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8)
- 2023(11636)
- 2022(9564)
- 2021(9109)
- 2020(7369)
- 2019(16802)
- 2018(16455)
- 2017(30947)
- 2016(16763)
- 2015(18923)
- 2014(18589)
- 2013(18653)
- 2012(17374)
- 2011(15956)
- 2010(16036)
- 2009(15215)
- 2008(15058)
- 2007(13558)
- 2006(12194)
- 2005(11308)
- 学科
- 济(75453)
- 经济(75356)
- 业(50822)
- 农(50289)
- 管理(44865)
- 农业(33302)
- 企(28730)
- 企业(28730)
- 方法(24626)
- 中国(24547)
- 数学(22000)
- 业经(21870)
- 数学方法(21853)
- 制(19823)
- 财(17566)
- 贸(14581)
- 贸易(14571)
- 地方(14446)
- 易(14357)
- 发(14308)
- 体(14285)
- 学(13201)
- 银(12602)
- 银行(12592)
- 农业经济(12569)
- 行(12224)
- 土地(12155)
- 融(11935)
- 金融(11933)
- 环境(11559)
- 机构
- 学院(239790)
- 大学(238449)
- 济(109946)
- 经济(107985)
- 管理(89126)
- 研究(88793)
- 理学(75754)
- 理学院(74920)
- 管理学(73955)
- 管理学院(73512)
- 中国(72337)
- 农(56420)
- 京(51581)
- 财(49731)
- 科学(49409)
- 所(44023)
- 农业(42790)
- 中心(41238)
- 研究所(39314)
- 业大(38762)
- 财经(38236)
- 江(36889)
- 经(34978)
- 经济学(34267)
- 北京(32714)
- 院(31540)
- 范(30976)
- 师范(30745)
- 经济学院(30708)
- 州(28178)
- 基金
- 项目(156645)
- 科学(124490)
- 研究(120150)
- 基金(115528)
- 家(100497)
- 国家(99570)
- 科学基金(84579)
- 社会(79999)
- 社会科(75481)
- 社会科学(75466)
- 基金项目(60554)
- 省(58962)
- 教育(53162)
- 自然(50369)
- 划(49391)
- 自然科(49116)
- 自然科学(49104)
- 编号(48511)
- 自然科学基金(48263)
- 资助(45824)
- 成果(39937)
- 部(37225)
- 制(35896)
- 重点(35423)
- 发(35173)
- 国家社会(34577)
- 课题(33779)
- 农(32398)
- 创(32194)
- 教育部(31723)
- 期刊
- 济(132134)
- 经济(132134)
- 研究(76268)
- 农(61677)
- 中国(60572)
- 农业(41954)
- 财(37078)
- 科学(36175)
- 学报(36095)
- 管理(30585)
- 大学(29415)
- 融(27730)
- 金融(27730)
- 学学(27616)
- 业经(25449)
- 教育(24790)
- 业(19909)
- 财经(19751)
- 技术(19667)
- 经济研究(18885)
- 问题(18687)
- 经(17078)
- 世界(16274)
- 农村(15284)
- 村(15284)
- 农业经济(15218)
- 贸(13928)
- 版(13632)
- 经济问题(12749)
- 资源(12731)
共检索到38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董继刚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对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审视 ,认为走入 2 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的总方向和最终目标 ,是要实现农村土地公有制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传统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性转变 ,并讨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的方针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法制化 渐进主义 个体权利本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一是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结束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二是50年代中期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改造为土地集体所有制;三是70年代末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农地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中
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如何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着力探索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促使亿万农民群众得到适合其愿望与经济承受能力的医疗保障,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婷婷 吴次芳 周翼虎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经济学主导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形象表述,该学说能很好解释实践中农地流转现象。但经济学界对于"三权分置"实施可行性的解释,主要以西方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权能分离理论为指导思想。这种经济学逻辑并不符合当前的法律逻辑。法学界针对经济学界权能分离理论的"三权分置"展开了批判,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事实上是对农地所有权用益权能的再分割,有悖所有权的整体性特征。但法学界"基于文本寻找解释"的研究思路,决定了其无法对现实当中大量存在的违背规范性土地承包、农地流转的现象做出解释。在分析经济学和法学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理论解读的基础上,设定土地承包权为成员权,创设具有物权效力的土地经营权取代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土地产权制度符合物权分离逻辑,能够在法权构造上自洽,在立法技术和修法成本上具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令军
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研究是目前农地理论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因此本文从土地流转的法治机制、地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来探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构建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 法律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婷婷 吴次芳 周翼虎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经济学主导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形象表述,该学说能很好解释实践中农地流转现象。但经济学界对于"三权分置"实施可行性的解释,主要以西方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权能分离理论为指导思想。这种经济学逻辑并不符合当前的法律逻辑。法学界针对经济学界权能分离理论的"三权分置"展开了批判,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事实上是对农地所有权用益权能的再分割,有悖所有权的整体性特征。但法学界"基于文本寻找解释"的研究思路,决定了其无法对现实当中大量存在的违背规范性土地承包、农地流转的现象做出解释。在分析经济学和法学关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王健 林瑞瑞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权能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予以法律界定;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土地收益、非农非粮利用倾向。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是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进一步细化三权的权利内涵,探索三权的权能关系和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应防止过度资本化和非农非粮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文章从政权、征地权、社会保障权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出发,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国家权力的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产权缺陷。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变革,农村土地市场化是土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征地 社会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周德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忠
本文从介绍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议入手,在分析了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内容的变化后,指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所有权不完整,承包权不稳定,土地与劳动力重新匹配的促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然后从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成员如何确定、公有范围、集体是否有权自行决定其实现形式,国家是否部分拥有集体土地产权等5个方面辨析了集体所有制的内涵,分析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性质,提出进一步改革需要厘清的5个问题,建议实行土地"终身经营制",承包权与工作性质和身份脱钩,赋予集体土地发展权,土地转用增值首先归农,国家以税收方式分配收益,赋权本身并必然能保护农民利益等观点。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承包经营 农村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系统梳理中外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性特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方向,提出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