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9)
2023(7893)
2022(6624)
2021(6140)
2020(5009)
2019(11273)
2018(11267)
2017(20100)
2016(10653)
2015(11713)
2014(11768)
2013(10943)
2012(10112)
2011(9129)
2010(9534)
2009(8661)
2008(8418)
2007(8020)
2006(7084)
2005(6464)
作者
(30652)
(25653)
(25263)
(23801)
(16344)
(12168)
(11337)
(9829)
(9667)
(9203)
(8609)
(8587)
(8418)
(8251)
(8068)
(7683)
(7571)
(7449)
(7368)
(7210)
(6475)
(6268)
(6090)
(5924)
(5742)
(5727)
(5726)
(5548)
(5323)
(5033)
学科
(39035)
管理(37582)
(36169)
经济(36111)
(35103)
企业(35103)
技术(16050)
中国(13583)
技术管理(11782)
(11616)
(10903)
业经(10806)
方法(10486)
(9571)
理论(8689)
地方(8613)
(8588)
(8502)
银行(8481)
(8415)
(8219)
(8010)
(7784)
金融(7777)
(7763)
数学(7534)
农业(7487)
数学方法(7412)
教育(6888)
(6684)
机构
学院(147483)
大学(145929)
管理(57975)
(57307)
经济(55917)
研究(52114)
理学(48983)
理学院(48415)
管理学(47727)
管理学院(47388)
中国(38933)
(31549)
科学(30897)
(27311)
(25904)
(24842)
(23667)
中心(23371)
研究所(23358)
财经(20675)
(20335)
业大(20266)
师范(20091)
北京(19939)
(19516)
(19413)
技术(18754)
(18637)
农业(18245)
(16656)
基金
项目(97156)
科学(77375)
研究(74418)
基金(68403)
(60760)
国家(59767)
科学基金(50966)
社会(46566)
社会科(44009)
社会科学(43998)
(40373)
基金项目(35691)
教育(34715)
(33563)
自然(31794)
自然科(31117)
自然科学(31105)
自然科学基金(30609)
编号(30284)
(26602)
资助(26072)
成果(25607)
创新(23677)
课题(22791)
重点(22014)
(21571)
(20618)
(19424)
项目编号(18978)
国家社会(18773)
期刊
(71009)
经济(71009)
研究(46902)
中国(38921)
管理(27308)
教育(24951)
(22704)
学报(22590)
科学(22133)
(21396)
大学(17386)
学学(15958)
技术(15207)
农业(15115)
(13969)
金融(13969)
业经(12562)
经济研究(10736)
科技(10626)
财经(10226)
(9141)
论坛(9141)
(8966)
(8769)
图书(8709)
问题(8319)
技术经济(7895)
职业(7684)
现代(7205)
(7190)
共检索到239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利群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向。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主力财源和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应该并可能对重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软科学研究。"这是自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软科学"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对各级领导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号召。"加强软科学研究"对加快我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世界政治、经济的"集团化"和"区域化"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改善创新宏观条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邓寿鹏政府有责任健全和改善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制定出一整套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以体现政府对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支持、引导和积极干预,包括确定创新战略、目标、重点、时序、投入、产出、约束、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目前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除东北亚经济圈外,还应构建以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为核心地带的北亚经济圈。构建北亚经济圈对于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能源资源战略、水资源战略、生态保护战略、低碳经济战略、欧亚通道经济战略和未来的"北冰洋时代"战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也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全面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毅  
本文在阐述知识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及其主要功能。通过解析论证和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阐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奠基石的观点;最后提出产学研联合体这种形式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培华  
如何分析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新特征、新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更长远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把握演变规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科技是现代旅游的翅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参考工业4.0提出中国旅游4.0战略。这不是赶时髦模仿,而是为了有一个更加简单清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旅游转型升级。改革开放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红云  
文章从供求关系、商品特性和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价值链不同环节利润分配的因素,揭示出利润从技术成熟的价值链环节流向不成熟环节的一般规律,比较了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对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利润转移的影响,对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旭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前提下,改革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探索期,加速体制转换.因此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解决好我们面临着的一系列战略抉择.1.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倒底需不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高速增长速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王东芳  
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理论将世界高等教育场域划分为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但是,该理论在事实层面忽略了中心内部的差异性,在理论层面无法解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美国化趋势。从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质量两大维度出发,选取若干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可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五大梯队。其中,处在第一梯队的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高等教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上升并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范本。美国的成功源自其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因此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应注重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新龙  林金忠  
与以往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概念不同,本文认为保障房建设可以成为国家中长期经济增长新的引擎,而并非是消极应对民生问题的权宜之计,国家应该取消此前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将保障房的投资集中于高品质公共租赁房屋的建设方面,并与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进行同等对待。如此,既能解决暂时买不起房又不能享受保障房政策的中低收入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需要,又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同时还能达到调控房价、整体提升城市建筑品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平衡中央和地方经济利益关系、避免过多投机性游资冲击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多重目的。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咏全  王计昕  王振泉  王克民  孙雪梅  
本文论述了针对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1)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当代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结合,相互接近与相互影响上;(2)硬、软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硬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石,没有硬科学整体化的知识创新,也不会出现知识经济;而软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创效、增效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一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结构包括了教育、科研和产业等几个系统。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银行和产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组成的运行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枫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应首先做好的工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懋明  
当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的竞争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中心,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全球为竞场的竞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已成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未来世纪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现阶段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