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9587)
2022(7862)
2021(7063)
2020(5735)
2019(12732)
2018(12656)
2017(23277)
2016(12070)
2015(13275)
2014(13191)
2013(13172)
2012(12464)
2011(11508)
2010(12043)
2009(11423)
2008(11280)
2007(10121)
2006(9593)
2005(8732)
作者
(35488)
(29847)
(29747)
(28262)
(18903)
(13990)
(13561)
(11486)
(11180)
(10652)
(10430)
(9900)
(9756)
(9718)
(9354)
(8980)
(8754)
(8391)
(8272)
(8130)
(7720)
(7131)
(7127)
(6778)
(6763)
(6645)
(6500)
(6359)
(6027)
(5736)
学科
(77634)
经济(77578)
管理(39217)
(34077)
(30074)
企业(30074)
地方(22150)
方法(20967)
中国(18716)
业经(17640)
数学(16864)
数学方法(16726)
技术(16307)
地方经济(15130)
(14999)
(13655)
产业(13000)
(12828)
环境(11657)
(11388)
(11294)
(10584)
金融(10583)
(10575)
技术管理(10247)
农业(10160)
理论(10124)
(10099)
(10010)
银行(10001)
机构
学院(183013)
大学(180797)
(90040)
经济(88440)
研究(69745)
管理(68804)
理学(57800)
理学院(57152)
管理学(56397)
管理学院(56009)
中国(51637)
科学(39079)
(38569)
(38431)
(34826)
研究所(31204)
中心(29830)
财经(29346)
(29237)
经济学(28794)
(26376)
经济学院(25447)
北京(25161)
(24726)
(24691)
(24631)
师范(24572)
(23212)
业大(21931)
科学院(21413)
基金
项目(114570)
科学(91294)
研究(88492)
基金(81122)
(69438)
国家(68848)
社会(59363)
科学基金(59335)
社会科(56485)
社会科学(56468)
(46602)
基金项目(42109)
教育(37812)
(37077)
编号(34291)
自然(33642)
自然科(32682)
自然科学(32674)
自然科学基金(32071)
资助(31569)
(28833)
成果(28210)
(27136)
重点(25945)
创新(25558)
国家社会(25454)
课题(24735)
发展(24510)
(24422)
(24155)
期刊
(113940)
经济(113940)
研究(63303)
中国(43739)
管理(30744)
(28709)
科学(24060)
学报(23107)
(22983)
教育(20629)
经济研究(18913)
技术(18016)
大学(17964)
(17772)
金融(17772)
业经(17047)
学学(16529)
财经(16047)
农业(15173)
(14338)
问题(14271)
技术经济(12369)
科技(11369)
(10023)
论坛(10023)
(9734)
统计(9593)
(9550)
经济问题(9445)
世界(9410)
共检索到300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竺  
在20世纪末,农村的发展面临了人力外流、基础建设不足、产业所得偏低及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在台湾由于农业政策由生产导向转为经营导向的思考,在追求永续发展的前提下,顺应人们休闲时间增加及草根民主观念普及,配合社区总体营造的动员方式,引入都市人才与资源,成功的将农村萧条的经济转型为新田园经济的新产业复合体,重新为农村经济注入生机。本文即对21世纪新世代田园经济的特质与发展历程略为阐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1919年,根据美国总统胡佛先生的建议,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世界最早的政策咨询机构——胡佛战争、革命和和平研究所,软科学研究由此正式进入政府的决策过程,至今已70多年。目前全世界从事政策、工程、技术、经济、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志群  
回顾一段历史 1983年10月,我国理论界掀起了题为“世界新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和我国的对策”的研讨。此研讨受到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但在1984年3月召开的第2次研讨会上,会议的主题,已经变成“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当时,参加研讨会的许多代表对研讨的主题由产业革命变换成为技术革命,就表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现将这些不同意见中有代表性的,按会议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兰万  
技术经济范式是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过程中,科技产业革命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实现的。最深刻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是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学森  
我认为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四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发生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从以打猎、采集为生发展到以畜牧业和农业为生;第二次发生在奴隶社会,即商品的出现:第三次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引起了大工业;第四次是在十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毅  赵坚  
21世纪以来,伦敦、纽约和东京在中心城区进行高密度开发,这是新产业革命进程中市场机制推动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新产业革命是以信息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用机器部分解放和强化人的智力的产业革命。集聚经济的匹配、共享、知识溢出机制可以解释为什么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更倾向集聚到大城市。然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政策尚未认识到高密度人口集聚对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意义。现行严格限制特大城市人口的政策压抑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唯有破解城市规划理念误区才能把握新产业革命机遇。本文以北京为例,提出应在10号线轨道交通枢纽车站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城市活力中心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立人  
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定义、分类与产业链,创意与产业的关系,产业园区和产业政策等层面对创意产业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彦玲  
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引发了实体经济的全面危机。每次大的经济危机,尽管最初的起因与影响路径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本质与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危机的产生本质上都是原有的生产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到了尽头,危机的最终结果均是打破旧的发展模式,以革命性的变革为经济注入增长的新动力。越是深刻的危机,越是孕育着巨大的变革,人类近代经济发展史清晰的显现了这一规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现代经济革命的内涵与原因曾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在制度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产业革命;而新制度学派则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制度的变迁引起了产业革命的爆发。市场革命与产业革命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体系。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仅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哲  
一、朝鲜创建经济开发区2013年5月29日,朝鲜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政令的形式通过了经济开发区法,并以此为契机,正式推进经济开发区的创建事业。朝鲜制定新的经济开发区法、推进经济开发区创建事业的宗旨是为了有序创建、开发、管理经济开发区,各道创建和运营各具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可以更好地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为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经济开发区是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地区,它以引进更多外资为基本目标,投资到经济特区的外资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朝鲜将在土地利用、劳动力雇佣、纳税等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杜传忠教授等学者完成的新著《新产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汇下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基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大背景,对如何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加快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该书的主要内容把阐述产业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分析现实问题相结合,重点研究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研究成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该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有亮  刘巍  
绿色建筑是人类生态观和发展观发展的要求,是一场持久的“绿色革命”。本文阐述了这场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传统建筑业因之而产生的在设计与建造理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系统变革,以及在产业转型、产业结构、产业耦合等方面的经济系统变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繁荣  郭丕斌  齐晓燕  
(一)能源生产革命:形成绿色能源供给新体系1.改变传统能源格局,转向多元供给模式。一次能源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大类。截至目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发生动摇,其中尤其以煤炭为重。能源生产改革首先要改变一次能源生产中以煤为重的现状,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提高石油、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大力推动以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的、清洁的、非化石能源生产,是优化能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