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1)
- 2023(8278)
- 2022(6927)
- 2021(6366)
- 2020(4988)
- 2019(11590)
- 2018(11236)
- 2017(20989)
- 2016(10998)
- 2015(12638)
- 2014(12497)
- 2013(12641)
- 2012(12334)
- 2011(11715)
- 2010(11618)
- 2009(10645)
- 2008(10548)
- 2007(9230)
- 2006(8561)
- 2005(8130)
- 学科
- 济(60307)
- 经济(60257)
- 管理(25879)
- 业(25276)
- 中国(22893)
- 方法(18871)
- 地方(17967)
- 数学(16889)
- 企(16876)
- 企业(16876)
- 数学方法(16819)
- 农(16308)
- 贸(13473)
- 贸易(13459)
- 易(13085)
- 业经(12790)
- 发(11415)
- 农业(11082)
- 银(10623)
- 银行(10615)
- 融(10575)
- 金融(10575)
- 行(10505)
- 地方经济(10447)
- 环境(10109)
- 制(9937)
- 学(9162)
- 财(8965)
- 发展(8638)
- 展(8617)
- 机构
- 大学(164289)
- 学院(164031)
- 济(81283)
- 经济(80008)
- 研究(69127)
- 管理(57576)
- 中国(54336)
- 理学(47969)
- 理学院(47285)
- 管理学(46738)
- 管理学院(46407)
- 科学(38440)
- 京(37420)
- 所(35322)
- 财(34270)
- 研究所(31851)
- 中心(29555)
- 财经(26694)
- 经济学(26643)
- 农(26279)
- 北京(25168)
- 院(24740)
- 经(24481)
- 江(24409)
- 经济学院(23908)
- 范(23711)
- 师范(23515)
- 科学院(21562)
- 业大(20278)
- 农业(20249)
- 基金
- 项目(103154)
- 科学(82385)
- 研究(78626)
- 基金(75667)
- 家(65995)
- 国家(65461)
- 科学基金(55100)
- 社会(52945)
- 社会科(50392)
- 社会科学(50386)
- 基金项目(38635)
- 省(37724)
- 教育(34648)
- 划(32582)
- 自然(31752)
- 资助(31367)
- 自然科(31029)
- 自然科学(31021)
- 自然科学基金(30483)
- 编号(30128)
- 发(29401)
- 成果(25162)
- 发展(24672)
- 展(24268)
- 部(24178)
- 重点(23922)
- 国家社会(23325)
- 中国(23208)
- 课题(22318)
- 创(21283)
共检索到27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雷 陆大道 陈汉欣 赵令勋
首先分析新中国工业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曲折成长时期(1950—1979);②全面成长时期(1979—1997);③兴旺发达时期(1998—2009)。三个时期各有特点,但都围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开展工作。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业地理学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然后阐述工业地理学五个主要成就:①任务带学科,结出丰硕成果;②借鉴国外经验,编著国外工业地理及翻译方法论著作;③实践出真知,以创新精神进行理论总结和提高;④开拓新的领域,高新产业和公司地理开花结果;⑤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学者研究视野。而在结论部分对今后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作了轮廓性的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雷 高菠阳 刘卫东 陆大道 陈汉欣 赵令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70年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贡献了大批科研成果,代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本文首先回顾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工业地理学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包括:曲折成长时期(1940-1979),全面成长时期(1979-1997)和兴旺发达时期(1998-2009)。3个时期各有特点,但都围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开展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业地理学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近年来地理资源所工业地理学研究取得了4个主要成就,包括:任务带学科,结出丰硕成果;借鉴国外经验,编著国外工业地理及翻译方法论著作;实践出真知,以创新精神进行理论总结和提高;开拓新的领域,高新产业和公司地理开花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地理资源所,乃至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兰晓萍 郭善钡 黄颖敏
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工业地理学视角开展了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通过从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和规模效益6个维度构建省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8个重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刘卫东 李铭
工业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产业区位的形成机制,对指导工业布局实践、促进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近年来实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工业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工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方面经历了由传统的产业区位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的"文化、制度转向"的发展历程。实证研究方面对工业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从传统的自然因素、运费因素等向网络、嵌入、学习、创新、劳动力市场等新因素转变。但与国际研究相比,我国理论研究仍较为欠缺。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工业空间区位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王成金 王姣娥 张文尝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己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己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艳红
邹代钧(1854-1908年),晚清著名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及地理学教育家。早年出使欧洲。1895年春夏间,他独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地理学学术团体———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简称地图公会,后改称舆地学会)。这个团体主要的任务是译绘出版各种地图,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经营,存在期间共出版了七百多张地图,在中国首次采用了烂铜版法印刷地图,使中国出现了彩色制图,对地图的出版水平、地理知识的普及与地名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地理学从传统的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发展。本文就邹代钧的生平与舆地学会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张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前由于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落后待开发状态。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理学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学科的约束,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并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要求,在资产管理、企业化发展、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关键词:
地理学 事业 学科发展 市场经济 企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施玉 罗仁波 李会仙 孙正龙
与西方地理学界正讨论激烈的"地理学公众危机"相比,中国地理学近60年的发展显然有些"例外":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以任务带动学科",是中国近60年来的独特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针对目前西方地理学界讨论热烈的"地理学公众危机"和西方地理学者对中国地理学成就缺乏了解的情况,本文考察了西方地理学界对中国地理学的认识状况,分析了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略,梳理出具有中国特色且达到一定世界水平的地理学思想及其成就,论述了日益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地理学进展。
关键词:
地理学 中国 发展方略 成就 国际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妙龙,方辉亚,李兆华
山区县作为一个明显有别于沿海、城郊、平原湖区县(市)域的地理空间实体,总是与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集聚区)、边(省城或大行政区域的边缘地区)、穷(落后贫穷地区)相联系;国家所定的重点扶贫县,至今仍有大量人口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县几乎都是这些“老少边穷”的山区县。山区县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广大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对于我国第二步战略宏图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发展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是地方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鹏 程静 赵小勇 苗红 魏静宜 曾端 马存霞
中国2020年减贫转向后相对贫困将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减贫的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挑战。论文在梳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减贫的内涵、尺度分析模式、对象划分、评价监测,以及路径设计和发展干预。主要结论为:①可持续减贫是在建立家庭和地方发展潜力与动力基础上的持续减少贫困,并缩小发展差距的思想和实践范式;②可持续减贫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尺度分析模式,研究减贫的尺度转换过程,反映减贫要素和决策实施在空间的尺度解构和重构;③可持续减贫对象分为绝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乡(镇)和相对贫困县,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④运用"五维地理资本指数"和欧氏空间距离,分析县域可持续减贫成效与区域收敛性;⑤可持续减贫通过地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空间整合,推动区域贫困治理由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⑥可持续减贫突出以地方为主的"内源—外源"融合的发展干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清
一、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 中国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的发展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轨迹,以至目前的区域发展研究混沌一片。在纷呈迭出的各种思潮面前,我国区域发展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以区域研究为本质特征的地理学在九十年代应该承担起这神圣的使命。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按照其本质特征,可分为两个时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壮
一、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品地区流通的科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商业地理学以商品的地区流通为研究对象。它从分析商品的消费市场地理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入手,根据商品生产分布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探讨货畅其流、产销协调的途径。根据商品的市场需求和流通条件对生产布局提出调整,促使产销对路,增收节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姣娥 陈娱 戴特奇 杜方叶 郭建科 黄洁 焦敬娟 李涛 刘承良 马亮 王磊 宗会明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地理学已经形成一门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的学科,21世纪以来,在学科理论建设、新方法与新技术探索、交通发展模式与规律总结、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发展需求带动学科发展是交通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为加强与国际前沿接轨,学科发展的计量化、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导向增强,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及交通规划、网络科学、环境科学、旅游科学等学科交叉性得到强化,新数据、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取得突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未来我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将重点包括:(1)面向全球的跨境互联互通地理研究;(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研究;(3)面向新发展格局的物流与供应链地理研究;(4)面向人民满意的城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5)面向学科前沿的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研究;(6)面向人工智能的交通与信息技术交叉集成研究。
关键词:
交通 地理 学科特色 学科交叉 新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