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0)
- 2023(8619)
- 2022(7235)
- 2021(6751)
- 2020(5271)
- 2019(12360)
- 2018(12036)
- 2017(21755)
- 2016(11551)
- 2015(13361)
- 2014(13254)
- 2013(13378)
- 2012(13099)
- 2011(12353)
- 2010(12260)
- 2009(11248)
- 2008(11118)
- 2007(9531)
- 2006(8759)
- 2005(8452)
- 学科
- 济(61836)
- 经济(61786)
- 管理(26093)
- 业(25776)
- 中国(24522)
- 方法(19207)
- 地方(18561)
- 数学(17249)
- 企(17232)
- 企业(17232)
- 数学方法(17166)
- 农(16697)
- 贸(13982)
- 贸易(13968)
- 易(13575)
- 业经(12731)
- 发(11538)
- 农业(11300)
- 融(11274)
- 金融(11274)
- 银(11125)
- 银行(11116)
- 行(10995)
- 地方经济(10549)
- 制(10310)
- 环境(9857)
- 财(9755)
- 学(9592)
- 发展(8721)
- 展(8700)
- 机构
- 大学(168399)
- 学院(167708)
- 济(82952)
- 经济(81617)
- 研究(72195)
- 管理(58545)
- 中国(57198)
- 理学(48565)
- 理学院(47878)
- 管理学(47325)
- 管理学院(46992)
- 科学(39941)
- 京(38704)
- 所(36936)
- 财(35473)
- 研究所(33251)
- 中心(31318)
- 农(27380)
- 财经(27191)
- 经济学(26865)
- 北京(26152)
- 院(25830)
- 经(24969)
- 江(24658)
- 范(24418)
- 师范(24224)
- 经济学院(24047)
- 科学院(22393)
- 农业(21052)
- 业大(20523)
- 基金
- 项目(105283)
- 科学(83809)
- 研究(79997)
- 基金(77136)
- 家(67383)
- 国家(66838)
- 科学基金(56072)
- 社会(53481)
- 社会科(50844)
- 社会科学(50838)
- 基金项目(39416)
- 省(38207)
- 教育(35305)
- 划(33499)
- 自然(32536)
- 资助(31920)
- 自然科(31775)
- 自然科学(31768)
- 自然科学基金(31219)
- 编号(30694)
- 发(29794)
- 成果(25820)
- 发展(24881)
- 部(24651)
- 重点(24558)
- 展(24470)
- 中国(23735)
- 国家社会(23485)
- 课题(22803)
- 创(21670)
共检索到28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尝 王姣娥 金凤君 王成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发展,网络布局逐步展开。经过60年的建设,中国已逐步建设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骨架网已基本形成,部分交通方式己经进入了普适化时期和优化升级发展阶段。交通技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组织优化将成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交通地理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王成金 王姣娥 张文尝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己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己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阳斌 郭杰 李忠奎 褚春超
以系统分析法、ASIF方法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分析框架,立足国情探讨了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提出了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加强低碳创新、提升低碳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低碳发展 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建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声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有决定性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将随着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在社会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浩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过程中,交通运输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数字表明,落后的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重视和加速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产业政策,迅速改变交通运输产业的落后面貌,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小丽 张江宇
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提高运输质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货运畅通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物流方式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铁路客货分线运输将会改变物流发展结构,公路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港口深水泊位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运输与物流集约化,技术进步和运输市场化将进一步推动物流服务创新并加剧物流运输的竞争,小农经济的物流营运方式将被淘汰。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现状 未来重点 物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祚庥
解决中国交通运输问题要有新思路,因为中国的交通问题有巨大的特殊性,要解决的是11.5亿人口的交通问题。一般来说,客运的需求总是直接和人口总量成正比,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货运的总量最终也将和人口总量成正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泰荣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2000年我国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初步预测到2000年总客运量将比1980年增长3.4~4倍,总货运量比1980年增长1.5~2倍。为此,应力争在1990年缓和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到2000年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以及国防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除了要增加基建投资,不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建设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综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 高敏雪
本文首先着眼于交通运输业的规模与结构,井深入到企业层面,获得了对当前交通运输业整体状况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旨在进一步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一是近10余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一致;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明显。在产业关联方面,其后向联系较弱,前向联系较强。在能耗方面,虽然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能源消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产业关联 能源消耗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金稳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建立健全交通网络,方便人民的出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网络 消费者需求 区域连接纽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