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7)
- 2023(12607)
- 2022(10230)
- 2021(9806)
- 2020(7976)
- 2019(18001)
- 2018(17543)
- 2017(32724)
- 2016(17044)
- 2015(18723)
- 2014(17775)
- 2013(17444)
- 2012(16046)
- 2011(14719)
- 2010(15082)
- 2009(14389)
- 2008(13371)
- 2007(11968)
- 2006(10930)
- 2005(9915)
- 学科
- 济(72417)
- 经济(72344)
- 业(58915)
- 农(49774)
- 管理(44229)
- 企(37531)
- 企业(37531)
- 农业(33204)
- 中国(29880)
- 融(26623)
- 金融(26623)
- 银(24906)
- 银行(24900)
- 行(24255)
- 方法(23854)
- 业经(23186)
- 数学(21354)
- 数学方法(21243)
- 制(20656)
- 技术(17995)
- 财(17627)
- 地方(16173)
- 贸(15007)
- 贸易(14990)
- 易(14789)
- 体(14622)
- 发(13258)
- 农业经济(12573)
- 技术管理(12109)
- 策(11702)
- 机构
- 学院(231556)
- 大学(227277)
- 济(112224)
- 经济(110426)
- 管理(89513)
- 研究(84184)
- 理学(76627)
- 理学院(75908)
- 管理学(75118)
- 管理学院(74661)
- 中国(73708)
- 农(50734)
- 财(49590)
- 京(46985)
- 科学(43902)
- 中心(40354)
- 所(40321)
- 财经(38274)
- 农业(37939)
- 研究所(36160)
- 经济学(35437)
- 经(35248)
- 江(34207)
- 业大(34098)
- 经济学院(31913)
- 北京(30098)
- 范(29217)
- 师范(29037)
- 院(28999)
- 财经大学(28257)
- 基金
- 项目(150686)
- 科学(121762)
- 研究(119518)
- 基金(111434)
- 家(95512)
- 国家(94579)
- 科学基金(81934)
- 社会(81139)
- 社会科(76802)
- 社会科学(76787)
- 基金项目(58429)
- 省(58285)
- 教育(52607)
- 编号(47819)
- 划(47528)
- 自然(46664)
- 自然科(45657)
- 自然科学(45650)
- 自然科学基金(44925)
- 资助(42824)
- 成果(38730)
- 创(37934)
- 国家社会(35323)
- 部(35319)
- 发(35280)
- 创新(34590)
- 重点(33766)
- 课题(33135)
- 制(32221)
- 性(31413)
- 期刊
- 济(130030)
- 经济(130030)
- 研究(77300)
- 农(56869)
- 中国(56675)
- 融(40580)
- 金融(40580)
- 农业(38289)
- 财(35641)
- 管理(32281)
- 科学(31461)
- 学报(29169)
- 教育(26318)
- 业经(25661)
- 大学(24875)
- 学学(23414)
- 经济研究(19924)
- 技术(19382)
- 财经(19281)
- 业(18641)
- 问题(17558)
- 经(16780)
- 世界(15885)
- 农村(15465)
- 村(15465)
- 农业经济(14832)
- 贸(13324)
- 技术经济(12666)
- 经济问题(12329)
- 国际(12275)
共检索到371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江
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六十多年,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撤销、合并展开,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反思,试图寻找到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发挥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并提出农村金融的改革应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走出几十年来机构改革的怪圈,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调节资金供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1992年恢复与重建、1993-2002年多样化体系雏形显现、2003年至今逐步完善三个阶段。农村金融改革以增量改革为主,具有明显的政府外生推动的渐进性特征。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中性、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和省联社改革,鼓励私人资本试水农村社区商业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放权地方金融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建平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及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都将处于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以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们离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相去甚远。已有的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扶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有效调剂农村的资金造成农村金融的萎缩。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适合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 ,进行金融创新。所以 ,将金融创新的原理运用于农村金融行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行为 金融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荣乐 郝亚明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变供给主导为需求主导1.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症结: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我国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题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自1978年农业银行恢复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逐步确立起来的。总的来说,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是政府主导的、从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着眼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金融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不同阶段的思路、政策指引、实践及阶段成果发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改革思路实现较大突破、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金融扶贫作用日益突出三个方面,但也存在着农村金融制度政策意图不连贯、供给效率不高、需求识别不足、交易成本较高以及农村民间信用监管缺失等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把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构建符合"三农"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生态。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玉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初步建构、分层探索、三位一体布局和多元化产权改革等阶段,在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也暴露出农村资本倒流、供给型金融抑制、模糊产权和金融资本低绩效等问题,借鉴相关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应该从重构分工明确的金融体系和产权清晰的金融机构、重视小额信贷和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发育、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等方面着重入手。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组织 小额信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玉胜
改革开放30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初步构建、分层探索、三位一体布局和多元化产权改革等阶段,在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也暴露出农村资本外流、供给型金融抑制、模糊产权和金融资本低绩效等问题,借鉴有关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中国的农村金融创新应该从重构分工明确的金融体系和产权清晰的金融机构、重视小额信贷和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发育、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组织 小额信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国强 刘刚 桂玉帅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会形成一个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持续激励机制。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如何创新,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有现实与实际意义。国内学者从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实际出发,围绕国内农村金融组织现存哪些问题,有何创新要求,作何创新建议,尚需作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主要研究成果,以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新型金融五种组织类别分类,对各类金融组织的现状、面临与自身现存的问题、创新建议、协调运作与政策支持方式,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评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金融深化 政策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农村金融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金融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彻底变化,但这个彻底变化依赖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开农村金融与信贷是不可能实现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万超 苏彩玲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从1978开始,经历了供给主导的机构自身改革以及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改革。历经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间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 金融改革 金融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云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向市场需求导向的机制变迁。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基本都是在修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金融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拆并、新增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云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向市场需求导向的机制变迁。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基本都是在修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金融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拆并、新增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