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4)
- 2023(16095)
- 2022(13806)
- 2021(12919)
- 2020(10548)
- 2019(24453)
- 2018(24382)
- 2017(46391)
- 2016(24879)
- 2015(28143)
- 2014(28277)
- 2013(28215)
- 2012(26527)
- 2011(24438)
- 2010(24524)
- 2009(22518)
- 2008(21902)
- 2007(19110)
- 2006(17228)
- 2005(15724)
- 学科
- 济(123482)
- 经济(123364)
- 管理(67352)
- 业(62593)
- 企(49345)
- 企业(49345)
- 方法(46175)
- 数学(40109)
- 数学方法(39768)
- 中国(36393)
- 地方(30947)
- 农(29036)
- 业经(24988)
- 学(24266)
- 财(22651)
- 贸(21538)
- 贸易(21521)
- 易(20786)
- 农业(19749)
- 制(19505)
- 环境(18432)
- 融(17943)
- 金融(17942)
- 银(17724)
- 银行(17685)
- 地方经济(17348)
- 和(17233)
- 行(17157)
- 发(16700)
- 理论(16288)
- 机构
- 大学(365811)
- 学院(362078)
- 济(158866)
- 经济(155587)
- 管理(140048)
- 研究(134058)
- 理学(119871)
- 理学院(118448)
- 管理学(116710)
- 管理学院(116044)
- 中国(100381)
- 京(80143)
- 科学(79620)
- 财(68860)
- 所(67886)
- 研究所(61543)
- 中心(58288)
- 农(55797)
- 财经(54864)
- 江(52277)
- 北京(52018)
- 业大(50260)
- 经(49964)
- 范(49828)
- 师范(49419)
- 经济学(49001)
- 院(48438)
- 经济学院(43825)
- 农业(43304)
- 州(42576)
- 基金
- 项目(240621)
- 科学(189673)
- 研究(177905)
- 基金(175187)
- 家(152204)
- 国家(150958)
- 科学基金(129011)
- 社会(114322)
- 社会科(108398)
- 社会科学(108370)
- 基金项目(92624)
- 省(90791)
- 自然(81497)
- 教育(80186)
- 自然科(79571)
- 自然科学(79555)
- 自然科学基金(78119)
- 划(77384)
- 资助(72349)
- 编号(71173)
- 成果(58622)
- 发(55417)
- 重点(53896)
- 部(53880)
- 课题(49969)
- 创(49116)
- 国家社会(47602)
- 教育部(46427)
- 创新(45942)
- 发展(45046)
- 期刊
- 济(183691)
- 经济(183691)
- 研究(118186)
- 中国(73047)
- 学报(53735)
- 管理(53443)
- 科学(52144)
- 农(51505)
- 财(48975)
- 大学(40906)
- 教育(40061)
- 学学(38252)
- 农业(36146)
- 融(34418)
- 金融(34418)
- 技术(31366)
- 经济研究(30389)
- 业经(27620)
- 财经(27472)
- 问题(24850)
- 经(23713)
- 贸(19227)
- 图书(19212)
- 技术经济(19074)
- 业(18994)
- 世界(18771)
- 国际(17349)
- 理论(17207)
- 现代(17089)
- 科技(16662)
共检索到557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倪外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背景条件、战略定位、政策措施等视角出发,论述了上海不同时期经济部门结构、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从产业部门结构演变来看,受对外开放与经济联系程度不同的影响,上海第三产业呈现"V"字形发展轨迹,现已初步形成较为发达的"三、二、一"产业体系;从产业空间布局变动来看,受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工业布局也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内环线以内以服务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交相辉映,外环线以外以工业为主。都市化、国际化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显著。
关键词:
上海 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先声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内地城市。如广东省,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2倍。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20%以上;顺德县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3倍。13年平均年递增18.8%;深圳10年来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65%,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秀 栾维新 片峰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及发展契机,合理规划和预测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秀 栾维新 片峰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60年来,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大体经历了帝国主义封锁禁运、缓和、经济全球化加速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国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过必要的调整,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给发展带来损失。总体上看,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关键是保持头脑的冷静,正确把握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我们自己的实力,搞好自己的事情,采取与国力相适应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塔
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与其它国家非常不同的特征和过程,也产生了特有的城市问题。由于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片面强调工业发展,城市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城市功能严重衰退。上海市在这方面很具有典型性,都市更新已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一、都市更新的涵义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狭义而言是指以城市建设手段,对衰颓的城市地区进行有效的改善,使其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和发展。广义而言,则是指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的一切措施。狭义的都市更新类似于旧城改造,而广义的都市更新所包含的面则要广泛得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帅
本文采用相对发展率指数、空间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的方法对沿海53个城市2002-2012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对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变。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等经济参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居民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远,王桂新
文章定量说明“移民城市”是上海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近5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迁移数量大约为户籍人口迁移的6.3倍,常住人口迁移比户籍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作者指出,传统的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人口迁移统计和人口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并将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口研究、分区域人口预测和城市动态管理的需要;提出完善常住人口迁移统计,需要积极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城市发展,需要大力推动城市户籍体制等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常住人口迁移 户籍人口迁移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焦华富 韩玉刚 杨成凤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借助RS、GIS等手段,对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市跨江发展经历了萌芽、发育、加速发展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各阶段在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与布局、空间拓展强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社会背景、经济水平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推动跨江发展的主导驱动力各不相同。而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需求是上海跨江发展的原动力,全球化、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等因素是其跨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跨江发展 演化过程 驱动机制 上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正
围绕沿海城市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一中心,在对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指标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衡量尺度-进出口总额,期望通过实证数据分析,验证物流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选取了江苏、浙江和广州三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与进出口总额,对数据进行初始化化,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物流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贸易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而且货运量指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很小,最后从如何促进国际贸易的角度给出了一点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生 李发浩
基于2002—2019年中国49个地级及以上沿海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沿海城市经济活力水平和贸易便利化指数,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对沿海城市经济活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2年以来,沿海城市经济活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城际差距逐渐扩大;(2)贸易便利化能够提高沿海城市经济活力水平;(3)当创新能力超过门槛值时,贸易便利化对经济活力的促进作用将显著增强;(4)工资水平、金融规模是贸易便利化影响沿海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渠道;(5)贸易便利化对经济活力的促进作用在南方沿海城市,以及较大规模、较高行政级别和较高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沿海城市中表现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 于海琪 陕立勤
文章研究了我国沿海部分城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在结合相关国际通用指标的前提下,针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特点,设计了符合实际的经济增长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并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分别线性拟合了我国沿海城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树洁 王洁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过去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巨变,创造了世界近代史上经济发展和减贫奇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区域发展非均衡和城乡发展不平等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经济发展非均衡存在的根源及现状,并基于这一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扶贫开发政策及制度安排,勾勒出我国贫困治理的历史轮廓,阐述我国各个阶段贫困治理的路径及特征。进一步,从贫困和不平等的测算、"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治理行政管理机制、"扶志"和"扶智"等视角着重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得出,经济增长、发展不平衡和贫困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经济增长在促进贫困减少的同时,也会因资源配置差异、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区域、城乡非均衡发展,而日益加剧的区域、城乡不平等又会抵消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无疑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科学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不平等 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