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1)
- 2023(4774)
- 2022(4071)
- 2021(3847)
- 2020(3290)
- 2019(7427)
- 2018(7018)
- 2017(13905)
- 2016(7360)
- 2015(7881)
- 2014(7702)
- 2013(7528)
- 2012(7172)
- 2011(6565)
- 2010(6948)
- 2009(6568)
- 2008(6393)
- 2007(5789)
- 2006(5538)
- 2005(5079)
- 学科
- 济(27701)
- 经济(27672)
- 管理(21479)
- 业(19654)
- 企(15974)
- 企业(15974)
- 农(9096)
- 方法(8651)
- 中国(8548)
- 财(8288)
- 策(8086)
- 数学(7392)
- 数学方法(7182)
- 贸(6843)
- 贸易(6839)
- 易(6683)
- 制(6361)
- 及其(6070)
- 地方(6065)
- 业经(5854)
- 农业(5544)
- 政策(5477)
- 银(5343)
- 银行(5340)
- 学(5283)
- 税(5278)
- 行(5166)
- 税收(5056)
- 收(5021)
- 融(4909)
- 机构
- 学院(99979)
- 大学(99179)
- 济(43573)
- 经济(42564)
- 管理(37793)
- 研究(37598)
- 理学(31513)
- 理学院(31183)
- 管理学(30579)
- 管理学院(30371)
- 中国(29732)
- 财(22790)
- 京(21690)
- 科学(20770)
- 所(18919)
- 江(16948)
- 中心(16818)
- 研究所(16752)
- 财经(16633)
- 经(15080)
- 农(14883)
- 院(14381)
- 北京(14295)
- 范(13446)
- 师范(13375)
- 州(12963)
- 业大(12954)
- 经济学(12818)
- 财经大学(12077)
- 省(11778)
- 基金
- 项目(61341)
- 科学(48650)
- 研究(47589)
- 基金(44315)
- 家(38375)
- 国家(38042)
- 科学基金(32236)
- 社会(29551)
- 社会科(28028)
- 社会科学(28023)
- 省(23043)
- 教育(21952)
- 基金项目(21870)
- 自然(20122)
- 划(19827)
- 编号(19825)
- 自然科(19664)
- 自然科学(19659)
- 自然科学基金(19319)
- 资助(18999)
- 成果(17730)
- 课题(14739)
- 重点(13961)
- 部(13722)
- 发(13598)
- 性(12928)
- 策(12444)
- 创(12296)
- 年(11980)
- 国家社会(11978)
共检索到16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QE3的推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退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将以每月0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在今年年底扭转操作到期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关键词:
美国 市场流动性 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馨
2015年1月23日,欧洲央行宣布自3月起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增至600亿欧元,购买范围扩大至公共债券领域,并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这意味着欧央行新一轮总量达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已正式启动。本文将对欧央行新一轮QE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做简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晓阳
美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大宗商品、金融股市等迅速作出反响。首先,商品价格全线上涨。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后,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2010年11月5日,中国期货市场各品种高开高走,全线大涨。其中橡胶涨停开盘,1105合约报35025元/吨,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PTA、棉花、锌、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期货均告涨停,其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礼卿
作者阐明了美联储提出量化宽松Ⅱ(QE2)的现实背景和政策思想渊源,分析了QE2的经济后果以及中国面临的政策挑战。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增加主要在美国国内被消化,那么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有可能使美国重演2002-2007年的"泡沫生成和破裂"周期;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大量流向新兴市场经济体,那么后者有可能再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金融动荡。而无论何种可能性发生,QE2都将导致美元贬值。面对QE2冲击,中国应该实施的政策安排包括:加快人民币名义升值、实施稳健甚至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资本管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垠 何涛 易莉
欧美日量化宽松政策在短短数月之内频繁宣布并出台虽说不能完全被认定为"货币战争",但其政策出台的速度、强度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教科书的一般化定义,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当下正面临左右为难的政策选择,应对的关键在于不应只看到量化宽松短期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更要看到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契机。可从审慎战略出发,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两种政策组合,实现对欧美日频繁量化宽松的"防守反击"。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政策选择 审慎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问题更在于,新一波量化宽松大潮对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加速的作用必然大于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推动作用继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FED)分别于2012年后4个月推出OMT和QE3/QE4后,日本央行(BOJ)于2013年1月22日宣布新的无限期每月购买1450亿美元(13万亿日元)国债的计划。这样,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发达经济体在5个月时间内先后都"理直气壮"地推出了具"无限"性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另一主要发达国家英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加入这一轮量化宽松的大合唱,但估计也将会继日本之后择机加入。新兴市场经济体方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拟实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给其他国家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对美元的依赖程度较深的新兴市场经济,遭受的打击更大。具体表现为本币被动升值、资产价格高企、通胀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减弱。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如汇率干预、资本管制、贸易保护等,迄今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国货币政策陷于诸多两难之中。近期央行的加息行为显示,中国已经摆脱美国的羁绊,不再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失当买单。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汇率干预 加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 张玉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向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L型"冲击效应,而且分别给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带来了正响应和负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相比国债收益率,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预测:一旦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出现上涨趋势,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则会表现得很平淡;相反,倘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不会有太多表现,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则看好,资金将从金融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资本市场 冲击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2年三季度,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积极,纷纷采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避免政治选举带来的经济运行不稳定。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也随总需求明显回落,实际利率转正,为货币进一步宽松留出一定空间。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夏
次贷危机后,美国持续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金融风险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和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试图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模型引入宏观金融风险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选用200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不同部门风险冲击不一,对公共部门冲击的时滞较短,其金融脆弱性明显升高,对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冲击的时滞较长,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CCA SVAR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白玥明 王自锋 何翰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例,从股票市场、贵金属市场和外汇市场入手,应用GARCH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波动性受外部信号冲击在不同层面具有差异性,受影响程度随着不同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大而增大。在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外部信号冲击造成本国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增大需要提起注意并加以防范。
关键词:
资本市场波动 量化宽松政策 信号冲击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戴黎 孙明春
2016年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预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担忧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或再通胀的期待。上述预期的转变导致过去多年在各个资产类别不断加强的诸多"拥挤交易"出现大规模平仓。相比短期的市场波动,我们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在未来12个月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拐点的来临,其驱动因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体带来的收益逐渐小于成本;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使用上的技术极限。我们估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拐点将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拥挤交易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