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1)
- 2023(10073)
- 2022(8402)
- 2021(7612)
- 2020(6419)
- 2019(14743)
- 2018(14623)
- 2017(27749)
- 2016(14572)
- 2015(16173)
- 2014(16141)
- 2013(15927)
- 2012(15076)
- 2011(13870)
- 2010(14411)
- 2009(14172)
- 2008(13410)
- 2007(12119)
- 2006(11375)
- 2005(10750)
- 学科
- 济(81968)
- 经济(81895)
- 管理(41047)
- 业(36240)
- 企(32340)
- 企业(32340)
- 融(27456)
- 金融(27456)
- 方法(26497)
- 中国(25287)
- 银(25006)
- 银行(24993)
- 行(24205)
- 数学(23489)
- 数学方法(23194)
- 地方(20853)
- 财(20423)
- 制(18864)
- 业经(15780)
- 农(14263)
- 体(13452)
- 学(13206)
- 务(13061)
- 财务(13024)
- 财务管理(12996)
- 地方经济(12945)
- 企业财务(12430)
- 贸(11746)
- 贸易(11731)
- 理论(11450)
- 机构
- 大学(206361)
- 学院(204870)
- 济(99073)
- 经济(97081)
- 研究(75503)
- 管理(70682)
- 中国(67729)
- 理学(58481)
- 理学院(57835)
- 管理学(56709)
- 管理学院(56324)
- 财(50080)
- 京(43743)
- 科学(39883)
- 所(38188)
- 财经(37828)
- 中心(36210)
- 经(34189)
- 经济学(33639)
- 研究所(33539)
- 江(32529)
- 经济学院(29913)
- 北京(28763)
- 农(28375)
- 财经大学(28046)
- 融(26288)
- 州(26255)
- 院(26251)
- 金融(25889)
- 银(25775)
- 基金
- 项目(118840)
- 科学(92997)
- 研究(89417)
- 基金(86673)
- 家(73883)
- 国家(73258)
- 科学基金(62598)
- 社会(59059)
- 社会科(56206)
- 社会科学(56191)
- 省(45030)
- 基金项目(43729)
- 教育(41076)
- 资助(37670)
- 自然(37101)
- 划(37005)
- 自然科(36277)
- 自然科学(36271)
- 自然科学基金(35595)
- 编号(35167)
- 成果(31047)
- 重点(27157)
- 部(26799)
- 发(26330)
- 课题(25340)
- 国家社会(25237)
- 性(24453)
- 创(24098)
- 教育部(23917)
- 大学(23496)
共检索到354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光
1992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开始进入新的一轮波动周期。目前,经济过热的趋向已相当明显,采取怎样的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既可以稳定经济,不使波动过猛过大,又能推进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改革以来出现的三次周期性波动的经验看,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策操作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取决于对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条件的正确把握和对造成经济不稳定原因的深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龚明华 王剑
针对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的局部过热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相关部门也以其它措施进行配合。本文分析这一期间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及存在的局限性,研究我国在货币政策实施中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进而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实施货币政策所应具备的"大智慧"和"大思路"。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 货币政策 局限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翱 金昊 赵向琴 陈国进
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发生会对经济活动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从商品需求侧与商品供给侧引入重大风险冲击并将“双金融摩擦”引入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探究重大风险冲击的经济波动效应与金融风险效应,并分析财政货币政策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重大风险冲击通过推高企业贷款违约概率导致金融风险水平上升和经济衰退。第二,当重大风险冲击对商品需求侧的影响大于对商品供给侧的影响时,经济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水平上升。第三,下调企业所得税通过改善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金融风险;下调无风险利率虽然能够削弱重大风险冲击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但会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因此,为应对重大风险冲击,中国应做好对困难企业的财政支持与信贷支持,提高财政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兴华
近几个月来,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探讨应对之策。值得探讨的是,猪肉价格波动有何特点,波动的原因何在,应如何正确调控等。猪肉价格波动的特点生猪生产与产品特性,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历经四年,推动两轮量化宽松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膨胀到2.82万亿美元。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计划在此后每月购入400亿美元的MBS(资产抵押证券)。其目的无外乎两点:第一,针对1-8月低迷的就业市场,以低成本基础货币向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流动性;第二,由于之前的长期国债和当前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诸建芳 孙稳存
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元年。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周期的交替期,拉动上一轮经济周期的因素正在消失,短期内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压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一轮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前景?中信证券推出《2014中国经济展望》报告,重点阐述了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对中国2014年经济的展望。报告认为,2014年全球经济将开始脱离底部,美国增长加速,QE逐步退出;欧洲恢复正增长;日本增速放慢;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中国经济仍处蓄势阶段,GDP将增长7.5%。上半年经济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增速较低,下半年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经济有所回升。本刊摘选该报告核心内...
关键词:
经济展望 整体平稳 市场化改革 通胀压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吉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波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货币余额的波动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货币需求的波动,投资的波动与货币余额的波动关联不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余额的变化来判断投资的状况。投资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与消费波动存在背离现象,投资造成大量的成本,这是我国经济非均衡的主要表现。文章的结论支持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关键词:
货币余额波动 消费波动 投资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本文在戴蒙德的迭代模型中引入纯粹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构建了一个货币迭代模型,证明了货币冲击可能影响产出,且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尝试性地解开了基德兰德和普瑞斯科特(Kydland&Prescott,1990)发现的"货币之谜"(monetary myth)。其机制是货币冲击通过影响商品的跨期相对价格来影响资源的跨期配置,从而使得产出在未来偏离其长期趋势。
关键词:
货币 经济波动 货币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万青
本文将主要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货币与产出的相互因果关系来分析我国宏现经济波动中的货币因素:如果货币是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则表明货币是非中性的,否则货币是中性的;如果产出是货币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则说明货币具有内生性,否则货币便不是内生的。实证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具有中性和内生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菁 赵邦宏
本文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季度数据,实证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中性和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第一,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第二,存在托宾效应,但长期可能会加剧通胀压力;第三,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实体经济,货币内生性随时间推移增强。进一步提出我国现阶段应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同时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促使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燕燕 常靖宇
长期来看,经济波动中各需求因子和广义货币需求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来看,不同阶段对于动态货币需求向均衡方向起主要调整作用的因子是不同的,预期因素在复苏期的调整作用凸显,利率在繁荣期的调整作用凸显。这对2008年以来我国新一轮周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个人的消费、投资行为,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形成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通过信贷和融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SidrauSki模型,提出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假说,并构建ardL-EC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效果比对宏观经济更有效,短期调整比长期影响更有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荣华 左晓慧
以货币政策为视角研究金融开放的波动效应,将货币政策、金融开放和经济波动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金融开放经济波动可能存在货币政策渠道,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进一步刻画中国金融开放下货币政策冲击的经济波动,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短期为负效应,长期转为正效应;货币政策在金融开放加剧经济波动关系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面对金融开放的困境,货币当局应构建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强调金融开放的力度同时更应注重金融开放的协调性,将有助于获得金融开放的收益,减缓经济波动。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波动 政策不确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周浩 彭连清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最新进展,以"金融压力"刻画金融失衡状态,从金融压力内涵、金融压力指数构建与金融压力状态的识别,金融压力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及其如何纳入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等三个方面展开评述,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的突破点。
关键词:
金融压力 宏观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耿 杨力
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给出了货币政策的福利边界,该领域的早期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无效论"的一个重要支撑。但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学术思想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福利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