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6)
2023(17123)
2022(14731)
2021(13805)
2020(11679)
2019(26783)
2018(26861)
2017(51889)
2016(28242)
2015(31562)
2014(31444)
2013(31042)
2012(28497)
2011(25946)
2010(26191)
2009(24636)
2008(23918)
2007(21207)
2006(19194)
2005(17300)
作者
(81575)
(67385)
(67068)
(64086)
(43020)
(32146)
(30616)
(26208)
(25723)
(24468)
(22833)
(22703)
(21637)
(21521)
(21044)
(20929)
(20157)
(20043)
(19471)
(19437)
(16915)
(16778)
(16511)
(15575)
(15300)
(15173)
(15056)
(14984)
(13700)
(13223)
学科
(111549)
经济(111419)
管理(79209)
(74868)
(61844)
企业(61844)
方法(45983)
数学(39409)
数学方法(38858)
中国(32947)
(31785)
(28892)
业经(26362)
(25433)
(23950)
地方(23213)
(21226)
贸易(21215)
(20605)
农业(20515)
(19802)
银行(19748)
(18973)
理论(18915)
技术(18128)
(18068)
金融(18066)
(17475)
(17296)
(16912)
机构
大学(397393)
学院(396476)
(159082)
经济(155499)
管理(152315)
研究(139416)
理学(130119)
理学院(128694)
管理学(126402)
管理学院(125692)
中国(105223)
(86592)
科学(85446)
(76847)
(71210)
(65461)
研究所(64210)
中心(61913)
(60376)
财经(59350)
业大(58117)
北京(55650)
(53760)
(53749)
师范(53236)
农业(51109)
(50910)
(48698)
经济学(46982)
财经大学(43820)
基金
项目(260054)
科学(203244)
研究(193167)
基金(185615)
(161662)
国家(160298)
科学基金(136186)
社会(119074)
社会科(112671)
社会科学(112639)
(102083)
基金项目(97187)
教育(88866)
自然(87745)
(86161)
自然科(85579)
自然科学(85552)
自然科学基金(83987)
编号(79989)
资助(77198)
成果(67144)
重点(58585)
(57031)
(56796)
课题(56409)
(54204)
创新(50483)
项目编号(49288)
科研(49174)
教育部(48683)
期刊
(183585)
经济(183585)
研究(125736)
中国(81765)
学报(62029)
(59887)
管理(58947)
科学(57272)
(57001)
教育(51044)
大学(47040)
学学(43765)
农业(41081)
(39514)
金融(39514)
技术(34650)
业经(30997)
经济研究(29828)
财经(28807)
(24775)
问题(23766)
图书(21234)
(21011)
科技(19959)
理论(19657)
(19588)
技术经济(19122)
现代(18227)
商业(17907)
实践(17841)
共检索到608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原磊  
产业政策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定产业、优化产业环境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产业政策存在多目标冲突、多主体博弈、影响市场秩序、缺乏政策评估等问题。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一场技术、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全面协同变革,将对我国产业政策的目标、运行机制和手段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应从聚焦优化产业环境、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调政策评估与调整四个方面推动我国产业政策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传忠  金华旺  金文翰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进行理论溯源,提炼出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国三次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即强化基础性创新研究,加大对行业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以及金融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祺  
近年来,有关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论述引发人们关注。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将加速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当前,国际产业力量加速调整,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入了深水区和空前复杂期,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展开更为激烈的博弈与角力,主要体现在一些新产业和新科技领域,这对中国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亟待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质上是"创造性毁灭"。构筑刻画"创造性毁灭"机制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长期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但也会带来新的结构性矛盾。应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启的"机会窗口",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破除阻碍"创造性毁灭"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加创新要素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瞻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等,提高科技创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曾小平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产业的国际大分工,以鼓励和吸引外国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贸易,凭借对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助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与对外贸易规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相关数据可知,自1982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占比8.4%到1996年占比达50.6%,直至1998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以跨界融合、服务集成和消费体验为特征的新一轮零售业变革正在悄然兴起,"新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等概念相继涌现,对零售业的地位、本质、产业形态和就业等带来深刻影响。文章指出,应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力,推动零售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形成零售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经南  马灿  周俊  
人工智能引领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而新技术应用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将对城市及空间造成一系列冲击。我国正处于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需未雨绸缪应对新技术冲击下的城市空间变化。首先回顾了历次技术革命与城市空间变化的关系,并从生产方式变革、交通技术进步和生活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归纳了技术革命影响城市空间的一般路径;随后在总结第四次技术革命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空间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尺度将产生的一系列变革;最后分析了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的影响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应对城市空间变革的城市规划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先海  诸竹君  
在中短期内实现往往是中长期过程的产业升级、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升级、实现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有效性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三大难题。本轮新产业革命是渐进式的、渗透性的,新兴国家面临产业同发机遇,有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集聚型、规模化产业链纵向分离格局将向智慧化、网络化系统发展。破解中国产业升级三大难题的四大路径选择是:以发挥后发国优势为特色的蛙跳型科技创新路径,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以前沿边际产业干预为着力点的功能性产业政策推进路径,以大国大市场为基础的需求拉动型升级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久琴  
近来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日渐增多,其中以英国《经济学人》四月份刊登的保罗·麦基里的专题报告和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的一部《第三次工业革命》著作,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尽管两位学者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角度、内容都有不同,都承认目前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定义、起止时间等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关于现在是第几次工业革命也很难给出统一的结论。但有一个共识就是,在现在这个阶段,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长缨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已储备累积了一大批新技术,它们正陆续进入大规模应用期,预计"十四五"时期将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第六次技术长周期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将出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特征,而技术应用最明显地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5G技术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将在增长动能、产业结构、分配体系、全球分工、国际治理等方面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左学金  雷新军  
本文主要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产业政策 导向,建议对目前以选择和扶持优先发展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加以重新思考和调 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晓锋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可靠保障,财政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意味着各类产品、经济行为、企业与产业所需承担的税负将发生一系列改变,也就是说,各类经济活动的原始收益或成本均会产生变化。在此情况下,我国原有产业结构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文章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探讨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深入剖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上下游产业、国民收入水平、区域产业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