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8)
2023(13519)
2022(11704)
2021(11037)
2020(9245)
2019(20899)
2018(21014)
2017(39620)
2016(21889)
2015(24742)
2014(24444)
2013(23840)
2012(21809)
2011(19586)
2010(19390)
2009(17773)
2008(17133)
2007(14996)
2006(13084)
2005(11312)
作者
(63552)
(52685)
(52439)
(49828)
(33680)
(25337)
(23740)
(20759)
(20182)
(18738)
(18097)
(17835)
(16921)
(16791)
(16305)
(16234)
(15718)
(15642)
(15181)
(15057)
(13239)
(13153)
(12719)
(12122)
(11811)
(11798)
(11685)
(11619)
(10663)
(10563)
学科
(81250)
经济(81152)
管理(63181)
(58134)
(49757)
企业(49757)
方法(36155)
数学(30661)
数学方法(30281)
(23842)
中国(22451)
(21418)
(19758)
业经(18607)
技术(17605)
地方(17075)
(16232)
理论(16096)
农业(13859)
(13702)
(13358)
贸易(13348)
(13236)
银行(13172)
(12909)
教育(12859)
(12607)
环境(12504)
(12488)
金融(12480)
机构
大学(303370)
学院(300817)
管理(117948)
(113155)
经济(110483)
研究(103084)
理学(102014)
理学院(100825)
管理学(98963)
管理学院(98410)
中国(75011)
科学(67439)
(65079)
(52676)
(52494)
(51252)
研究所(48258)
业大(47662)
中心(46143)
(44809)
农业(41609)
财经(41020)
(40887)
北京(40759)
师范(40365)
(37775)
(37302)
(36226)
技术(34716)
经济学(33358)
基金
项目(210891)
科学(164154)
研究(152812)
基金(150562)
(132628)
国家(131497)
科学基金(111719)
社会(93548)
社会科(88376)
社会科学(88353)
(83658)
基金项目(79996)
自然(73740)
自然科(71989)
自然科学(71969)
(70669)
自然科学基金(70647)
教育(70056)
编号(62340)
资助(61447)
成果(51115)
重点(47292)
(45624)
(45305)
(44643)
课题(43601)
创新(42668)
科研(40376)
计划(39065)
大学(38837)
期刊
(123681)
经济(123681)
研究(86691)
中国(61470)
学报(53550)
科学(47360)
(46718)
管理(44242)
大学(39268)
教育(38331)
(38253)
学学(36797)
农业(32510)
技术(26738)
(23436)
金融(23436)
业经(20340)
经济研究(19494)
财经(19460)
图书(18161)
(17617)
(16585)
科技(16438)
问题(15588)
理论(14917)
(14819)
技术经济(14098)
业大(14032)
实践(13788)
(13788)
共检索到440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游浩  李英伦  陈学宏  
以新三黄液中黄柏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为指标,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新三黄液在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健康草鱼单剂量灌服新三黄液后,小檗碱、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权重=1/CC)。4种成分在草鱼体内的吸收良好,分布较广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胥宁  杨移斌  刘永涛  董靖  杨秋红  艾晓辉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1/2α、t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 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胥宁  杨移斌  刘永涛  董靖  杨秋红  艾晓辉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1/2α、t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 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改晓  徐文彦  艾晓辉  唐国盘  崔锦  李向辉  袁科平  
按0.1 mg/kg的剂量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灌服阿维菌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药物浓度,然后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对药物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及组织残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量口灌阿维菌素在草鱼血浆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 1 638.02μg.h.L-1,Cmax 18.51μg.L-1,t1/2α21.77 h,t1/2β218.71 h,Tpeak24.00 h,k10 0.023 h-1,k12 0.007 3 h-1,k21 0.004 3h-1。给药后14 d血浆中检测不到药物,25 d后肌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超群  黎健业  张申  谢顺  胡浪  顾欣  曹莹  黄士新  黄显会  
【目的】以健康猪为研究对象,开展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从而为泰地罗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2组,按4 mg·kg~(-1)进行单次静注、肌注泰地罗新注射液,于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0.5 h、1 h、2 h、4 h、8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2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5.0μL。样品自然解冻,准确吸取0.5 mL血浆于5 mL离心管内,加入2 mL乙腈,涡旋混匀,震荡10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35℃下氮气吹干,1 mL复溶液复溶,过0.22μm微孔滤膜,LC-MS/MS检测分析。泰地罗新在4—1 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检测限为2 ng·mL~(-1),定量限为4 ng·mL~(-1),该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87.91%—104.9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8。批内变异系数为2.12%—12.09%,批间变异系数3.92%—10.6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用于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泰地罗新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化;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电压(IS)为5500V;雾化气压力(GS1)为50psi;辅助气流速(GS2)为50 L·min~(-1),气帘气压力(CUR)为25 psi;离子源温度(TEM)为550℃;碰撞室压力(CAD)为6 psi。m/z→734.6/98.1和m/z→734.6/174.4。HPLC-MS/MS法检测猪血浆中泰地罗新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猪静脉注射给药后,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8030.30±7560.75)h·ng·mL~(-1)和(18795.31±7455.23)h·ng·mL~(-1)。t_(1/2)为(99.42±22.25)h,MRT为(81.71±12.15)h。肌肉注射给药后,C_(max)为(886.00±155.63)ng·mL~(-1),T_(max)为(0.51±0.30)h,AUC_(last)和AUC_(inf(pred))分别为(19702.05±6442.36)h·ng·mL~(-1)和(20840.08±6849.76)h·ng·mL~(-1)。t_(1/2)为(100.83±20.23)h,MRT为(81.80±9.44)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9.27%。【结论】泰地罗新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分布广泛,达峰迅速,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在兽医临床上安全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改晓  徐文彦  艾晓辉  唐国盘  崔锦  李向辉  袁科平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在草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实际生产中阿维菌素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用初始质量浓度为0.3μg/L的阿维菌素水溶液药浴草鱼,于给药后0.5,1,2,3,4,6,8,10,12,24,48,72,96,144,216,336,528和576h采取血浆、肌肉+皮、肝脏、肾脏、鳃等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阿维菌素在草鱼血浆中的质量浓度及在组织中的含量,数据经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结果】在(26.0±1.0)℃的水温条件下,阿维菌素单剂量浸泡给药0.3μg/L,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34.2h,吸收半衰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少梅  高银爱  魏朝辉  周裕和  罗杨志  董军  张立强  邓平  胡亦清  郑程鹏  喻运珍  
为了研究姜黄提取散中姜黄素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规律,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按每千克鱼体重单剂量口灌100 mg姜黄提取散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草鱼各组织中姜黄素含量,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WinNonlin5.2.1)处理药-时数据。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在0.05~5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血浆中检测限为0.02μg/L,其它组织中为0.02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7.16%~106.10%,日间、日内误差均小于10%。姜黄素在血浆中达峰时间(T_(max))为8 h,峰浓度(C_(max))为0.40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5.947 h·μg/L,消除半衰期(t_(1/2))为21.596 h,姜黄素在组织中分布呈现出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姜黄素在草鱼血液中达峰时间长,峰浓度低,消除快,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梦影  徐丽娟  吕利群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鲫和草鱼体内的药代学、药效动力学联合参数,并制定氟苯尼考对鲫、草鱼的精确用药方案,本实验结合氟苯尼考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CAAh01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和口灌不同剂量的氟苯尼考在鲫、草鱼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氟苯尼考防治该致病菌引起的鲫和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对CAAh01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0μg/mL,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MPC)为6.0μg/mL,防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0.5~6.0μg/mL。按10、20、30 mg/kg体质量剂量对鲫、草鱼口灌氟苯尼考后,在鲫体内,血药浓度大于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阎春兰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等方法 ,在植物凝集素 (Phytoagglutinin ,PHA)诱导的草鱼血清中检测到一种干扰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 ,它不同于病毒诱导的α/ β 干扰素 ,表现在对 5 6℃、pH2和 0 .1%SDS敏感 ,其活性不能被α/ β 干扰素抗体所中和 ,其诱生剂为非病毒性质的有丝分裂原 ,诱生作用受佛波酯 (PMA)和白细胞介素 2(IL 2 )的调节 ,这些特性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报道的γ干扰素相符 ,表明是一种γ样性质的干扰素。草鱼γ样干扰素的体内诱导受环境温度、诱导时间、PHA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2 5℃或 30℃水温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高于 15℃或 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琛  陈鸿雨  吴天兴  陆小松  韩孝欣  刘芳  王东亮  李龙飞  卜仕金  
[目的]通过对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了解其活性组分在猪体内的过程和生物利用度,为制定临床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8头健康断奶仔猪分别单剂量静脉和肌内注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注射剂量均为1 mg·kg~(-1)(以双氯芬酸钠计),两阶段洗脱期为2周。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 nonlin5.2版药动学分析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静脉注射复方双氯芬酸钠后,猪体内双氯芬酸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1.36±0.35)h,Tmax=(0.08±0.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海燕  张耀光  
以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为目标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用房室模型和非房室模型法同时分析药动学数据,获得25.0℃水温条件下20 mg/kg单剂量口灌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后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体内的药物代谢情况。结果表明:血液中的药动学数据可以用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描述,一些血液的药动参数和肝脏、肾脏的数据用非房室模型分析,药物在中华倒刺鲃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半衰期分别是:0.523 h,1.054 h和10.501 h。在血液、肝脏和肾脏均在1 h时达到最大药物峰,Cmax值分别是9.166μg/mL,76.214μg/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利锋  张军忍  覃少华  赵杰  黄业咸  江善祥  
建立猪血浆中硫酸头孢喹肟的SPE-HPLC测定方法,对硫酸头孢喹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选用健康猪6头,进行单次肌肉注射2 mg.kg-1自制的2.5%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提取血浆药物经SPE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为C18反相柱,流动相:高氯酸钠-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3.6)与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90∶10)。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在0.05~2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1。经3p97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0.80±0.05)h,Cmax为(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相满  张其中  叶柏喜  陈国权  甘安辉  朱泽尧  
在(21±1)℃的水温条件下,以50 mg/kg的单剂量,分别给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水剂口灌和混饲口灌土霉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0.005μg/mL,线性范围为0.005~4μg/mL。水剂口灌组和混饲口灌组的药时数据均符合具时滞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水剂口灌组的动力学方程为:Ct=0.231e-0.028(t-0.010)+0.353e-0.011(t-0.010)-0.584e-0.468(t-0.010),混饲口灌组动力学方程:Ct=0.839e-0.057(t-0.4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海燕  马跃岗  陈元坤  张其中  毛秀立  孙力华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真东  卢志杰  杨敏璇  黄垚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陈少君  李军  林蠡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溶血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以揭示血红蛋白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首先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发现注射血红蛋白组的肝脏组织中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普鲁士蓝染色揭示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铁沉积,进一步的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的血红蛋白激活了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体内出血对肝脏的影响,实验通过体内注射苯肼模拟体内出血,H.E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量的溶血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和铁的沉积增加,通过检测肝脏中血红蛋白和铁含量发现,苯肼组中,肝脏组织血红蛋白和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同时激活了肝脏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次,实验检测了注射苯肼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q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血红蛋白激活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趋化因子IL-4和IL-8等。为进一步探究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对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鱼体内的出血显著增加了肝脏氧化损伤作用,同时,q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揭示,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作用促进了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最后,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体内的出血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研究表明,鱼体内大量出血释放的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