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5)
- 2023(8543)
- 2022(7347)
- 2021(7025)
- 2020(5774)
- 2019(13684)
- 2018(13475)
- 2017(24608)
- 2016(13545)
- 2015(15761)
- 2014(15915)
- 2013(15589)
- 2012(14588)
- 2011(13492)
- 2010(13566)
- 2009(12512)
- 2008(12379)
- 2007(10780)
- 2006(9507)
- 2005(8617)
- 学科
- 济(63631)
- 经济(63575)
- 管理(36152)
- 方法(30845)
- 业(29707)
- 数学(28087)
- 数学方法(27571)
- 企(23396)
- 企业(23396)
- 中国(21100)
- 农(12925)
- 贸(12711)
- 贸易(12701)
- 易(12421)
- 学(12342)
- 财(11685)
- 地方(10937)
- 环境(10579)
- 业经(10172)
- 制(9990)
- 理论(9504)
- 银(8642)
- 银行(8629)
- 和(8335)
- 农业(8334)
- 发(8321)
- 行(8285)
- 融(8043)
- 金融(8042)
- 划(7931)
- 机构
- 大学(199830)
- 学院(198620)
- 济(86920)
- 经济(85151)
- 研究(72734)
- 管理(72483)
- 理学(61802)
- 理学院(61014)
- 管理学(59562)
- 管理学院(59197)
- 中国(56686)
- 京(44354)
- 科学(44017)
- 财(37256)
- 所(37062)
- 研究所(33601)
- 中心(32113)
- 财经(30179)
- 农(30047)
- 江(28791)
- 北京(28783)
- 经济学(28367)
- 经(27651)
- 业大(27458)
- 院(26731)
- 范(26184)
- 师范(25958)
- 经济学院(25475)
- 农业(23610)
- 州(23296)
- 基金
- 项目(131510)
- 科学(103848)
- 基金(97304)
- 研究(93753)
- 家(85845)
- 国家(85232)
- 科学基金(72680)
- 社会(60963)
- 社会科(58009)
- 社会科学(57995)
- 基金项目(49728)
- 省(48260)
- 自然(47013)
- 自然科(45938)
- 自然科学(45928)
- 自然科学基金(45049)
- 教育(43754)
- 资助(42363)
- 划(41980)
- 编号(36098)
- 部(30064)
- 重点(29843)
- 成果(29424)
- 发(27893)
- 国家社会(26575)
- 创(26234)
- 中国(26113)
- 课题(26061)
- 教育部(25752)
- 科研(24850)
共检索到301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霞 李云开 杨亮 冯小航
加强建党建国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的保护传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名城保护传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将新中国时期的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外延拓展的重要对象,将其保护传承有机纳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两办意见”题中应有之义,契合高质量城乡建设工作方向。从背景和对象、工作基础、价值和名录、保护传承举措四个方面初步探讨“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保护传承框架构建思路,以期为建设更加全面、系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添砖加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俊 陈荻 张青萍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和自然环境不断的变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日益广泛的更加复杂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中国城市古典园林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特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原真性是相对的,它与城市的生产生活都具有某种"现代的"联系,同时也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工作正逐渐向综合化、动态化和长效化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古典园林遗产资源的特点,在保护理论和实践方法上,尤其在目标框架、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古典园林 遗产保护 预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川 赵霞
本研究旨在针对嘉兴的工业遗产特色制定一套具有适应性的价值评价体系,并针对嘉兴市区现存工业遗产进行评估,为合理确定近期重点保护对象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具体的工业遗产建筑进行综合评估得出重点保护的建构筑物本体,并为制定准确分类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创新点在于根据嘉兴的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现状特点,深入挖掘遗产价值,综合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双方面需求制定适应性的评价体系,提出分类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嘉兴 工业遗产 价值 评价体系 保护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宏烈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的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的价值品位,很有必要。
关键词:
广州 工业遗产 保护内容 实施方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琳 高涵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困境:传承观念陈旧、传承内容零散、传承队伍薄弱、传承环境欠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路径:转变传承观念、构建传承课程、加强传承师资、营造传承环境。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传承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黄体杨
在现代化冲击之下,非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笔者调查发现众多的白族非遗项目正在丧失其数百上千年奠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份额,并直接导致了传承人收益和社会地位的下降,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相继谢世,传承人面临着断代乃至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传承人档案能够原真地记录传承人所承载的非遗信息与文化,将活态的非遗"物化"留存下来,为后世提供无穷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管理和保护传承人档案的建档保护方式,与延续传承人传承生命、培养新的传承人的动态保护方式同等重要。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为传承人建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级非物
关键词:
传承人 白族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大山 冯兵 翟慧敏
由于我国遗产保护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一些线形文化景观遗产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通过借鉴美国的"遗产廊道"的保护理念,论证了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可行性,并初步探索了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漓江 遗产廊道 保护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骏 王刚 李百浩 王磊
结合烟台渔轮修造厂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以历史港口街巷空间及历史建筑尺度为依托,将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和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最大限度保持场地的原有肌理、历史文化的传承、船厂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以及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四个方面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方法。对破碎的景观结构和要素进行重新解析,从而解决船厂衰败问题,并使其融入烟台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体系中,塑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港口文化景观观光区,满足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骏 王刚 李百浩 王磊
结合烟台渔轮修造厂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以历史港口街巷空间及历史建筑尺度为依托,将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和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最大限度保持场地的原有肌理、历史文化的传承、船厂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以及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四个方面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方法。对破碎的景观结构和要素进行重新解析,从而解决船厂衰败问题,并使其融入烟台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体系中,塑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港口文化景观观光区,满足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宝乐日
阿拉善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阿拉善的民间传统文化在蒙古族民俗中独具特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文对2008年至今的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了简要梳理,初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知识"的关系,提出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是在阿拉善地区蒙古族民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典型的蒙古族"乡土知识"的再现,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积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有效地促进蒙古族乡土知识的传承。
关键词:
阿拉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乡土知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海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兰州太平鼓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兰州太平鼓作为兰州地方文化的符号,其影响越来越大,但还存在着后继乏人、传统整理不足,创新不够的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积极努力,将其打造成兰州市除牛肉面之后的另一张名片,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得到弘扬和发展。
关键词:
兰州太平鼓 非遗保护 品牌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文化城市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是人本主义城市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精髓在于文化特色。辽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在对特色文化城市基本内涵和精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在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辽宁建设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基本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思捷
文章介绍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梳理了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期使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以在活态城市文化特色上构成统一整体,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活态传承非遗文化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