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3)
- 2023(15318)
- 2022(13235)
- 2021(12194)
- 2020(10369)
- 2019(23781)
- 2018(23454)
- 2017(45003)
- 2016(24594)
- 2015(27304)
- 2014(26911)
- 2013(26812)
- 2012(24401)
- 2011(22129)
- 2010(22089)
- 2009(20238)
- 2008(19661)
- 2007(17514)
- 2006(15442)
- 2005(13195)
- 学科
- 济(97085)
- 经济(96977)
- 业(70099)
- 管理(63217)
- 农(48632)
- 企(48518)
- 企业(48518)
- 方法(42175)
- 数学(36878)
- 数学方法(36452)
- 农业(32249)
- 业经(24860)
- 中国(24341)
- 学(22962)
- 财(21580)
- 地方(19765)
- 贸(18143)
- 贸易(18134)
- 易(17647)
- 制(17630)
- 技术(15288)
- 理论(14907)
- 环境(14764)
- 发(13605)
- 银(13603)
- 银行(13529)
- 和(13503)
- 策(13299)
- 行(12880)
- 务(12850)
- 机构
- 学院(346385)
- 大学(346203)
- 管理(136651)
- 济(134944)
- 经济(132139)
- 理学(119346)
- 研究(118901)
- 理学院(118040)
- 管理学(115809)
- 管理学院(115223)
- 中国(88003)
- 农(83628)
- 科学(78894)
- 京(73927)
- 业大(65731)
- 农业(64977)
- 所(61571)
- 研究所(56792)
- 财(56660)
- 中心(54259)
- 江(50519)
- 财经(46085)
- 北京(46054)
- 范(44803)
- 师范(44269)
- 院(42730)
- 经(42252)
- 农业大学(41822)
- 州(40460)
- 省(38787)
- 基金
- 项目(246801)
- 科学(191672)
- 基金(178000)
- 研究(174194)
- 家(158876)
- 国家(157550)
- 科学基金(133034)
- 社会(108153)
- 社会科(102094)
- 社会科学(102064)
- 省(97934)
- 基金项目(95671)
- 自然(89266)
- 自然科(87163)
- 自然科学(87135)
- 自然科学基金(85575)
- 划(82195)
- 教育(78191)
- 资助(72064)
- 编号(71018)
- 成果(55839)
- 重点(55400)
- 发(53038)
- 部(52988)
- 创(51039)
- 课题(48124)
- 科研(47827)
- 创新(47625)
- 计划(47104)
- 大学(44750)
- 期刊
- 济(149669)
- 经济(149669)
- 研究(95274)
- 农(82546)
- 学报(66852)
- 中国(65991)
- 科学(58265)
- 农业(55860)
- 大学(50026)
- 学学(47502)
- 管理(44812)
- 财(39912)
- 教育(34987)
- 业经(30507)
- 融(28854)
- 金融(28854)
- 技术(27893)
- 业(27470)
- 经济研究(21754)
- 财经(21190)
- 问题(20768)
- 业大(19809)
- 版(19759)
- 科技(19233)
- 经(18024)
- 图书(17433)
- 技术经济(16527)
- 林业(16480)
- 资源(16376)
- 农业大学(16052)
共检索到499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张静
基于TAM模型与感知风险理论,将退耕还林工程视为政策性产品,建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新背景下农户退耕响应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有用性感知、易行性感知、风险感知将影响其退耕响应态度,进而影响其退耕响应意愿;第二,提升农户家庭收入、获取非农就业收入等有用性感知因子,退耕农户的示范作用、新一轮工程政策的操作性、林业多种经营的可行性等易行性感知因子,新一轮工程政策与非农就业渠道的稳定性风险、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风险、小规模林业经营的技术风险等风险感知因子,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朝辉
退耕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退耕参与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451户农户的调查,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从预置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出发,探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退耕参与风险感知、激发农户退耕参与意愿、优化退耕还林政策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等预置性因素、退耕还林配套政策等政策性因素、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等过程性因素、非农就业能力等外部性因素具有统计显著性;②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情况、退耕还林政策认知水平、退耕配套政策、非农就业能力等变量对显著降低农户参与退耕的高风险感知或提升低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农业经营收入比重、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业自然生产弱质性、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变量对显著提高农户参与退耕高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③退耕政策认知水平、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是影响农户参与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变量,也是降低农户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注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林静 黎洁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政策调整的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能否瞄准多元政策目标是这一时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一手调查的农户及地块数据,考察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效益、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的瞄准成效,并进一步探究农户决策自主权在退耕瞄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基本能够瞄准生态效益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块,但并未瞄准贫困户的地块,尤其是在农户没有瞄准自主权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贫困对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决策自主权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瞄准多元目标有积极作用,由农户自主瞄准的地块更具成本有效性和益贫性。因此,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效率,实现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及成果的可持续性,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赋予农户更多决策自主权;改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方案与指标体系;完善退耕补偿方案,建立动态的、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熊筱 姚顺波 苏兵 刘建勋
新一轮退耕还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在资金有限、退耕需求多的情况下,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综合效益最大是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以陕西省黄土高原区的8个县为例,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自然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解各指标权值,再采用TOPSIS法对8个县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资金分配的优先顺序。此研究为政府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分配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熊筱 姚顺波 苏兵 刘建勋
新一轮退耕还林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在资金有限、退耕需求多的情况下,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综合效益最大是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以陕西省黄土高原区的8个县为例,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自然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解各指标权值,再采用TOPSIS法对8个县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资金分配的优先顺序。此研究为政府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分配提供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清 朱凯宁 靳乐山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项目到期之际,分析农户现有新一轮退耕规模的收入效应对下一步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南、鄂北地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退耕还经济林、生态林规模对农户收入效应表现出差异:还经济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并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还生态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户均退耕规模拐点为9.70亩,在各收入群体中均存在倒U型关系,且表现出益贫性。不同的政策参与强度下还林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当前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大规模扩张方面存在实践层面的挑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向经营多元化、功能多样化和综合效益方向转变。对于农户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生产力、家庭资源禀赋后选择合适的退耕规模和林种才能更好发挥政策的增收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燕 董耀
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采用2012年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政府强制推动的背景下,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及政策执行力度是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导因素,退耕还林净效用、家庭禀赋的作用弱化。其中:①政府强制参与将导致农户抵制;被征求过意见、了解补偿政策、知道退耕还林目的和按时收到补偿款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强。②土地机会成本对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几乎没有影响,但土地机会成本上升、造林营林成本高,削弱了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同时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的负向作用不容忽视。③林木及林地产权收益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补偿、林业收益、结构调整收益的影响未能得到证实。④以种植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水发 赵铁珍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二项式Logisitic回归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农户是否有退耕还林资源,以便有资格参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是否能获得收益,即是否值得参与;农户是否有能力承担退耕还林后的风险,是否可以放心地参与。研究结论: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持续保障农户收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禾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国家按照退耕还林每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三年内分两次下达。2014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
关键词:
还林还草 新一轮 退耕还草 水土保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禾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国家按照退耕还林每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三年内分两次下达。2014~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王佳男 彭伟 张坤 刘建杰 于百川 姜喜麟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入新阶段。为第一时间掌握工程初始阶段的进展,我们利用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研判工程趋势和焦点、难点。研究发现,由于借鉴了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新一轮退耕在增进公平、提高效率和政策可持续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程实施途径,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智慧;农户自愿参与原则得到较好体现,在是否参与退耕、退耕地块确定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农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新一轮退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量25o以上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农田,退耕地块落实难、零星分散,生态效果难体现。同时,退耕补助标准低,直接或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对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春娜 姚顺波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都应以政策收益大于政策成本为前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成本有效性是衡量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区域和农户选择中应关注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进一步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本效益分析 优先区 研究综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洁 楚宗岭 靳乐山
生态补偿是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评估其受偿意愿对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2个县23个村组204份退耕还林调研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农户在不同分位点受偿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退耕受偿意愿为2353.4元/亩,补偿期限5年,约为现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的1.5倍。农户的资源稟赋特征及主观认知是影响受偿意愿最主要因素,且在不同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年龄大的农户更倾向于现金补偿,而年轻农户更倾向于政策补偿和技术培训。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以及政策宣传的同时,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根据农户资源稟赋的不同,实现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杰龙 王立群
新一轮退耕还林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户增收方面被赋予重要期待。本文基于范围经济理论,利用贵州省的退耕农户调查数据,测算农户的间种的范围经济和范围利润水平,利用似不相关回归和面板Tobit模型分析间种对农户范围经济、范围利润和经济林管护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退耕地间种约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有效性的发挥还需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具体表现为:(1)双作物间种的范围经济水平高于单作物间种,经济作物间种的范围利润水平最高。具体的,"经济林+豆类+薯类"的范围经济值最高,平均值为0.835;"经济林+豆类"和"经济林+烤烟"的范围经济水平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205和0.142;"经济林+豆类"的范围利润值最低,平均为-0.457,"经济林+烤烟"的范围利润值最高,平均为0.908。(2)间种强度与范围经济、范围利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间种并非越多越好;间种强度每增加1%,经济林的成活率会增加3.0%,但随着间种强度的增加,经济林的成活率将逐步下降;(3)相比间种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更不利于经济林的管护。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琛 杜温鑫 王立群
[目的]考察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影响以及主观福利的中介效应,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河北省473户参与首轮退耕的农户数据,构建类别变量中介模型,实证检验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主观福利是否在退耕补贴到期影响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结果](1)退耕补贴到期会增强农户对退耕地的复耕、换树种和流转意愿,降低农户的管护意愿;(2)退耕补贴到期会造成农户主观福利的下降;(3)主观福利在退耕补贴到期与农户退耕地管护、复耕和换树种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结论]政府应及时出台退耕还林后续相关政策,提升农户主观福利水平,并加强退耕地流转机制建设,从而保障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性,实现退耕还林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