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1)
- 2023(2940)
- 2022(2594)
- 2021(2426)
- 2020(2106)
- 2019(5226)
- 2018(4882)
- 2017(9544)
- 2016(4808)
- 2015(5160)
- 2014(4847)
- 2013(5284)
- 2012(4654)
- 2011(4218)
- 2010(4335)
- 2009(4223)
- 2008(4172)
- 2007(3795)
- 2006(3614)
- 2005(3555)
- 学科
- 税(22054)
- 税收(20617)
- 收(20453)
- 济(18485)
- 经济(18469)
- 管理(12019)
- 业(10868)
- 企(9831)
- 企业(9831)
- 财(8920)
- 方法(5860)
- 中国(5347)
- 财政(4836)
- 数学(4673)
- 数学方法(4579)
- 地方(4543)
- 贸(4224)
- 贸易(4216)
- 政(4153)
- 易(4093)
- 农(3807)
- 关系(3789)
- 学(3758)
- 业经(3677)
- 制(3663)
- 务(3582)
- 财务(3571)
- 财务管理(3569)
- 和(3542)
- 企业财务(3354)
- 机构
- 大学(62491)
- 学院(61678)
- 济(26164)
- 经济(25686)
- 研究(23518)
- 管理(21421)
- 财(19924)
- 中国(18523)
- 理学(17915)
- 理学院(17640)
- 管理学(17320)
- 管理学院(17182)
- 京(13778)
- 科学(13512)
- 财经(13371)
- 所(12204)
- 经(12098)
- 税(11167)
- 江(10822)
- 研究所(10489)
- 财经大学(9749)
- 中心(9570)
- 北京(9309)
- 务(9289)
- 省(9097)
- 农(8714)
- 税务(8582)
- 院(8527)
- 经济学(8347)
- 局(8262)
- 基金
- 项目(36542)
- 科学(28398)
- 研究(27550)
- 基金(26506)
- 家(23459)
- 国家(23296)
- 科学基金(19390)
- 社会(17519)
- 社会科(16700)
- 社会科学(16695)
- 省(13263)
- 基金项目(13205)
- 教育(11769)
- 自然(11620)
- 划(11520)
- 自然科(11401)
- 自然科学(11395)
- 编号(11337)
- 资助(11217)
- 自然科学基金(11181)
- 成果(10528)
- 重点(8383)
- 性(8293)
- 课题(7878)
- 部(7831)
- 发(7796)
- 国家社会(7746)
- 项目编号(7594)
- 创(7440)
- 制(7273)
共检索到11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杰长
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它所要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恰当界定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收入行为及其机制的规范化;融入经济全球化;与财政安排体系相协调;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提升国家竞争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冯健身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行税制。为完善现行税制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功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应在间接税调整和直接税改革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辅助,税种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税制结构。
关键词:
优化税制 流转税 所得税 地方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勤学
新一轮税改其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税制 ,理顺政府税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它要求有一个能驾驭改革方向和思路的精神灵魂 ,而“纳税人主权观”这一全新的税收契约观念正是它的价值内核 ,目的在于为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一个能统领全局的观念保障 ,使税制改革与市场化改革相吻合 ,以其达到尽快实现税制改革与市场转轨的良性互动。然而 ,这一观念在实现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及纳税人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要一定实现它则必须转变政府观念 ,真正落实纳税人的国家主人地位 ;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为实现纳税人主权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大力开展“纳税人主权”意识教育 ,提高各涉税人...
关键词:
纳税人主权 税制改革 市场经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盛立中
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安心的新年了。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月1日晚,美国众议院以257票赞成,16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将年收入高于45万美元家庭的税率从15%提高至20%议案,避免了世人所担心的美国财政"坠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惠
要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财税改革目标,应当正确处理好国家税权与国民税权、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三大关系。应在宪法及法律层面确立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中央政府应当合理使用税收宏观调控功能,依据《预算法》实现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等价;应明确政府间事权、财权、税权划分,并通过民主程序,以宪法及法律文件予以规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远军
“总体税收增长,结构有增有减”,或者说,保持税收收入较快增长,是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的税改政策,并事实上已上升为一种改革理念。新一轮税改实质上是一种“结构性减税”,并对这一理念提出了挑战。以此为契机,我们的税改政策理念应发生根本转变,正本清源,由长期以来因各种因素而被迫形成的“偏轨”转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税改理念 增税 结构性减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霞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当前我国分类课征个税的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既难以体现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容易造成纵向不公平征税,也因税制模式设置欠科学、缺乏弹性,容易带来税款流失、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启动新一轮的个税改革理应成为共识,然而现实面临着税收管理、政治环境和税收文化的约束,改革应从政策层面、征管层面统筹设计。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现实约束 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玮
新一轮财税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财政关系日趋复杂化和无序化。要想顺利地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除了要做好一系列相关工作之外,还必须理顺部门间的财政关系。
关键词:
财税改革 政府部门 财政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霞
1.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征收模式,稳步推进个税改革。受现实条件约束,完全放弃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必将带来税源失控,因各方面条件制约难以准确衡量税基而导致大量税收流失,随之带来更大程度上的征管无序和资源浪费。结合我国实际,实行分类征税与综合征税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是现实的理性选择,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合理区分哪些所得项目应该实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当前财税改革已成为一大焦点,甚至再度以"改革突破口"被寄予厚望。新一轮财税改革创新思路,要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配套改革中,立足全局通盘设计;要着眼于建立统一、规范的分级财政体制,在平稳过渡中不失时机地实现阶段性重点突破;要与价格、金融、国有企业等相关配套改革相呼应,统一规划,协调配套推进。
关键词:
财税改革 通盘设计 重点突破 配套推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崔卫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自主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自主开放模式的重大突破,是“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体现,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需要在提升上下功夫,围绕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开放与安全等重点,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能级、服务产业能级、区域协调能级、开放发展能级、联动发展能级和安全发展能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莉
2016年1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年—2020年)》,确立了行业未来5年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即"形成以信息化设施为基础,以数据资源为核心,以技术支持和安全管理为保障,打造互联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体系"。2018年6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作业 信息化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兴庆
1998年夏收前夕出台的新一轮粮改,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纲领中承诺的五大改革的第一项,因而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轮粮改可谓酝酿已久。1996年秋国务院在大连召开粮食工作座谈会,就提出了要按“四分开,一并轨”的思路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后组织专门班子研究粮改的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振宇
粮农、私营粮商、基层国有粮食部门以及打击私营粮商的“执法”部门之间的博弈形 成了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低效率均衡 ,最多也只是一种被扭曲的收入再分配的结果。而不 法私营粮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新一轮粮体中 ,政府付出了巨额 成本 (直接表现为国有粮食企业的连年巨额亏损 ) ,农民利益也没得到真正保护 ,粮改的目 标难以实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穷国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行政性控制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 博弈 私营粮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