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2)
- 2023(9394)
- 2022(7784)
- 2021(7432)
- 2020(6168)
- 2019(14110)
- 2018(13838)
- 2017(25481)
- 2016(14185)
- 2015(16661)
- 2014(16477)
- 2013(15979)
- 2012(14903)
- 2011(13750)
- 2010(13734)
- 2009(13001)
- 2008(13049)
- 2007(11808)
- 2006(10596)
- 2005(9602)
- 学科
- 济(56263)
- 经济(56173)
- 管理(42917)
- 业(36012)
- 企(29519)
- 企业(29519)
- 方法(21991)
- 中国(21695)
- 数学(19428)
- 数学方法(19271)
- 财(16334)
- 制(16300)
- 农(15690)
- 贸(12640)
- 贸易(12630)
- 业经(12588)
- 易(12441)
- 体(11186)
- 银(10864)
- 银行(10857)
- 行(10516)
- 融(10060)
- 金融(10058)
- 环境(9667)
- 教育(9622)
- 农业(9589)
- 地方(9364)
- 体制(9362)
- 学(9291)
- 务(8917)
- 机构
- 大学(205454)
- 学院(197879)
- 济(90168)
- 经济(88519)
- 研究(73857)
- 管理(72121)
- 理学(61044)
- 理学院(60290)
- 管理学(59371)
- 管理学院(58974)
- 中国(57654)
- 京(44649)
- 财(44060)
- 科学(39528)
- 所(35750)
- 财经(33928)
- 中心(32789)
- 研究所(31937)
- 经(31073)
- 江(29867)
- 经济学(29589)
- 北京(29183)
- 农(28058)
- 范(27253)
- 师范(27046)
- 院(26984)
- 经济学院(26407)
- 财经大学(25380)
- 业大(24790)
- 州(23039)
- 基金
- 项目(127245)
- 科学(101626)
- 研究(98568)
- 基金(93735)
- 家(80682)
- 国家(80029)
- 科学基金(68416)
- 社会(65451)
- 社会科(61998)
- 社会科学(61986)
- 基金项目(48217)
- 教育(47113)
- 省(46315)
- 自然(40521)
- 划(40208)
- 自然科(39571)
- 自然科学(39561)
- 自然科学基金(38898)
- 资助(38627)
- 编号(38618)
- 成果(34417)
- 部(31036)
- 制(29668)
- 重点(29451)
- 课题(28733)
- 国家社会(28108)
- 教育部(27457)
- 大学(27147)
- 发(27070)
- 中国(26853)
共检索到32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大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走了一条非常曲折和复杂的道路。它建立在三种大学制度模式的基础之上:一是西方国家的大学制度和大学理念,二是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环境下探索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三种大学制度模式影响了新中国大学制度的选择和实践。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和大学性质的特殊认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锐
该来的一定会来的。2007年6月4日,一部全新的中国节能远景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正式由国务院颁发实施。《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娟
强政府、民主和法治是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三个关键因素。强政府是大学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但如果政府管得太多,则容易导致缺乏自主能力的弱大学。民主是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生存的重要方式,缺乏基层民主和学术民主容易导致大学的管理偏离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法治是大学治理的重要手段,大学章程是大学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主要意义在于确权、分权和行权。强政府、民主和法治三者,就中国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而言,法治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学术民主才能得到实现,强政府也才能更强。
关键词:
强政府 民主 法治 大学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商磊
大学处在改革的前沿阵地,大学教师无可逃脱地面对着由此而来的重重压力,而社会似乎忘记了他们所承载的压力。本文指出,大学教师承受的压力不仅是客观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深层次的压力来源于一种艰难的抉择,来源于一种困境感与无助感。
关键词:
价值观 改革 困境 压力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国传统农业在现代化面前的制度选择 ,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四次大变革。这四次变革虽然目的都是促进农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但是由于改革动力有异、目标的差异以及环境的不同 ,使得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这些变革说明有利于家庭经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 ,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制度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刘小强
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音,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双重职能,大学是保守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大学教授徘徊在创新和保守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的选择。走出困境,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为己任。化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关键在于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
创新 保守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隽
蒋梦麟虽强调"萧规曹随",但其出任北大校长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场域的"美国大学模式"时代的到来。本文选择早期北大建设为入手处,凸显蔡元培出任校长时借用洪堡大学理念构建的"德国大学模式"的普遍意义,既区分德、美模式之不同,更以周鲠生领导的武汉大学建设为例,强调德国模式对现代中国大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进而更深层地揭示出北大改革对现代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即这是在蔡元培的整体性教育国家(现代大学)理念支撑下的伦理学学理的体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岚 谢百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慎之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当前经济改革问题的焦点。目前,国有企业面临重要难关:高负债经营,平均负债率在75%以上,流动资产负债率更高达90%以上,资不抵债;旧体制没有真正革除,产权不明,资产不清,激励不足,约束不硬。国有林业企业的情况更为严重,资产负债率有的达100%。国有林业企业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此,《林业经济》编辑部于今年5月举办了国有林业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班,到会代表60多人聚集一堂,畅所欲言,重点对国有林业改革与发展问题、林业股份制和集团化改造、森工集团的运行和发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与实践、国有林场的现状及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交流。本期选登了一组会上交流的文章,旨在抛砖引玉,开拓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隋学礼
在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下,以社会福利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德国医疗制度的核心和保证,互助原则是其鲜明的特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德国的医疗制度开始引入竞争因素和竞争机制,希望能够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同时提供更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为传统医疗制度补充新的活力。互助原则与竞争机制在医疗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德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实践又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文章从德国医疗制度的社会福利化特征、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兼容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互助原则 竞争机制 德国医疗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永丽 孙淑云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人民公社时期,之所以能够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是因为在"政社合一"体制下,政府发挥了组织、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这在形式上契合了公共产品的理论。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行,政府职能没有随之改革和接续,合作医疗制度随之衰落。上世纪90年代政府试图重建合作医疗制度时,因过分强调农民主体作用,政府只起扶持作用,背离了农村医疗保障公共产品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导致了传统合作医疗制度重建屡屡受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维富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官本位思想束缚,追求功利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现代制度建设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构建制度文化环境和学校职能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大学文化 现代制度 以人为本:创新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