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0)
- 2023(18360)
- 2022(15225)
- 2021(14007)
- 2020(11311)
- 2019(26081)
- 2018(25696)
- 2017(48355)
- 2016(26040)
- 2015(29498)
- 2014(29438)
- 2013(29299)
- 2012(27586)
- 2011(25446)
- 2010(25442)
- 2009(23438)
- 2008(22731)
- 2007(20128)
- 2006(18162)
- 2005(16272)
- 学科
- 济(116001)
- 经济(115881)
- 业(69711)
- 管理(69398)
- 企(52935)
- 企业(52935)
- 方法(44937)
- 农(38878)
- 数学(38755)
- 数学方法(38360)
- 中国(36237)
- 业经(29756)
- 地方(27617)
- 农业(25740)
- 财(24530)
- 学(24412)
- 贸(22237)
- 贸易(22219)
- 易(21581)
- 制(21360)
- 银(18964)
- 银行(18905)
- 融(18341)
- 金融(18339)
- 行(18325)
- 发(17720)
- 环境(17442)
- 和(17296)
- 技术(16837)
- 理论(16471)
- 机构
- 大学(382726)
- 学院(379075)
- 济(156484)
- 经济(153140)
- 管理(145523)
- 研究(139935)
- 理学(124774)
- 理学院(123269)
- 管理学(121248)
- 管理学院(120550)
- 中国(105569)
- 科学(86158)
- 京(84270)
- 所(71261)
- 农(69221)
- 财(68991)
- 研究所(64984)
- 中心(62431)
- 业大(57810)
- 江(56258)
- 财经(54436)
- 北京(54259)
- 农业(53438)
- 范(52703)
- 师范(52159)
- 院(50695)
- 经(49652)
- 经济学(47265)
- 州(45672)
- 经济学院(42456)
- 基金
- 项目(257336)
- 科学(202017)
- 研究(188237)
- 基金(186653)
- 家(164263)
- 国家(162866)
- 科学基金(138081)
- 社会(119755)
- 社会科(113225)
- 社会科学(113198)
- 省(98693)
- 基金项目(97906)
- 自然(88103)
- 自然科(86028)
- 自然科学(86006)
- 教育(84550)
- 自然科学基金(84478)
- 划(84008)
- 资助(76601)
- 编号(76037)
- 成果(62938)
- 发(58767)
- 重点(57886)
- 部(56726)
- 课题(53103)
- 创(53016)
- 国家社会(50004)
- 创新(49485)
- 科研(48694)
- 教育部(48229)
- 期刊
- 济(180341)
- 经济(180341)
- 研究(117636)
- 中国(81444)
- 农(67658)
- 学报(64080)
- 科学(59235)
- 管理(54097)
- 财(48642)
- 大学(48438)
- 农业(46459)
- 学学(45123)
- 教育(44613)
- 融(36642)
- 金融(36642)
- 技术(31561)
- 业经(30600)
- 经济研究(28726)
- 财经(26326)
- 图书(23727)
- 问题(23199)
- 业(22897)
- 经(22629)
- 科技(18643)
- 版(18539)
- 世界(18532)
- 贸(18322)
- 技术经济(18267)
- 理论(17929)
- 现代(16818)
共检索到58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书龙 周静 董慧妹
以2001-2023年CNKI收录的1 404篇核心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对新世纪以来数字乡村理论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时间序列上,起始成长期稳定发展、高峰衰退期衔接过渡、再创辉煌期热度激增;空间分布上,经济学视角占据主导,科研横向合作与纵向批判继承发展存在短板,高频被引文献在整体框架建构与技术“赋能”层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数字乡村战略背景和理论支撑、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和风险评估展开;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机制与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是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上,“数字乡村”与共同富裕、城乡融合、现代化转型、数字中国建设等重大目标的衔接式研究值得重点关注。后续研究亟需在数字乡村未来形态、主体转型、整合机制及理论建构等方面深入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豆书龙 朱晴和 周静 董慧妹
回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时空特征、研究脉络及发展趋势,为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引。以1979—2023年CNKI收录的1570篇理论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时间序列上,发展起步期研究发展滞缓、快速增长期实践新征程同爆炸式热度相匹配等特征明晰;空间分布上,农业经济学视角占据主导地位,紧密联系的科研共同体尚未形成,高频被引文献兼具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的中国特质和普遍价值,在整体性探赜、细分性探索与融合性研究的相互促进中构建学术话语体系。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特征、战略背景与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这三个方面展开,其中人类文明新形态、逻辑演进及独特优势是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上,应注重挖掘破解两极分化、发展失衡、生态破坏、农民失能、产业脆弱等农业农村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智慧,提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普遍价值。未来亟须在拓宽学科宽度、夯实实践基础、推进理论创新和开拓国际视野方面持续推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国胜 贺佳鹏 徐峰
乡村规划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首先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乡村规划实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描述,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指出其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与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且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细化。在此基础上,从乡村规划实施效果、实施协作机制和实施资源保障3个方面对相关重点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需改进的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瑞
本文对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梳理,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倾向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与发展思路,并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的精神,就"美丽中国"、"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三个方面展望了中国旅游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中国旅游 旅游发展 旅游政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永苏
乡村电子信息馆的诞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信息时代我国乡镇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为我们指出了新世纪乡镇图书馆发展之路。在乡村电子信息馆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作为9亿农民的终身学校,乡村电子信息馆的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越菲
乡村研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而在更深层次包含了对总体性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注。"乡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种极具争议的理论建构。在全球乡村经历开放式转型的背景下,有关于乡村及其发展的一些传统理论假定需要得到批判性的检视和挑战。实体主义乡村发展观的关系转向为此提供了一种关系性的理论框架来重新理解、描述和建构乡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重构一种关系型的乡村治理体系,其对象不再简单是"人"或"物",而是涉及城与乡、本地与全球、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系统等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
关键词:
乡村发展 实体主义 关系转向 实践脉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张杏娜
回顾和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与动向,涉及乡村内涵和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开始转向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乡村的物质性转向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建设;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未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些全球性议题,为此,乡村地理学研究亟需加强跨学科联系与合作,并注重研究尺度的外扩与内敛。最后,结合国际乡村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乡村地理学 国际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地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樊振佳 史文杰
[目的/意义]信息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对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CSSCI期刊为数据源,收集了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信息公平的概念、研究对象、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四个维度剖析相关研究,并构建了相关维度的结构框架。[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国内信息公平相关研究以图情学科最具代表性,以信息机构(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国外相关研究涉及学科相对宽泛,关注对象呈现多元化;信息公平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主体信息能力分化、信息活动情境的约束等;保障措施体现在信息资源普遍供给、信息能力培养、法制与道德完善等方面。[创新/价值]构建了信息公平研究的整体性结构框架,据此有助于揭示当前信息公平研究进展、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信息公平 数字鸿沟 信息分化 弱势群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樊振佳 史文杰
[目的/意义]信息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对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CSSCI期刊为数据源,收集了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信息公平的概念、研究对象、影响因素、保障措施四个维度剖析相关研究,并构建了相关维度的结构框架。[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国内信息公平相关研究以图情学科最具代表性,以信息机构(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国外相关研究涉及学科相对宽泛,关注对象呈现多元化;信息公平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主体信息能力分化、信息活动情境的约束等;保障措施体现在信息资源普遍供给、信息能力培养、法制与道德完善等方面。[创新/价值]构建了信息公平研究的整体性结构框架,据此有助于揭示当前信息公平研究进展、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信息公平 数字鸿沟 信息分化 弱势群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师博 常青 张良悦
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联动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肇始于信息化,并在政策领域、政策重心和政策目标上展现出3维演进特征。2000—2012年数字经济发展呈“理论跟着政策走”的趋势;2012年党的十八之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等热点理论研究开始引领政策实践,二者间的互动更为积极有效。文献计量结果显示,党的十九大之后数字经济词频数达536,是2013—2017年的16.75倍;中心度也由0.18上升至0.32,数字经济研究的关联性和拓展性显著增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是研究领域的关键节点。结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演进和理论研究脉络,可以展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及数字金融会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并且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安全将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数字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聚焦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绪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在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时点(如值此世纪之交),既要回顾过去,认真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经验教训;同时又要展望未来,洞察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以期在历史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 陈晨
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工匠培育先后经历了家庭内部垂直式师徒传授的技能传承探索阶段、传统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深化阶段和现代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创新发展阶段。目前,乡村工匠培育在培育主体、培育过程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搭建乡村工匠培育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多元协同培育共同体;面向乡村工匠核心素养,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扎根职业教育主阵地,打造乡村工匠培育新生态;创新乡村工匠评价机制,完善乡土人才保障激励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工匠 职业教育 技能传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纪志耿 罗倩倩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在对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科学判断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中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构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做出了顶层设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得到了全面展开,是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对城乡关系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取得了新提升、对乡村治理的认识实现了新突破、对生活富裕的认识打开了新局面。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掀开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篇章,筑牢了应对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英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简略梳理了我国乡村治理发展的主要思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乡村治理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发展的现实为基础,提出21世纪乡村治理发展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并对21世纪乡村治理发展的机遇、选择等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21世纪 乡村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德明 陆照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过渡年,真正的21世纪从2001年开始。展望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呈如下三大趋势:即民营化的改革趋势、被动式的开放趋势和次高速的增长趋势。 一、民营化的改革趋势 纵观我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目前,在资源配置的各个方面,市场化的程度已达70%左右。中国已跨入市场经济门槛,不再是计划经济国家了。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对中国经济来讲,将是个市场深化的过程。包括产品市场深化和要素市场的深化等。特别在产权市场化方面,将表现为民营化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