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4)
2023(6800)
2022(5709)
2021(5687)
2020(4633)
2019(10874)
2018(10839)
2017(18592)
2016(10535)
2015(12507)
2014(12003)
2013(11254)
2012(10432)
2011(9620)
2010(9380)
2009(8163)
2008(7866)
2007(6725)
2006(5797)
2005(5151)
作者
(25865)
(21760)
(21677)
(20740)
(13914)
(10479)
(9870)
(8501)
(8357)
(7690)
(7580)
(7403)
(6947)
(6816)
(6628)
(6588)
(6349)
(6347)
(6346)
(6168)
(5676)
(5173)
(5122)
(4985)
(4886)
(4823)
(4798)
(4695)
(4386)
(4305)
学科
(38215)
经济(38179)
管理(21440)
(16930)
中国(15593)
方法(15487)
数学(14316)
数学方法(14226)
(11502)
企业(11502)
(10824)
(10022)
贸易(10014)
(9818)
教育(8936)
地方(7789)
教学(7312)
理论(7206)
农业(7101)
业经(7061)
(6844)
(6621)
(6311)
环境(6202)
关系(5673)
(5666)
(5620)
银行(5613)
(5546)
(5501)
机构
大学(139223)
学院(134364)
(58318)
经济(57204)
研究(50791)
管理(44678)
中国(38964)
理学(38022)
理学院(37487)
管理学(36827)
管理学院(36574)
(31093)
科学(28432)
(25131)
(24082)
中心(22394)
(22119)
研究所(22100)
师范(21997)
北京(20282)
财经(19937)
经济学(19485)
(19103)
(18797)
(18766)
(18430)
师范大学(17676)
经济学院(17565)
业大(17295)
(15492)
基金
项目(89849)
研究(72294)
科学(70350)
基金(63512)
(54529)
国家(54028)
科学基金(45755)
社会(45121)
社会科(42641)
社会科学(42633)
教育(35830)
(33481)
基金项目(33343)
编号(30028)
(28720)
自然(26664)
成果(26374)
自然科(26040)
自然科学(26033)
资助(25831)
自然科学基金(25587)
课题(22283)
(21323)
重点(20637)
中国(20266)
(20018)
国家社会(19170)
大学(19150)
(19030)
(18972)
期刊
(62601)
经济(62601)
研究(46117)
中国(34755)
教育(28957)
(18789)
学报(18243)
科学(17558)
(16594)
管理(16189)
大学(14971)
学学(12639)
农业(12198)
技术(11929)
经济研究(10931)
图书(10810)
(10385)
金融(10385)
财经(10173)
(9495)
(9061)
世界(8843)
问题(8729)
国际(8368)
(8314)
书馆(8210)
图书馆(8210)
业经(7850)
职业(7808)
资源(7262)
共检索到21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崇玲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高校应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成就的全面介绍、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把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伟业的历史价值,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艳秋  
新时代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朝着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应自觉肩负起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方法论,建立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发掘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坚守中国史学立场,构建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贵芹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要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和融入高校思政课;开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善用"大思政课",从纵深维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更好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使铸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创造了以"红船精神"为源头,同时包含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谱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内容,对于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组织系列专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希望给大家带来思想上的启发、工作上的启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海洲  张德勤  李养良  潘东  
高校实验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与实践性,很好地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育。实验教师的"工匠精神"表现为专注专一的职业态度、尽责奉献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有助于由"匠德""匠心""匠知""匠术""匠行"多维度塑造"道技合一"、行之久远的实验教师"工匠"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党中央层面鲜明地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衍军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应树立尽责奉献的职业态度、锤炼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发扬知行合一的求真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吻合,为审计人员"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审计行业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经由"匠德"、"匠心"、"匠知"、"匠行"、"匠道"、"匠术"等多个维度培育审计人员的"工匠精神"。融传统文化之精华于审计人员"工匠精神"培育重点在于,加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匠德"培育、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匠心"培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耿菊萍  王震魁  
余华的成长小说《兄弟》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在成长主体与主题方面具有同质性。此外,余华和海勒有着许多精神上的同源联系和契合点,黑色幽默成为余华对抗外部世界的方式。《兄弟》在黑色幽默观照下于荒诞中体现出人的生存困境,这是余华后期创作的审美追求,从中可以见出先锋精神的救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屈林岩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成效,提炼高校党建思政的有效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半个多世纪前,铁人王进喜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激起了几万石油人的冲天斗志,不仅一举拿下石油大会战,"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而且在亘古荒原上催生了新兴的城市——大庆。由此凝聚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镌刻史册,更历久弥新,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吉林  
在情境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给予其深厚的理论滋养,特别是"意境说"的理论对这一研究有极大的启发。"意境说"的精髓可概括为情景交融、境界为上,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最古朴的原理。情境教育是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注重以情激情、以情育人;情境课程讲究广远的意境,宽阔的想象空间,以美为境界、以美育人,这一切与"意境说"的真、美、情、思的特点是十分契合的。"意境说"不仅为情境教学提供了理论滋养,而且进一步支撑了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和情境课程的开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周蓓  莫丹华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要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华民族话语体系,要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高校思政课的"金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铸魂育人的重点工程,全面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培育和践行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精研细作,构筑中国精神,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文范  刘凯  
产业具有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转化性等特点,文章从上述产业的四个维度出发对文化产业丰厚度进行研究。在分析了文化产业丰厚度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丰厚度指数模型:A=B1+B2+B3+B4。通过指标模型,与全国指标比较,分析了辽宁省文化产业丰厚度现状和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饶权  李致忠  陈超  陈建龙  张晓林  陈传夫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图8位老专家回信,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国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此前不久,丁瑜、薛殿玺等8位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老一代国图人见证国家图书馆随着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自豪,对坚守初心、推动新时代图书馆事业扬帆再起航的坚定信心。总书记回信在全国图书馆业界和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国家图书馆馆长、老专家代表,地方、专业、高校图书馆馆长和专家,以及学界专家等从不同视角阐发对总书记回信的理解,感受总书记回信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