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8)
2023(7080)
2022(5580)
2021(5243)
2020(4137)
2019(9591)
2018(9495)
2017(17081)
2016(9142)
2015(10791)
2014(10695)
2013(10473)
2012(9628)
2011(8914)
2010(8544)
2009(8093)
2008(8001)
2007(6625)
2006(6056)
2005(5927)
作者
(25443)
(21340)
(21230)
(20442)
(13672)
(10076)
(9651)
(8312)
(8304)
(7459)
(7433)
(7141)
(7015)
(6779)
(6768)
(6702)
(6384)
(6149)
(6105)
(5767)
(5510)
(5153)
(5092)
(4882)
(4857)
(4811)
(4700)
(4506)
(4277)
(4272)
学科
(45051)
经济(45015)
管理(21206)
(20133)
中国(18219)
方法(16896)
数学(15415)
数学方法(15358)
(13946)
企业(13946)
(12602)
(10770)
贸易(10763)
(10598)
业经(9437)
(8166)
(8108)
(8045)
农业(8010)
地方(7419)
(7301)
银行(7293)
(7277)
(7191)
金融(7191)
(7126)
发展(6820)
(6812)
环境(6509)
关系(6487)
机构
大学(133899)
学院(129890)
(67217)
经济(66384)
研究(55788)
管理(45925)
中国(43973)
理学(38888)
理学院(38398)
管理学(37915)
管理学院(37666)
科学(30079)
(29910)
(27889)
(27889)
研究所(25378)
中心(23885)
经济学(22936)
财经(22275)
(20741)
经济学院(20620)
(20585)
(19881)
北京(19743)
(17900)
师范(17768)
(17610)
科学院(17229)
财经大学(16756)
业大(16192)
基金
项目(85718)
科学(68940)
基金(65553)
研究(63987)
(57854)
国家(57472)
科学基金(48388)
社会(44538)
社会科(42336)
社会科学(42329)
基金项目(33443)
(28734)
教育(28435)
自然(28315)
自然科(27702)
自然科学(27695)
自然科学基金(27245)
资助(26639)
(25922)
编号(23685)
中国(21062)
(20954)
国家社会(20687)
重点(20138)
成果(19929)
(19761)
教育部(18207)
(17283)
课题(16871)
人文(16685)
期刊
(73365)
经济(73365)
研究(46391)
中国(29926)
(20060)
(19865)
科学(19861)
学报(19652)
管理(18484)
大学(15450)
学学(14208)
农业(14003)
(13944)
金融(13944)
经济研究(13732)
教育(13709)
财经(11910)
(11428)
国际(11092)
世界(11055)
(10563)
技术(10494)
问题(10321)
业经(9375)
(8965)
技术经济(6783)
资源(6283)
图书(6116)
经济问题(6036)
现代(5896)
共检索到21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马绍雄  徐斌  
我国作为工业大国,工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业发展历程大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根据我国国情及时代背景,利用并延伸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探究我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并总结经验,发现在经济起飞完成之前我国工业化十分曲折,制度在完成起飞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走向成熟阶段。最后,结合在走向成熟过程中我国工业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工业智能化、工业绿色化、工业服务化等建议以破解当前工业化困境,助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杨丽  
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可划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速推进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增长动力和结构特点,可归纳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政治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制度前提;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举措;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坚持发展理念创新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先导;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法;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陈伟  郭毅  
研究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剖析不同阶段下工业与经济内在发展特点,并对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继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回顾,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数据整理与访谈咨询,厘清当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经历了蓄力期、探索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换挡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内在结构、需求及要素驱动状况、区域发展策略等都有各自鲜明特点。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五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具体解析,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发现当前发展存在制度变革有待创新、工业与经济结构尚需优化、发展的科创支撑不足、传统驱动需求趋弱等七大方面问题。研究创新:从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工业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重大政策转变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并从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结构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分析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相结合,对新形势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在制度保障、科技创新、需求驱动和经济要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价值:厘清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脉络,明晰其不同阶段下各自发展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53年至1957年,是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自1958年开始一直到1975年,由于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个无奈的低谷阶段。自1976年至2003年前后约28年时间,主要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化的成效十分显著,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恢复阶段。自2004年起至工业化实现,是新中国实现工业化前的腾飞阶段,也是新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冲刺阶段,即实现工业化前期的国民经济必然出现的高增长阶段。自2021年至2035年,是工业化由基本实现走向全面实现的历史时期。尔后,新中国将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新型的工业化,历经曲折的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将为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博  曾宪初  
本文从工业结构的视角对新中国60年工业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构建了一个探讨工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和类型。结果表明:1978年之前,中国工业结构演变趋势极不稳定,且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于政府过度干预工业结构演变过程。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结构明显升级,趋势稳定性逐步增强,先后出现了适应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两轮工业结构变迁,此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力正不断加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云  
本文对新中国50 年来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回顾按改革开放前30 年和改革开放后20 年两个时期进行,指出前30 年我国工业化有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后20 年改革开放为我国工业化注入新的持续动力。本文还对可持续发展、“复关”、需求约束型经济的初步形成等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伟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随着社会的变革不断演进,政策价值取向从以社会价值为中心走向兼顾个人价值和知识价值;教师教育模式由单一独立的定向模式走向开放多元的一体化模式;政策目标由增加教师数量变为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内容由注重知识技能提高转变为兼顾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为满足我国教育现代化对于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将继续强调教育公平,更加重视教师德育,注重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教育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展与改革研究”课题组  
三、来自成熟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成熟,80年代经济增长中以短缺为基础的各种矛盾将显著弱化。与此同时,以一大批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为基础的各类经济矛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有过渡型经济体制中也会相应暴露出不利于增长的许多制度缺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发展与改革”课题组  
本文概括描述作为中国经济走向成熟主要标志的增长特征和体制变革特征,分析在成熟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重大挑战,并相应提出90年代经济发展基本政策和体制改革基本战略的要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展与改革研究”课题组  
报告试图概述作为中国经济走向成熟主要标志的增长特征和体制变革特征,分析在成熟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重大挑战,并相应提出90年代经济发展基本政策和体制改革基本战略的要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刘旭青  彭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书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书目事业发展的阶段性、国家书目控制、书目文献生产与评价、书目工作组织、书目工作者培养以及书目事业相关政策6个方面回顾与梳理了新中国书目事业70年的历史,并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中国书目事业的发展路向。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邓洲  于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和工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结构特征,这既符合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也与不同时期的国情世情相关,更受我国政府和工业企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70年的工业结构变迁史表明,坚持经济体制改革、遵循要素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规律、保持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自主性、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制定符合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政策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经验。当前,尽管工业结构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向创新驱动、多元动力、深化开放和区域协调方向演进的基本趋势已经确立,工业结构将沿着工业强国的方向继续演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工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中国现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新中国70年工业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创新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修正、再创新、再修正的循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环境将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变化:一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消费升级对中国工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三是新技术、新经济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将愈加深刻,中国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的裂变期。展望中国工业发展前景,有五大特征:一是主动作为,发展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二是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不二法宝;三是产业融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四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五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更紧密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