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4)
2023(3488)
2022(3020)
2021(2913)
2020(2270)
2019(5327)
2018(5244)
2017(10728)
2016(5833)
2015(6487)
2014(6568)
2013(6464)
2012(6229)
2011(5784)
2010(5993)
2009(5612)
2008(5574)
2007(4994)
2006(4637)
2005(4355)
作者
(15751)
(13048)
(12957)
(12654)
(8655)
(6129)
(6005)
(5035)
(5023)
(4932)
(4450)
(4328)
(4294)
(4278)
(4276)
(4110)
(3922)
(3915)
(3900)
(3788)
(3441)
(3183)
(3159)
(3071)
(3053)
(3021)
(2928)
(2923)
(2604)
(2591)
学科
(22604)
经济(22584)
管理(17435)
(16165)
(12839)
企业(12839)
方法(8723)
数学(7963)
(7838)
数学方法(7828)
(7159)
(6925)
贸易(6922)
(6877)
中国(6832)
(6808)
(5267)
及其(5230)
政策(5196)
业经(4793)
农业(4650)
(4645)
银行(4645)
地方(4585)
方针(4568)
(4505)
(4505)
阐述(4505)
(4502)
(4386)
机构
学院(82485)
大学(81134)
(38347)
经济(37461)
管理(31879)
研究(29770)
理学(26326)
理学院(26083)
管理学(25741)
管理学院(25570)
中国(25168)
(19968)
(16725)
科学(15202)
(14864)
财经(14705)
中心(13921)
(13634)
(13322)
研究所(12961)
经济学(11604)
北京(11049)
(10985)
师范(10937)
(10799)
(10755)
财经大学(10732)
(10584)
经济学院(10383)
(10266)
基金
项目(47297)
研究(38108)
科学(37765)
基金(34202)
(28308)
国家(28045)
科学基金(24271)
社会(23843)
社会科(22668)
社会科学(22666)
(17731)
教育(17715)
基金项目(16672)
编号(16392)
资助(15381)
(15230)
成果(14674)
自然(14612)
自然科(14261)
自然科学(14258)
自然科学基金(14020)
课题(11765)
(11162)
(11095)
(10533)
(10471)
重点(10414)
教育部(9853)
项目编号(9842)
(9793)
期刊
(46015)
经济(46015)
研究(30821)
中国(17513)
(15689)
金融(15689)
(14499)
管理(12627)
教育(10643)
(10266)
科学(8638)
学报(7930)
经济研究(7785)
技术(7399)
财经(7276)
业经(7197)
农业(6802)
大学(6622)
(6428)
(6247)
国际(6183)
学学(5973)
问题(5598)
理论(4705)
世界(4603)
实践(4194)
(4194)
现代(4171)
(4151)
论坛(4151)
共检索到13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考蒂斯  
今天我将从欧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实力变化这个角度来谈谈欧元的影响。90年代的时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日本将替代或分享美国的贸易地位,而欧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为那时欧洲经济增长非常疲软,经济情况不稳定,货币也不稳定,很脆弱。现在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可谓极不平凡,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转为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利率、汇率改革和市场化机制建设任务繁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开放程度,面对开放经济格局的政策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应贵  甘当善  
本文考察了新世纪以来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特点,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施与执行有着突出的特点:重视经济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坚持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根据经济走势的变动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改进货币政策的发布方式和政策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的营销能力和沟通技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小梅  
本文将以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转变为主线,将美国货币政策分为四个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时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时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灵活微调的货币政策(过渡)时期及1994年到现在的中性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相关。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各时期货币当局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工具和操作目标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相应改变。本文对美国货币政策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理论、中介目标、操作工具及政策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决策和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迈克尔·D.博德  迈克尔·J.杜克尔  大卫·C.惠洛克  李征  
本文检验了美、英、德三国在20世纪实行的货币政策与其股票市场兴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当产出快速增长且通货膨胀率维持低位时,股票市场多为繁荣;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且货币政策日趋紧缩时,股票市场也日渐萧条。借助对于上述几国战后数据的隐性变量VAR分析,本文证实了通货膨胀因素对于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指数的非预期性波动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清如  卢昊  
2022年初以来,美欧中央银行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加快进入加息轨道,而日本中央银行坚守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负利率调控目标,导致日元汇率大幅波动,并对日本经济造成冲击。2023年2月,日本政府宣布日本中央银行最高人事变动方案,由经济学家、前日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植田和男担任新一任中央银行行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向荣  梁红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扩张,从2002年初的4.5万亿元到2014年底的33.8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扩张了6.5倍。与此同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14年年底,国外资产占中国央行总资产的82.4%。坊间甚至戏言,中国一度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涛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向荣  梁红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扩张,从2002年初的4.5万亿元到2014年底的33.8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扩张了6.5倍。与此同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14年年底,国外资产占中国央行总资产的82.4%。坊间甚至戏言,中国一度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睿  
2013年中国M2与GDP的比值再创新高,但同时年内多次发生钱荒,这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引发各界对货币流向等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本文首先回顾2004年至今的利率市场表现,总结利率出现的两轮周期,探索两轮周期中国经济出现的不同特征;其次通过不同宏观数据的印证,重点分析第二周期中资金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两个部门的比例和规模,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现上述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2013年6月末钱荒的平息远非钱荒的真正结束,而是对中国经济有更深远影响的中长期钱荒的开始;最后,提出货币政策应从供给端管理、渠道端管理走向需求端管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