94786)
管理学(93536)
管理学院(92956)
中国(92048)
科学(70627)
(66974)
(62111)
(61240)
研究所(56538)
(55136)
中心(51669)
财经(48593)
经济学(45752)
(45371)
业大(44536)
(44310)
北京(43373)
农业(43262)
(42618)
经济学院(41056)
(40833)
师范(40369)
科学院(37448)
基金
项目(200904)
科学(158638)
基金(148032)
研究(143355)
(131453)
国家(130399)
科学基金(109834)
社会(95883)
社会科(91156)
社会科学(91136)
基金项目(77302)
(75453)
自然(69299)
自然科(67671)
自然科学(67651)
自然科学基金(66477)
(65048)
教育(63638)
资助(60431)
编号(54438)
(49365)
重点(46372)
(45114)
成果(43828)
(41651)
国家社会(41264)
发展(39671)
创新(39158)
(39062)
课题(38996)
期刊
(166759)
经济(166759)
研究(98315)
中国(64916)
(50647)
学报(50162)
科学(47553)
(44253)
管理(43827)
大学(37493)
学学(35561)
农业(34772)
(32586)
金融(32586)
经济研究(28768)
教育(28188)
业经(25457)
财经(25093)
技术(24199)
问题(22051)
(21882)
(21350)
国际(20910)
(19610)
世界(18729)
技术经济(16318)
资源(15213)
商业(14826)
现代(13756)
科技(13732)
共检索到483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60年来,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大体经历了帝国主义封锁禁运、缓和、经济全球化加速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国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过必要的调整,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给发展带来损失。总体上看,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关键是保持头脑的冷静,正确把握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我们自己的实力,搞好自己的事情,采取与国力相适应的策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孔祥利  
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时期,即:1949—195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1978年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时期,1978—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开放时期,2012年至今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懈探索和与实践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正确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上;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巨大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强  周兰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政治化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转型期功利主义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新时代创新驱动型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统观新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既艰难曲折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有着特定的发展战略取向:从单一的零散合作转变为多元的统筹集成,从强调“国际主义”转变为合作共享、互利共赢,从跟踪型合作转变为互补型合作再到牵头组织型合作,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见,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必须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遵循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形式,重视技贸结合,注重实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书博  
本文认为 ,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1 95 3~ 1 95 7年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1 95 8~ 1 96 0年的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 96 1~ 1 978年的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 2 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 2 1世纪前 5 0年的新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作者认为,从可比名义增长率看,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理想,不仅没有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未能缩小同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差距。症结在于质量改进速度和市场发育速度缓慢,必须选择高速质量改进制导下的高速增长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并尽快实现从追求高效益型发展战略向高质量改进发展战略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刘明兴  
企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 ,而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 ,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极小化的目的 ,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因此 ,一国工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充分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将决定其长期绩效。发展中国家欲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目标 ,就应当采取遵循本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上的转变是近 2 0多年来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国有工业 ,还是非国有工业 ,无论是农村工业 ,还是城市工业 ,其发展均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一、战略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90年代下半期和21世纪初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以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末所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依据的。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80年代翻一番,在90年代再翻一番,在21世纪中叶赶上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六、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但尚未根本改观。1979年我国初级产品出口额(73.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36.58亿美元)的53.6%,1993年这一比率下降至18.2%。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到81.8%。但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以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居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不大,高技术产品尤其少。1993年,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杂项产品占51.65%,轻纺、橡胶、矿冶产制品占21.84%,而机械运输设备仅占20.36%。1993年,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只有5种,分别为服装(157.1亿美元)、石油(30.4...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傅允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刘培林  
本文认为 ,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 ,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应洛  马亚男  
我国己经胜利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从2002年到2050年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己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由于第三步战略目标己经确定,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确定中国到21世纪中期实现现代化的分阶段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途径和战略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德明  
本期"论坛"栏目里我们发表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作者对90年代国际经济环境的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背景、90年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等作了分析,特别是对前一段我国对外经贸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的资料较丰富,有可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