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8)
- 2023(11475)
- 2022(9342)
- 2021(8747)
- 2020(7162)
- 2019(16010)
- 2018(15480)
- 2017(28512)
- 2016(15023)
- 2015(16783)
- 2014(15699)
- 2013(15489)
- 2012(14290)
- 2011(13130)
- 2010(12852)
- 2009(11871)
- 2008(11828)
- 2007(10465)
- 2006(9130)
- 2005(7720)
- 学科
- 济(62791)
- 经济(62734)
- 管理(42781)
- 业(39566)
- 企(31157)
- 企业(31157)
- 方法(26814)
- 数学(23461)
- 数学方法(23343)
- 贸(23220)
- 贸易(23207)
- 易(22620)
- 中国(21622)
- 农(17321)
- 技术(14411)
- 财(14096)
- 业经(13668)
- 制(11580)
- 地方(11576)
- 农业(11271)
- 学(11206)
- 银(10790)
- 银行(10755)
- 关系(10674)
- 技术管理(10605)
- 行(10409)
- 融(10378)
- 金融(10378)
- 出(10374)
- 环境(10334)
- 机构
- 大学(212586)
- 学院(210342)
- 济(99209)
- 经济(97833)
- 研究(79694)
- 管理(78059)
- 理学(67630)
- 理学院(66861)
- 管理学(65963)
- 管理学院(65576)
- 中国(60460)
- 科学(46267)
- 京(44964)
- 财(40771)
- 所(39661)
- 农(39143)
- 研究所(36474)
- 中心(34857)
- 财经(32977)
- 业大(32532)
- 经济学(32283)
- 农业(31029)
- 经(30521)
- 江(29313)
- 经济学院(29309)
- 院(28891)
- 北京(28551)
- 范(25578)
- 师范(25233)
- 科学院(24902)
- 基金
- 项目(145490)
- 科学(114863)
- 基金(108013)
- 研究(103632)
- 家(97151)
- 国家(96379)
- 科学基金(80937)
- 社会(70092)
- 社会科(66670)
- 社会科学(66655)
- 基金项目(56713)
- 省(53932)
- 自然(51023)
- 自然科(49921)
- 自然科学(49903)
- 自然科学基金(49090)
- 划(46651)
- 教育(46363)
- 资助(42796)
- 编号(38024)
- 重点(33569)
- 创(33344)
- 部(33344)
- 发(32222)
- 创新(31568)
- 国家社会(30960)
- 成果(29985)
- 中国(29072)
- 教育部(28622)
- 科研(28092)
共检索到31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德洪 张彩丽
在阐述新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扩大中亚商品贸易、降低能源进口风险及提升中亚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意义,针对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通关便利化及调整贸易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艾赛提江·艾拜都拉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五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中国在制造业、路桥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优势明显,而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双方的合作基础雄厚。但是中亚国家现有的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并不能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必将极大的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中国 中亚 自由贸易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兰叶 陈晓
在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大幅增加。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究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整体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呈显著倒U型关系。未来中国对中亚投资存量的增加并不能带动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中国投资中亚与中国从中亚的贸易进口已由过去的互补关系逐渐转为替代关系。分国家回归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加大对哈、塔和乌国的投资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需求,中国对土国和乌国的投资存量每增加1%,从这些国家的进口贸易额将分别增加0.725%和0.3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新兴 马凤才 黄德林
基于第九版数据库,运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运输效率对中国和中亚地区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基期(运输效率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运输效率提高将会助推中国和中亚地区福利水平、实际GDP、投资等指标的增长;产品产出、进出口的变化反映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劳动密集型的果蔬、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等,中亚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资源密集型的植物类纤维、马牛羊产品、其他动物产品和羊毛蚕茧等,中国与中亚地区在各自比较优势产品方面的贸易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中亚地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大赢家。为早日收获丝绸之路建设成果,可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洪俊杰 刘辉
虽然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贸易结构单一、贸易格局失衡、贸易互补性不强、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便利化水平低等,阻碍了双边贸易额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双方应当深化贸易合作,充分发掘贸易潜力,从制度层面加强合作,助力贸易畅通,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地区间的相互信任,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夯实基础。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银山 秦放鸣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契机,其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回顾了世界各国(包含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情况,并较为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之上引出研究问题,并立足我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实际,以新疆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邹向阳
新丝绸之路交通走廊的初步建成,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发展带”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空间。新丝绸之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为目的的中国—中亚跨国带状经济合作体。目前,中国—中亚各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初步建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现已初具规模。合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将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最大程度地化解全球化风险,实现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机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施锦芳
近年来,伴随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能源安全问题的升级,中亚于世界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13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涵盖中亚地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中亚作为连接东亚和西欧两大繁荣经济圈的桥梁,其在全球的经济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及独特的地缘优势也使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中亚经贸战略。本文归纳比较了美、俄、日、欧盟等全球经济大国及重要区域在中亚推行的经贸战略,重点讨论了中国实施的中亚经贸战略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推进"新丝绸之路"框架下的中亚经贸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亚 新丝绸之路 经贸战略 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