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7)
- 2023(11919)
- 2022(10150)
- 2021(9011)
- 2020(7851)
- 2019(17966)
- 2018(17604)
- 2017(34594)
- 2016(18500)
- 2015(20889)
- 2014(20724)
- 2013(20926)
- 2012(19886)
- 2011(18003)
- 2010(18448)
- 2009(17548)
- 2008(17383)
- 2007(16048)
- 2006(14104)
- 2005(12738)
- 学科
- 济(104355)
- 经济(104278)
- 管理(58425)
- 业(56548)
- 企(46615)
- 企业(46615)
- 方法(43459)
- 数学(39133)
- 数学方法(38885)
- 财(24206)
- 中国(22683)
- 地方(22388)
- 农(21588)
- 业经(18502)
- 学(17384)
- 制(16058)
- 技术(16009)
- 贸(15637)
- 贸易(15630)
- 务(15361)
- 财务(15342)
- 财务管理(15305)
- 易(15072)
- 农业(14907)
- 企业财务(14621)
- 地方经济(14409)
- 融(14085)
- 金融(14083)
- 银(13539)
- 银行(13502)
- 机构
- 大学(279020)
- 学院(277372)
- 济(131693)
- 经济(129270)
- 管理(107225)
- 研究(95711)
- 理学(92004)
- 理学院(91058)
- 管理学(89806)
- 管理学院(89271)
- 中国(72490)
- 财(59597)
- 京(56863)
- 科学(54127)
- 所(48304)
- 财经(47428)
- 农(43895)
- 中心(43476)
- 研究所(43352)
- 经(42985)
- 经济学(42539)
- 江(42155)
- 经济学院(38328)
- 业大(38006)
- 北京(35969)
- 财经大学(35029)
- 农业(34368)
- 院(33760)
- 范(33142)
- 州(33046)
- 基金
- 项目(176790)
- 科学(140179)
- 基金(130360)
- 研究(128781)
- 家(112840)
- 国家(111950)
- 科学基金(96367)
- 社会(85421)
- 社会科(81254)
- 社会科学(81228)
- 基金项目(68558)
- 省(68207)
- 自然(60437)
- 自然科(59097)
- 自然科学(59074)
- 教育(58810)
- 自然科学基金(58064)
- 划(57081)
- 资助(53928)
- 编号(50005)
- 成果(40767)
- 部(40548)
- 重点(39847)
- 发(38984)
- 创(38654)
- 创新(36446)
- 国家社会(36232)
- 教育部(35313)
- 课题(34673)
- 人文(34240)
- 期刊
- 济(148455)
- 经济(148455)
- 研究(86473)
- 中国(51927)
- 财(48304)
- 管理(40614)
- 学报(40134)
- 农(38797)
- 科学(37109)
- 大学(30504)
- 学学(29076)
- 融(28276)
- 金融(28276)
- 农业(25485)
- 经济研究(25347)
- 财经(25323)
- 技术(24802)
- 教育(22508)
- 经(21882)
- 业经(20742)
- 问题(19497)
- 技术经济(17504)
- 贸(16701)
- 统计(15353)
- 国际(14471)
- 业(14376)
- 策(14140)
- 世界(13602)
- 商业(13402)
- 理论(12850)
共检索到422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卫稼
在系统分析新丝绸之路地理区域与交通设施投资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趋势。并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运输业总产值和各省市经济总量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发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运输业的发展、基础交通投资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长期的稳定关系,交通运输业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但仅仅依靠投资总量的增加无法真正促进该经济带经济的增长。建议从进一步加大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进一步提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投资的经济效率、进一步加强其他优质经济增长要素的供给与构造和进一步推进落实"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几个方面入...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交通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强 张映芹
基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选取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变量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2000~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结果放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贡献率;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设施投资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强 张映芹
基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选取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变量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2000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结果放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贡献率;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交通设施投资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古丝绸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辉煌已经变为了落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及新经济地理的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选取"新丝绸之路"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最重要的17个城市,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考虑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实证分析多维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探讨促进"新丝绸之路"这条交通经济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以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新丝绸之路"最重要的17个城市作为样本,分析这条经济带上的人力资本、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化水平、产业聚集、区域差距、市场规模等6个因素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博恩 张伯伟 马骆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至关重要。基于第9版GTAP数据库,通过构建CGE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优先级进行了排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带的中间区域确实是建设的重点所在,设施联通对整个经济带乃至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沿线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益,其中独联体国家、蒙古国和部分东欧国家的受益相对较大;然而设施联通带来沿线多数国家贸易逆差的扩大值得关注。此外,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设施联通并未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国家还能从"搭便车"中获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尚丽
随着金融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我国西北五省区处于这条经济带上的黄金地段,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从而加速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融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巍平 何伦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辉 李宏伟
文章基于广义矩估计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三十个地级市2004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稳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辉 李宏伟
文章基于广义矩估计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三十个地级市2004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稳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中国如何充分利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国家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并构建由中国主导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是经济制度质量。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的同...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全球价值链 制度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卓乘风 白洋 邓峰
文章采用DEA-Windows法测算出2004-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创新效率,在控制创新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交叉模型考察了产业转移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杠杆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结构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带各地区本地创新活动会抑制要素关联地区的创新活动;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带各地区创新能力;尽管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相比一般性基础设施,其"撬动"产业转移发挥创新效应的杠杆作用更为显著;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超越9.4%时,产业转移对丝路带地区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有所削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娟 王建伟 黄泽滨
在经济增长理论、运输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时空演变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理。基于2005~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FA模型测算物流产业效率,并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5省区的物流产业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整体效率在不断提升,邻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本省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都对本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以期为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评价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趋同类型研究
物流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测度与提升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物流发展驱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实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贸易、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