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0)
2023(17445)
2022(14585)
2021(13462)
2020(11317)
2019(25278)
2018(25259)
2017(46958)
2016(26270)
2015(29730)
2014(29720)
2013(28431)
2012(25975)
2011(23249)
2010(23883)
2009(22359)
2008(22324)
2007(21002)
2006(18151)
2005(16326)
作者
(74105)
(61992)
(61833)
(58850)
(39478)
(29719)
(28333)
(24059)
(23161)
(22550)
(20884)
(20864)
(19747)
(19677)
(19206)
(19170)
(18840)
(18318)
(18245)
(17782)
(15514)
(15466)
(15059)
(14445)
(14137)
(13922)
(13826)
(13670)
(12715)
(12472)
学科
(99326)
经济(99197)
(93364)
管理(86311)
(82488)
企业(82488)
方法(41677)
(34208)
数学(32180)
业经(31902)
数学方法(31759)
(31707)
中国(28230)
农业(23422)
(23226)
理论(22777)
技术(22657)
(22279)
财务(22235)
财务管理(22189)
企业财务(20921)
地方(19458)
(18922)
(18855)
(18455)
贸易(18443)
(17848)
(17395)
(16690)
(16666)
机构
学院(368776)
大学(361798)
(142862)
经济(139499)
管理(138649)
研究(118071)
理学(117553)
理学院(116266)
管理学(114103)
管理学院(113426)
中国(91390)
(76882)
科学(72698)
(69185)
(64412)
(60718)
(60097)
中心(55188)
业大(54264)
研究所(53895)
财经(53486)
农业(50547)
(49938)
师范(49440)
北京(48469)
(48194)
(48116)
技术(43738)
(43004)
经济学(42084)
基金
项目(233879)
科学(183074)
研究(178737)
基金(162959)
(140148)
国家(138782)
科学基金(119346)
社会(109457)
社会科(103376)
社会科学(103348)
(97438)
基金项目(85683)
教育(85139)
(79337)
编号(76505)
自然(74907)
自然科(73175)
自然科学(73154)
自然科学基金(71864)
资助(65268)
成果(63305)
课题(54401)
(53473)
重点(52839)
(51615)
(50305)
创新(49043)
项目编号(46872)
(46404)
(45568)
期刊
(168839)
经济(168839)
研究(109169)
中国(83445)
(60743)
(59104)
教育(57272)
管理(55645)
学报(55132)
科学(49771)
大学(42251)
农业(41098)
学学(38818)
技术(37152)
(33195)
金融(33195)
业经(31379)
财经(26761)
经济研究(25868)
(24312)
(23233)
问题(21444)
图书(20273)
技术经济(19879)
(18270)
财会(18047)
科技(18014)
职业(17915)
商业(17732)
(17395)
共检索到56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智敏  
新业态格局的形成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应健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衔接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师服务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以服务为核心的保障实施机制,发挥四大机制的协同作用,以通识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石,培养适合创新创业的学生群体,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辉  夏凌云  张永强  
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洁  牛彦飞  
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范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掀起了大学创新创业的高潮。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师资薄弱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对此,为了加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切实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全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鼓励企业主动承担起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勇当"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舒   卓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兴盛,旅游管理成为热门专业,目前的市场对于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要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文章就“互联网+”下的旅游行业发展需要进行分析,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爱颖  
本文对如何培养旅游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思考,即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及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课程设置体系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全方位"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实施;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变单纯的技能训练为有主题的创意设计实验、开放实验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海山  杜文博  陈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方向和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需从理念更新、机制完善、课程建设、实践实训、教学改革、学籍管理以及全方位保障等方面着力,形成畅通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睢利萍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人才素质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必要性,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仲海  朱昌平  陈秉岩  刘丹平  朱晖  
河海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实践平台;构建"讲堂+赛场+工场"创新创业实践生态链,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精细化组织和管理。实践表明这样的探索行之有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辉  徐凤游  代乔  刘秭岑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文章重点阐述“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此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陶慧  
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知模糊、机制不完善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清娥  王启元  肖芳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需要。目前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高,应该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建构创业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提升学生创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华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对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建构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模式,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使命与紧要任务。地方高校应找准转型发展定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洁茹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一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不统一,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欠佳,四是尚未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五是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然后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学生个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燕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国家、产业和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足、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衔接不畅的实然困囿。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应凝聚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科研链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