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8)
- 2023(10058)
- 2022(8961)
- 2021(8470)
- 2020(7214)
- 2019(17079)
- 2018(16872)
- 2017(32818)
- 2016(17688)
- 2015(19883)
- 2014(19716)
- 2013(19681)
- 2012(17794)
- 2011(15939)
- 2010(15824)
- 2009(14315)
- 2008(13766)
- 2007(11997)
- 2006(10345)
- 2005(8854)
- 学科
- 济(67848)
- 经济(67771)
- 管理(48796)
- 业(45948)
- 企(38679)
- 企业(38679)
- 方法(32351)
- 数学(27874)
- 数学方法(27505)
- 财(17728)
- 农(17584)
- 中国(16942)
- 学(16682)
- 业经(14574)
- 地方(14044)
- 理论(12399)
- 贸(11843)
- 贸易(11836)
- 农业(11788)
- 易(11475)
- 和(11268)
- 制(10944)
- 务(10530)
- 财务(10462)
- 财务管理(10441)
- 技术(10440)
- 环境(10414)
- 企业财务(9876)
- 教育(9736)
- 划(9422)
- 机构
- 大学(245741)
- 学院(241936)
- 管理(100462)
- 济(92061)
- 经济(89944)
- 理学(87234)
- 理学院(86295)
- 管理学(84736)
- 管理学院(84313)
- 研究(80634)
- 中国(59141)
- 京(53620)
- 科学(51993)
- 财(41332)
- 所(40314)
- 农(39365)
- 业大(39052)
- 研究所(37037)
- 中心(36072)
- 江(34414)
- 北京(34327)
- 财经(33244)
- 范(32196)
- 师范(31931)
- 农业(30473)
- 经(30303)
- 院(30261)
- 州(28074)
- 经济学(26137)
- 师范大学(26003)
- 基金
- 项目(172445)
- 科学(134529)
- 研究(125571)
- 基金(124376)
- 家(108945)
- 国家(108076)
- 科学基金(92361)
- 社会(76459)
- 社会科(72361)
- 社会科学(72340)
- 省(66939)
- 基金项目(66882)
- 自然(61750)
- 自然科(60271)
- 自然科学(60257)
- 自然科学基金(59143)
- 教育(57113)
- 划(56764)
- 编号(51523)
- 资助(51416)
- 成果(41379)
- 重点(38233)
- 部(37273)
- 发(35863)
- 创(35412)
- 课题(35267)
- 科研(33340)
- 创新(32938)
- 大学(32214)
- 教育部(31799)
- 期刊
- 济(100510)
- 经济(100510)
- 研究(71237)
- 中国(44746)
- 学报(40451)
- 科学(37492)
- 管理(36060)
- 农(34720)
- 大学(30747)
- 财(30388)
- 学学(28633)
- 教育(28587)
- 农业(24210)
- 技术(21342)
- 融(17924)
- 金融(17924)
- 业经(16611)
- 财经(15356)
- 经济研究(15265)
- 图书(14642)
- 科技(13102)
- 林业(12916)
- 经(12891)
- 问题(12888)
- 理论(12700)
- 业(12589)
- 实践(11926)
- 践(11926)
- 技术经济(11751)
- 资源(11196)
共检索到34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熊筱 姚顺波 苏兵 刘建勋
新一轮退耕还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在资金有限、退耕需求多的情况下,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综合效益最大是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以陕西省黄土高原区的8个县为例,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自然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解各指标权值,再采用TOPSIS法对8个县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资金分配的优先顺序。此研究为政府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分配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熊筱 姚顺波 苏兵 刘建勋
新一轮退耕还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在资金有限、退耕需求多的情况下,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综合效益最大是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以陕西省黄土高原区的8个县为例,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自然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解各指标权值,再采用TOPSIS法对8个县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资金分配的优先顺序。此研究为政府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分配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张静
基于TAM模型与感知风险理论,将退耕还林工程视为政策性产品,建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新背景下农户退耕响应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有用性感知、易行性感知、风险感知将影响其退耕响应态度,进而影响其退耕响应意愿;第二,提升农户家庭收入、获取非农就业收入等有用性感知因子,退耕农户的示范作用、新一轮工程政策的操作性、林业多种经营的可行性等易行性感知因子,新一轮工程政策与非农就业渠道的稳定性风险、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风险、小规模林业经营的技术风险等风险感知因子,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林静 黎洁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政策调整的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能否瞄准多元政策目标是这一时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一手调查的农户及地块数据,考察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效益、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的瞄准成效,并进一步探究农户决策自主权在退耕瞄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基本能够瞄准生态效益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块,但并未瞄准贫困户的地块,尤其是在农户没有瞄准自主权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贫困对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决策自主权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瞄准多元目标有积极作用,由农户自主瞄准的地块更具成本有效性和益贫性。因此,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效率,实现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及成果的可持续性,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赋予农户更多决策自主权;改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方案与指标体系;完善退耕补偿方案,建立动态的、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禾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国家按照退耕还林每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三年内分两次下达。2014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
关键词:
还林还草 新一轮 退耕还草 水土保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禾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国家按照退耕还林每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三年内分两次下达。2014~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王佳男 彭伟 张坤 刘建杰 于百川 姜喜麟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入新阶段。为第一时间掌握工程初始阶段的进展,我们利用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研判工程趋势和焦点、难点。研究发现,由于借鉴了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新一轮退耕在增进公平、提高效率和政策可持续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程实施途径,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智慧;农户自愿参与原则得到较好体现,在是否参与退耕、退耕地块确定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农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新一轮退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量25o以上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农田,退耕地块落实难、零星分散,生态效果难体现。同时,退耕补助标准低,直接或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对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姚顺波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都应以政策收益大于政策成本为前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成本有效性是衡量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区域和农户选择中应关注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进一步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本效益分析 优先区 研究综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坤 谢晨 彭伟 王江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与部分省区县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座谈和实地调研,了解到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在各地进展参差不齐,文中列举了地方的成功做法,同时从省、县两级政府部门和农户的角度列举了七大类影响退耕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执行 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朝辉
退耕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退耕参与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451户农户的调查,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从预置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出发,探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退耕参与风险感知、激发农户退耕参与意愿、优化退耕还林政策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等预置性因素、退耕还林配套政策等政策性因素、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等过程性因素、非农就业能力等外部性因素具有统计显著性;②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情况、退耕还林政策认知水平、退耕配套政策、非农就业能力等变量对显著降低农户参与退耕的高风险感知或提升低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农业经营收入比重、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业自然生产弱质性、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变量对显著提高农户参与退耕高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③退耕政策认知水平、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是影响农户参与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变量,也是降低农户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注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清 朱凯宁 靳乐山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项目到期之际,分析农户现有新一轮退耕规模的收入效应对下一步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南、鄂北地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退耕还经济林、生态林规模对农户收入效应表现出差异:还经济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并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还生态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户均退耕规模拐点为9.70亩,在各收入群体中均存在倒U型关系,且表现出益贫性。不同的政策参与强度下还林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当前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大规模扩张方面存在实践层面的挑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向经营多元化、功能多样化和综合效益方向转变。对于农户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生产力、家庭资源禀赋后选择合适的退耕规模和林种才能更好发挥政策的增收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杰龙 王立群
新一轮退耕还林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户增收方面被赋予重要期待。本文基于范围经济理论,利用贵州省的退耕农户调查数据,测算农户的间种的范围经济和范围利润水平,利用似不相关回归和面板Tobit模型分析间种对农户范围经济、范围利润和经济林管护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退耕地间种约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有效性的发挥还需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具体表现为:(1)双作物间种的范围经济水平高于单作物间种,经济作物间种的范围利润水平最高。具体的,"经济林+豆类+薯类"的范围经济值最高,平均值为0.835;"经济林+豆类"和"经济林+烤烟"的范围经济水平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205和0.142;"经济林+豆类"的范围利润值最低,平均为-0.457,"经济林+烤烟"的范围利润值最高,平均为0.908。(2)间种强度与范围经济、范围利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间种并非越多越好;间种强度每增加1%,经济林的成活率会增加3.0%,但随着间种强度的增加,经济林的成活率将逐步下降;(3)相比间种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更不利于经济林的管护。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颜露 陈琛 王立群
基于甘肃、宁夏和湖南三地首轮退耕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A-F双界限方法测度退耕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在此基础上借助精确断点回归设计,实证检验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补贴到期农户各维度及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未到期农户;第二,补贴到期对相对收入、充分就业、生活水平、主观感知维度及多维相对贫困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均显著为正;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补贴到期对老年和低收入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正向影响效应相对更强。鉴于此,从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婧怡 陈琛 王立群
【目的】探讨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能够为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以及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和2021年河北、四川、甘肃、宁夏以及湖南5省(自治区)1 73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及收入结构不平等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退耕补贴到期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和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异质性影响。【结果】1)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2)分别选用不同度量指标替换基尼系数,由不同度量指标所构建的RIF模型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3)从收入结构上看,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对农户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农户内部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不显著。4)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小学及以下和初中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对高中及以上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于不同退耕规模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中等规模及以上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小规模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并不显著。【结论】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加剧作用,而对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则具有缩小作用。不同类型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受退耕补贴到期影响的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退耕补贴到期会加剧中低学历和中等退耕规模及以上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缓解高学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而对小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拓宽农户就业渠道、促进后续相关产业发展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帮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绩效管理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