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8)
- 2023(8129)
- 2022(6766)
- 2021(6524)
- 2020(5287)
- 2019(12151)
- 2018(11753)
- 2017(22355)
- 2016(12053)
- 2015(13725)
- 2014(13151)
- 2013(13168)
- 2012(12527)
- 2011(11644)
- 2010(11570)
- 2009(10689)
- 2008(10541)
- 2007(9157)
- 2006(8381)
- 2005(7743)
- 学科
- 济(51326)
- 经济(51279)
- 管理(32374)
- 业(30714)
- 企(21558)
- 企业(21558)
- 方法(20935)
- 数学(19324)
- 数学方法(19132)
- 中国(18170)
- 农(17009)
- 贸(13494)
- 贸易(13488)
- 易(13276)
- 财(12071)
- 农业(10724)
- 制(10366)
- 学(10146)
- 策(10091)
- 业经(9973)
- 银(9160)
- 银行(9155)
- 行(8965)
- 及其(8417)
- 环境(8232)
- 融(8211)
- 金融(8211)
- 地方(8089)
- 税(7737)
- 发(7506)
- 机构
- 大学(173627)
- 学院(172528)
- 济(84870)
- 经济(83511)
- 研究(69904)
- 管理(64369)
- 中国(55820)
- 理学(54590)
- 理学院(53965)
- 管理学(53270)
- 管理学院(52928)
- 科学(39131)
- 京(37803)
- 财(37667)
- 所(35351)
- 研究所(32192)
- 中心(30842)
- 农(29981)
- 财经(29417)
- 经济学(27470)
- 经(27162)
- 江(25358)
- 院(25174)
- 经济学院(24668)
- 北京(24639)
- 农业(23476)
- 业大(23000)
- 范(22796)
- 师范(22623)
- 财经大学(21897)
- 基金
- 项目(113090)
- 科学(91050)
- 基金(85914)
- 研究(84022)
- 家(76064)
- 国家(75521)
- 科学基金(63646)
- 社会(56182)
- 社会科(53479)
- 社会科学(53473)
- 基金项目(43491)
- 自然(39507)
- 省(39125)
- 自然科(38599)
- 自然科学(38589)
- 自然科学基金(37949)
- 教育(37442)
- 资助(36232)
- 划(35153)
- 编号(32077)
- 部(27349)
- 成果(26890)
- 重点(26242)
- 中国(25536)
- 发(25490)
- 国家社会(25012)
- 教育部(23410)
- 创(22858)
- 课题(22764)
- 性(21981)
共检索到27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陈松柏
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以来,确保大宗商品供应链稳定,消弭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全球经济安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后发布的修正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特征、品种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因素贡献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在不同阶段交互作用推动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发挥了显著制度效应。运用跨学科和结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演化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包括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制度支持体系和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特征 阶段演化 结构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洁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南北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面对干旱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我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角度 ,审视了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得失 ,提出调整南北农业结构和重新发挥我国南方粮食生产优势的认识 ,并就粮食面积、粮食安全、粮食加工、粮食进口等关乎农业二、三非农产业结构发展 ,农民收益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格局 比较效益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关键词:
世界市场 贸易 粮食安全 中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瑛 钟钰
本文回顾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从总量、品种和区域角度归纳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新特征,提出了粮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循环增长,增长率也在逐步降低;四大粮食品种的增长不一致,有相互"熨平"功能;各产区粮食生产差异很大,主产区集聚增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注重粮食品种结构平衡,提升各产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徐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优势 粮食安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安全是从粮食产品中引申出来的,只有在解读粮食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实现问题。本文指出粮食生产具有产业缺陷,粮食消费处于基础地位,粮食流通具有滞后效应,然后从粮食产品的这些特征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两重目标、发生效果、外延确定、生产原因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这些理解对于制定粮食安全公共政策以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粮食 产品特征 粮食安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李倩
利用我国七大粮食主销区近5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均粮食产量为切入点,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实证分析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投入、自然条件五大关键变量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主销区五大关键变量的变动都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除自然灾害具有相反的作用外,其余变量的提高均能增加主销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对保护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安全来说最为重要。
关键词:
主销区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雨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方福平 曾衍坤 廖西元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水稻生产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