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7)
- 2023(13515)
- 2022(11446)
- 2021(10547)
- 2020(8647)
- 2019(20267)
- 2018(19916)
- 2017(37614)
- 2016(20257)
- 2015(23370)
- 2014(23608)
- 2013(23670)
- 2012(22867)
- 2011(21263)
- 2010(21540)
- 2009(20258)
- 2008(20270)
- 2007(18267)
- 2006(16386)
- 2005(15445)
- 学科
- 济(111726)
- 经济(111624)
- 管理(52315)
- 业(50460)
- 方法(40764)
- 企(38364)
- 企业(38364)
- 数学(35408)
- 数学方法(35162)
- 中国(32132)
- 地方(27554)
- 农(27038)
- 业经(22049)
- 学(21478)
- 财(20634)
- 贸(20349)
- 贸易(20333)
- 易(19651)
- 农业(18272)
- 制(18112)
- 融(16876)
- 金融(16874)
- 银(16858)
- 银行(16831)
- 地方经济(16590)
- 行(16358)
- 环境(15418)
- 和(15080)
- 发(15055)
- 理论(13854)
- 机构
- 大学(311804)
- 学院(309724)
- 济(144338)
- 经济(141607)
- 研究(117925)
- 管理(111863)
- 理学(94404)
- 理学院(93204)
- 管理学(91852)
- 管理学院(91244)
- 中国(90676)
- 科学(68367)
- 京(67939)
- 财(63998)
- 所(61124)
- 研究所(55064)
- 中心(51749)
- 农(51474)
- 财经(50177)
- 江(47334)
- 经济学(46615)
- 经(45475)
- 北京(44451)
- 范(42814)
- 师范(42458)
- 经济学院(41765)
- 业大(41680)
- 院(41375)
- 农业(40166)
- 州(37506)
- 基金
- 项目(191683)
- 科学(150644)
- 研究(142835)
- 基金(138924)
- 家(120420)
- 国家(119395)
- 科学基金(100650)
- 社会(93174)
- 社会科(88346)
- 社会科学(88325)
- 省(72904)
- 基金项目(72094)
- 教育(64727)
- 划(61842)
- 自然(60822)
- 自然科(59359)
- 自然科学(59338)
- 自然科学基金(58307)
- 资助(57788)
- 编号(56968)
- 成果(47998)
- 发(47406)
- 部(43925)
- 重点(43892)
- 课题(40569)
- 国家社会(39372)
- 创(39144)
- 发展(38964)
- 展(38346)
- 教育部(37750)
- 期刊
- 济(171324)
- 经济(171324)
- 研究(102616)
- 中国(66690)
- 农(48422)
- 财(48336)
- 学报(46238)
- 科学(43927)
- 管理(42338)
- 大学(34992)
- 教育(34236)
- 农业(32888)
- 学学(32687)
- 融(32518)
- 金融(32518)
- 经济研究(28647)
- 技术(26802)
- 财经(26466)
- 业经(25435)
- 经(23085)
- 问题(22747)
- 贸(20042)
- 世界(18281)
- 业(18257)
- 国际(17927)
- 技术经济(17522)
- 统计(15421)
- 商业(14670)
- 经济问题(14405)
- 图书(13894)
共检索到492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卫兴华
本文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理论上的主要失误和经验教训,回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评析了我们正在实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认清当前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胜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伟
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中国保险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开放进程的条件2019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稳中有进,保险监管持续完善,农业保险和健康保险迎来新政,保险业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19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概况保险业经营情况2019年1~11月,全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9620亿元,同比增长11.9%;原保险赔付支出11498亿元,同比增长3.7%。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9641亿元,同比增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君 黄秋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经济发展创建了稳定的秩序,建立起组织动员各种要素参与现代化建设的高效领导体制,形塑了支撑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成本和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高超的经济治理能力。党的核心经济治理能力主要包括:理论创新与理念引领能力;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制度供给与创新能力;统筹协调与经济秩序治理能力;促进公正与共享能力;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能力。中国共产党综合运用经济治理能力,形成支撑发展的强大国家治理模式,铸就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新时代党要根据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优化党的经济治理能力;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化、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有效协调党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20年来经济成就的 三个重要方面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2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特别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空前的巨大成就。 1.我国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改革2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也超过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从具体数字比较,先从纵向关系着,撇开1949—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超高速增长不计,1953—1978年的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6%以上,而1978—1997年的20年中,年均增长率为9.8%。再从横向关系看,英国1998年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与新中国50 年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在评价50 年经济理论发展时,要客观评价斯大林经济思想和“苏联范式”对中国经济理论的影响;正确认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局限;公正评价改革前30 年的经济理论成果;要正确处理前30 年和后20 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改革20 年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成果,同时还要解决当前经济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60年间成就了两项伟业: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并夯实了其富强的根基。中国经济理论的生成、探索和发展与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息息相关。学界在探索中逐渐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转向,后者只应扬弃前者而不应完全否弃之,进而应确立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且还应对常态社会与常态经济、虚拟经济、虚拟性货币、宏观调控、经济学最基础范畴等基础研究给予创新,对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新型工业化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进行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理论的研究还要肩负起监督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雁斌
(一)稳步调整。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日本、德国和美国 的经济复苏格外引人注目。日本采取了两项“硬措施”:(1)制 定灵活的贸易政策,加强对外贸易;(2)着手解决税收、物价等 长期悬而未决的经济难题。近年来,德国经济的发展后劲开始 显露,预计1996年其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美国采取 了“适度增长”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加出口。西 方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削减赤字和增加就业方面均采取了一 些举措,并收到了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梅
本文从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 ,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主线 ,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最新理论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无法解决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厂商生产能力内生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矛盾。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构建生产要素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模型 ,力图把“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各自理论的微观基础,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剖析,讨论和解释各自领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变化特征、利益关系,探寻其隐含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为各自理论提供微观个体层面的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