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2)
- 2023(11106)
- 2022(9210)
- 2021(8592)
- 2020(6798)
- 2019(15644)
- 2018(15189)
- 2017(28645)
- 2016(15219)
- 2015(17167)
- 2014(16953)
- 2013(17065)
- 2012(16645)
- 2011(15506)
- 2010(15646)
- 2009(14179)
- 2008(14040)
- 2007(12352)
- 2006(11306)
- 2005(10738)
- 学科
- 济(75842)
- 经济(75763)
- 业(41226)
- 管理(39143)
- 企(31887)
- 企业(31887)
- 中国(27046)
- 方法(25566)
- 数学(22224)
- 数学方法(22038)
- 农(21059)
- 地方(20690)
- 业经(16863)
- 贸(15565)
- 贸易(15549)
- 学(15153)
- 财(15117)
- 易(15098)
- 制(14533)
- 农业(14108)
- 银(13469)
- 银行(13444)
- 行(13209)
- 融(13107)
- 金融(13107)
- 发(12853)
- 地方经济(11839)
- 环境(11456)
- 体(10752)
- 和(10564)
- 机构
- 大学(226715)
- 学院(225151)
- 济(103283)
- 经济(101479)
- 研究(90994)
- 管理(80717)
- 中国(71080)
- 理学(68149)
- 理学院(67232)
- 管理学(66269)
- 管理学院(65823)
- 科学(53046)
- 京(50519)
- 所(46732)
- 财(45898)
- 研究所(42393)
- 中心(39685)
- 农(37601)
- 财经(35881)
- 江(34072)
- 经济学(33330)
- 北京(33245)
- 范(32984)
- 院(32885)
- 经(32840)
- 师范(32658)
- 经济学院(29885)
- 业大(29774)
- 农业(29061)
- 科学院(27470)
- 基金
- 项目(146086)
- 科学(116776)
- 研究(108186)
- 基金(107892)
- 家(94945)
- 国家(94168)
- 科学基金(79579)
- 社会(71483)
- 社会科(67899)
- 社会科学(67886)
- 基金项目(55805)
- 省(54002)
- 自然(48596)
- 教育(48485)
- 自然科(47474)
- 自然科学(47463)
- 划(47204)
- 自然科学基金(46644)
- 资助(43940)
- 编号(41761)
- 发(38083)
- 成果(35278)
- 重点(34341)
- 部(33681)
- 国家社会(31047)
- 发展(30877)
- 课题(30388)
- 展(30386)
- 创(30230)
- 中国(29865)
- 期刊
- 济(121201)
- 经济(121201)
- 研究(77122)
- 中国(50977)
- 农(35947)
- 科学(35013)
- 学报(34574)
- 管理(32697)
- 财(32527)
- 大学(26532)
- 教育(26048)
- 融(25369)
- 金融(25369)
- 学学(24791)
- 农业(24739)
- 经济研究(20937)
- 业经(19175)
- 财经(18496)
- 技术(18336)
- 问题(16329)
- 经(16234)
- 贸(14875)
- 世界(14173)
- 业(13905)
- 国际(13805)
- 资源(11333)
- 技术经济(11309)
- 现代(10420)
- 经济问题(10189)
- 商业(10125)
共检索到36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敏 谢敏敏
中小学组织结构的革新是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进行宏大的叙事方式考察,疏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及其逻辑特征。从变迁轨迹来看,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变迁依循了由专业化隐匿阶段的混乱结构到专业化探索阶段的权威结构,再到专业化发展阶段的韦伯机构,最后到专业化深化阶段的专业结构的演进之路。从逻辑特征来看,呈现了“权力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的权力内容演化特征、“政本固权—教本富权—人本强权”的权力取向演进特征以及“集权管理—分权协作—赋权增能”的权力操作演变特征。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向为嵌入分权时序、创设多层权力空间、融摄新型权力范式,以发展组织的专业化、柔性化与无边界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温荣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逻辑演进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根据前期研究不足和新时代民族地区教师发展需求,探讨未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主流趋向。研究发现,7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教师研究大致经历了教师教育建制研究(1949—1999年)、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研究(2000—2009年)、教师多维专业发展研究(2010年至今)三个历史阶段,具体涉及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心理健康、双语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师流动、教师资源配置及激励管理等方面;研究者开始从单一文献研究走向调查研究再到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教师问题,研究范式从定性研究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展望未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趋向,学者需要在"理论自信"引领下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理论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研究,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维度推进民族地区教师跨文化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多元综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民族地区 教师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凡
二战后,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德育,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落再回归复兴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考察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轨迹及主要特点,探究其发展的趋向,对于进一步认识学校德育的规律性,促进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建立新型的德育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西方发达国家 学校德育 德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专业素质 结构特征 文本分析 教师教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均伟
伴随着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方式呈现 从接受外援或举借外债、到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然后转向引进国际证券投资的变化轨 迹。这一规律性演变是由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趋向以及适度规模等国内 外因素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资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点。中国 的引资方式也莫不例外,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向引资证券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利用外资 方式演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稳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7年的经济对外开放探索阶段,1978~2000年的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过渡阶段,2001~2012年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阶段,2013年至今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与深化阶段。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应坚持如下取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持续提升全面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并促使其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宽度和深度以积极应对国际不确定性;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依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伏心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1979-2001年,国家制定了从“六五”到“十五”共5个“五年计划”,前4个“五年计划”都已较好地完成,“十五”计划亦已开始实施。从计划背景、计划重点和计划形式等方面,对5个“五年计划”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家计划的演化逻辑,也可以透视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涯
去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的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奠定了APEC的基本框架,成为APEC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回顾了APEC组织建设方面的进程,介绍了《大阪宣言》所体现的APEC基本原则,重点分析了APEC的决策机构和组织架构,并探讨了APEC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然
从世界范围来看,网络鬼畜文化可算作亚文化的一支,具有"戏仿""拼贴"的特征,区别在于网络鬼畜文化的"自嘲"有余,而"讽刺"不足。与国内早些年的恶搞文化相比,网络鬼畜文化也更多显示出"破而不立"的特点。然而,当前的网络鬼畜文化正努力突破自己的"小圈子",时不时出现在主流文化视野中。文章以西方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工具,对鬼畜文化的定义、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梳理其发展演变史,指出了网络鬼畜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网络 鬼畜 视频 后现代文化 文化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成
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演变上看,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中央政府对资源的掌握和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则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出现,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分权必须首先明确中央政府的目标,然后依此建立能够取得预期结果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体制变迁 演进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香 刘洋 李伟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发现其在变迁模式、变迁路径与变迁过程上呈现出三重变迁逻辑,而制度环境、制度系统、观念与行动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则构成其变迁的动力机制。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轨道,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征地思想、确立依法征地的制度原则、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