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1041)
2022(8953)
2021(8334)
2020(7018)
2019(15736)
2018(15456)
2017(29536)
2016(15520)
2015(17634)
2014(17320)
2013(17626)
2012(16139)
2011(14514)
2010(14686)
2009(14058)
2008(14269)
2007(12964)
2006(11578)
2005(10584)
作者
(43898)
(37311)
(37047)
(34832)
(23534)
(17667)
(16517)
(14579)
(14026)
(13114)
(12816)
(12270)
(12077)
(11676)
(11505)
(11076)
(10930)
(10686)
(10652)
(10521)
(9226)
(9143)
(9012)
(8524)
(8319)
(8266)
(8226)
(8172)
(7552)
(7430)
学科
(86945)
(77452)
经济(77364)
(70026)
企业(70026)
管理(59882)
(45295)
方法(33037)
农业(30069)
业经(28754)
数学(25472)
数学方法(25390)
(23965)
中国(21249)
技术(20281)
(17538)
财务(17525)
财务管理(17513)
(16987)
企业财务(16556)
(16100)
(15770)
贸易(15761)
(15492)
(14380)
(13916)
(12911)
技术管理(12513)
经营(11425)
理论(11024)
机构
学院(237888)
大学(230184)
(115798)
经济(114169)
管理(100422)
理学(86661)
理学院(85962)
管理学(85258)
管理学院(84809)
研究(77615)
中国(65052)
(50243)
(49157)
(47624)
科学(41743)
财经(39268)
(38193)
农业(38041)
业大(35969)
(35866)
中心(35765)
(35628)
经济学(35071)
研究所(34246)
经济学院(31810)
经济管理(30531)
北京(29940)
财经大学(28468)
商学(28126)
商学院(27897)
基金
项目(152298)
科学(123643)
研究(116646)
基金(114742)
(97981)
国家(97003)
科学基金(85483)
社会(80207)
社会科(75944)
社会科学(75926)
基金项目(60582)
(58766)
自然(51511)
教育(50560)
自然科(50430)
自然科学(50420)
自然科学基金(49640)
(47108)
编号(46282)
资助(45342)
(37194)
(36057)
(35662)
成果(35220)
国家社会(34489)
(34175)
重点(33175)
创新(32571)
(32035)
教育部(31351)
期刊
(135773)
经济(135773)
研究(70237)
(54034)
中国(47492)
(40012)
管理(39420)
农业(36885)
科学(32897)
学报(29232)
业经(27876)
(24462)
金融(24462)
大学(24294)
技术(23579)
学学(23473)
经济研究(20587)
财经(20080)
(19739)
问题(18200)
(17486)
技术经济(16522)
世界(16513)
教育(15351)
(14412)
农村(13959)
(13959)
农业经济(13671)
经济问题(12464)
国际(12454)
共检索到362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超  
1949—1966年,我国主要通过中苏贸易、苏联援华建设项目和中苏科学技术合作等路径,以进口农业机械产品和成套技术设备、关键技术设备及聘请专家、合作科研等方式,从苏联引进农业机械技术,内容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先进实用;发展高等教育和利用留苏教育、合作科研培养人才,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国产化,进而结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等特点自主设计改进与再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初期农业机械技术引进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影响深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明欣  
未来农业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自动化,其不仅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还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人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调整农业生产策略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带来基础条件。其中,农业机械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是基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我国农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拥有高效整理、总结、归集及分析历史数据的能力,其通过大数据将整个物联网系统充分利用起来,并直接反馈到管理系统,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汝坤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恒新  李斯华  何进  
发展低碳农业,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美国的农业和生物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5个方面阐述了美国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杨清  吴谷丰  赵耀  
本文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 ,对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的九个村进行了实证研究 ,为决策者选取示范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启高  
通过对日本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和技术开发方向的分析,认为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注意新型农业机械应用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开发方向有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师乐  黄祖辉  
本文首先从现实路径和中国特色两个维度出发,以内部结构变迁作为划分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2年农机大型化的起步阶段,1962—1978年的并驾齐驱阶段,1979—2003年的农机小型化阶段,以及2004年以后向农机大型化回归的阶段。随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机政策等因素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本文发现,21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动力,并在土地细碎化、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双重约束下,保障了粮食供给。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是从全域发展的视角构建本地或跨区的农机服务网络,注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农业机械资源的合理调配;另一方面需重视高端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利用科技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现代农业呼唤通用农业机械黄芝生等在今年7月7日《经济参考报》撰文认为:现代农业需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以取代传统农业,但是,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又阻碍着农业机械的大范围推广:农业机械作业的单一化。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农机作业十分单调,插秧机只管插秧,收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彪  田志宏  
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法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全国各省份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评估了购机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农业机械使用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并趋稳的阶段性变化,2001~2006年农业机械使用效率普遍下滑,从2007年开始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进入上升阶段;购机补贴对农业机械使用效率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购机补贴的存量增加效应降低了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而结构改善效应提升了农业机械使用效率;此外,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也显著受到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中,应动态调整农机产品的补贴范围,重点补贴新型高效和应用于关键作业环节的农业机械,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重视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等工作,以提高农机利用和管理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敬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机械数量也急剧上升,由农业机械使用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实行并加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以南阳市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为例,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生产安全问题,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状况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研究目的:探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2016年湖北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土地转入会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94%,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会分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10.21%和3.71%;土地转出会显著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4%,水田转出和旱地转出会分别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7%和8.83%。土地规模效益导致土地流入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效应大于土地转出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下降效应,而不同类型耕地作业难度差异会导致水田流转和旱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作用效果有所区别。研究结论: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程度,需要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继续加大对农机补贴的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展进涛  沈婷  俞建飞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讨论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内部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均显著增加了农村内部信任。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削弱了农户间的生产协作,但提供了同一地区农户统一机械耕作的协调机会,总体上增强了农村的受限制信任及一般性信任。互联网技术进步缩短了乡村与城市间的心理距离,打破了传统乡村的封闭性,通过拓宽村民的社会交往及社会网络,增强农村的一般性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