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8)
2023(6287)
2022(5061)
2021(4845)
2020(3966)
2019(9324)
2018(8796)
2017(17166)
2016(8852)
2015(9855)
2014(9611)
2013(9916)
2012(9350)
2011(8569)
2010(8352)
2009(7697)
2008(7496)
2007(6391)
2006(5580)
2005(5165)
作者
(24570)
(20554)
(20529)
(19605)
(12822)
(9614)
(9226)
(8001)
(7778)
(7196)
(7088)
(6759)
(6712)
(6579)
(6453)
(6399)
(6260)
(5806)
(5784)
(5518)
(5326)
(4975)
(4873)
(4745)
(4563)
(4509)
(4406)
(4107)
(4087)
(4048)
学科
(48519)
经济(48488)
(22238)
管理(21370)
方法(19902)
数学(18133)
数学方法(17995)
(17060)
企业(17060)
中国(15295)
(11613)
(11081)
贸易(11076)
(10865)
业经(10182)
产业(9790)
地方(8780)
(8774)
(8581)
结构(7601)
农业(7221)
(7121)
(7018)
(6719)
银行(6710)
(6580)
(6577)
金融(6577)
(6560)
技术(6516)
机构
大学(132049)
学院(130785)
(70144)
经济(69364)
研究(51591)
管理(49317)
理学(42746)
理学院(42293)
管理学(41867)
管理学院(41632)
中国(39730)
(28145)
(27858)
科学(27678)
(25008)
经济学(24264)
研究所(22966)
财经(22928)
经济学院(21932)
中心(21614)
(21160)
(18577)
(18472)
北京(18440)
财经大学(17222)
(16700)
业大(16068)
科学院(16053)
(15578)
师范(15439)
基金
项目(88687)
科学(71781)
基金(68072)
研究(65247)
(59510)
国家(59137)
科学基金(50585)
社会(46037)
社会科(44129)
社会科学(44121)
基金项目(34877)
(31092)
自然(29951)
自然科(29286)
自然科学(29279)
自然科学基金(28837)
资助(28590)
教育(28201)
(26929)
编号(23194)
(21455)
(21169)
国家社会(21134)
中国(20919)
重点(20341)
教育部(18749)
(18700)
成果(18449)
发展(18009)
(17774)
期刊
(73753)
经济(73753)
研究(43014)
中国(23637)
管理(19533)
(19167)
科学(18828)
学报(17802)
(17001)
经济研究(14450)
大学(14344)
学学(13672)
财经(12168)
农业(12111)
(11451)
金融(11451)
(10872)
业经(10678)
(10612)
技术(10461)
问题(10410)
世界(9730)
国际(9401)
教育(7909)
技术经济(7530)
(7300)
统计(6729)
经济问题(6390)
商业(5991)
(5950)
共检索到193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晓蓓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演进情况,剖析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可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相关经验,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等举措,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典  徐小晶  
基于多重包络分析测算了生态效率,计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和系统矩估计方法验证了我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清洁能源发电在中间所起的传导作用。测算结果表明:产业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均会提高生态效率,但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效应;清洁能源发电通过能源消费结构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提高之间发挥传导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博  胡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准确测度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从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和均衡增长)的关系入手,定义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产业的实际情况与理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窦雯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秦文晋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地区差距及收敛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空间趋势面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技术刻画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格局,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地区差距及其来源,并通过多种收敛方法对其收敛性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研究创新:从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维度考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并将空间效应纳入其收敛性研究中。研究价值:为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协同优化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广军  张汉鹏  
通过对第五长波中关国产业的研究,阐述当前第五长波中产业演进的态势及时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产业演进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共同演进,以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从技术上讲,要引进和发展第五长波中新兴技术系统中的技术,实现我国的技术跨越和技术系统的升级;从产业上讲,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同时发展前三次长波中的主导产业群,使我国产业整体、连续和顺利地发展,并且快速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就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个良性循环的升级发展机制来说,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循环关系。本文引入外资产业转移这个驱动循环机制的因素,形成图A、B、C三种变形摸式,阐述了教育是先导性驱动因素;同时对以“风筝摸式”为特征的产学合作进行论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男  代茂兵  郭正权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将一国总体产业结构分解为国内、简单贸易和全球价值链(GVC)三个层面,并从产业的产出供给端和投入需求端两个视角刻画中国三个层面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各层面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出供给端上的位置提升,但在投入需求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发生在产出供给端;在简单贸易和GVC层面,出口贸易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也限制了出口贸易中科技含量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娣  邹璇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发展服务外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引入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1997~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索我国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确实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人力资本优化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叶林  
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由"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太落后、服务业太少"的不合理的畸形产业结构,演进成为轻工业和农业得到较大优先发展、轻重工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的产业结构。但相当部分制造业能力过剩,还停留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将继续朝着服务业比重大幅度增加,轻重工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产业科技含量、加工度、附加值都有所提高,农业趋向产业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阳春  吴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高速增长、调整和强劲发展五个阶段。对1978~2008年间我国GDP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数据和FDI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展阶段FDI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所起的优化效应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促进效应、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等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雪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文章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深入探究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薛桥  段宇洁  郭瑞洁  
本文根据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出口数据,运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断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略大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当前,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州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四个控制变量,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除人力资本外,其余三个变量都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