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8)
- 2023(4279)
- 2022(3582)
- 2021(3623)
- 2020(3072)
- 2019(7076)
- 2018(6937)
- 2017(11861)
- 2016(6903)
- 2015(8046)
- 2014(7904)
- 2013(7187)
- 2012(6516)
- 2011(5908)
- 2010(6186)
- 2009(5415)
- 2008(5283)
- 2007(4921)
- 2006(4429)
- 2005(4200)
- 学科
- 济(19425)
- 经济(19404)
- 管理(15031)
- 教学(10203)
- 业(9982)
- 企(8348)
- 企业(8348)
- 中国(7683)
- 理论(7476)
- 教育(7237)
- 方法(6834)
- 学法(6346)
- 教学法(6346)
- 数学(5826)
- 数学方法(5576)
- 地方(5206)
- 学(4796)
- 财(4705)
- 农(4493)
- 学理(4471)
- 学理论(4471)
- 工作(4327)
- 制(4034)
- 学校(3693)
- 业经(3568)
- 研究(3464)
- 关系(3441)
- 策(3183)
- 组织(3155)
- 政治(3151)
- 机构
- 大学(85238)
- 学院(81626)
- 研究(28314)
- 济(25979)
- 经济(25117)
- 管理(24973)
- 中国(21363)
- 理学(20661)
- 理学院(20318)
- 管理学(19320)
- 京(19189)
- 管理学院(19165)
- 科学(17384)
- 范(16140)
- 师范(15963)
- 江(15424)
- 财(14875)
- 所(14420)
- 中心(13392)
- 教育(13227)
- 研究所(12839)
- 北京(12584)
- 师范大学(12373)
- 州(12323)
- 技术(11879)
- 农(11828)
- 业大(10710)
- 院(10636)
- 财经(10352)
- 职业(10044)
- 基金
- 项目(51046)
- 研究(41735)
- 科学(38466)
- 基金(32475)
- 家(27736)
- 国家(27468)
- 教育(23832)
- 科学基金(23088)
- 社会(22386)
- 省(21440)
- 社会科(21035)
- 社会科学(21027)
- 编号(18636)
- 划(17899)
- 成果(17704)
- 基金项目(16354)
- 课题(15405)
- 自然(14365)
- 自然科(14058)
- 自然科学(14054)
- 资助(13940)
- 自然科学基金(13765)
- 年(13631)
- 重点(12146)
- 大学(11724)
- 项目编号(11464)
- 高校(11100)
- 部(11046)
- 性(10886)
- 规划(10748)
共检索到14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振天
从2003年到2008年开展的首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结束后,新一轮评估工作已被列入日程。《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规划并启动新一轮评估,构建专家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发布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国家在总结首轮高校教学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的基本框架。新的评估设计是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突出表现在内容整体性、学校主体性、监测常态性、分类指导性和管办评分离新体制五个方面,在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及其实践中得到突出体现。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评估 合格评估 制度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已经历了20年时间,对各时期的评估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看,以往的评估虽然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外在于教学生活,由此导致针对性弱、指导性不强、形式重于内容、结果大于过程。面对新形势,新一轮教学评估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突出了评估工作的整体性、适应性、自主性和常态性,由此,实现了教学评估范式的转变,加速了向教学生活的回归。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评估 制度设计 教学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延保 屈琼斐 李小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梅 屈琼斐 李延保
在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问卷调研的基础上,从提高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及本科教学评估特点三方面阐释了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评估的本质就是价值判断,评估的对象是价值,它属于关系范畴,即评估主体的要求与评估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价值关系;评估是一种认识活动,评估主客体之间是一种认知性关系,非实践性关系。究其本质,评估的功能与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就高等教育评估而言,人们的认识似乎偏离了评估本质。评估被赋予强大的管理功能,甚至还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重任,将评估的功能和作用无限放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做好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必须汲取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教训,关注新一轮评估宏观背景的变化特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经验,把握新一轮评估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宏观背景 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红 钟秉林 李奇 韦小满
2003年起开展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针对高校生均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生
教育评价具有三个向度,第Ⅰ向度是"关于教育的评价",追求价值判断的科学精准;第Ⅱ向度是"促进教育的评价",追求促成价值的目标实现;第Ⅲ向度是"作为教育的评价",追求价值创造的开放生产。运用教育评价向度分析方法对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发现,在教育评价的第Ⅰ向度、第Ⅱ向度、第Ⅲ向度都设计了相应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只是第Ⅲ向度的政策多属倡导性质,措施力度也相对较弱。高等学校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行动策略,因应"关于教育的评价",用好"促进教育的评价",落实"作为教育的评价"。审核评估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探索,实施新一轮审核评估,还需在审核评估意愿、能力、组织,尤其是第Ⅲ向度"创生价值"上下功夫,高等学校也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开展新探索,做到同频共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韦小满 魏红 秦和 李奇 钟秉林
根据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分类原则、方案和分类评估框架,笔者提出了旨在强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促进高校自主发展的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拟对第Ⅰ类和第Ⅱ类高校实施质量审核式评估,以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第Ⅲ类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认证性评估,其目的是要保证这类高校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建立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保证基本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分析认证性评估的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针对第Ⅲ类高校的特点,提出认证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建议方案,并对指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臻 陈平 魏红 钟秉林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监控的一种手段和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年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在2003年—2008年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评估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信息化环境支撑下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评估方法及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开放性,已经成为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周海涛 刘臻 魏红
为做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教育部和财政部适时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分类评估方案"和"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两个研究项目,组织全国近20所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数十位教授学者、管理专家进行联合攻关,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刊将结合项目进展情况陆续发表系列文章,以期和读者分享有关观点,共同为评估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本文归纳了上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教训,综述了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及其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就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价值取向、制度设计、分类评估框架,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设计和方法技术体系构建等热点和难点问题阐明了笔者的观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魏红 樊哲 周海涛 周作宇
在全面总结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成绩与问题,综合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总体构想。该构想对新一轮评估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和目的,以及评估思路的调整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分类原则、方案和分类评估框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平 刘臻 钟秉林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为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指导,让社会及时了解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状态,为高等学校评估和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翔实和多维度的信息,促进高等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研究项目,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项目同时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