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91)
- 2023(21396)
- 2022(18441)
- 2021(16935)
- 2020(14612)
- 2019(33648)
- 2018(33390)
- 2017(63513)
- 2016(34723)
- 2015(38891)
- 2014(39060)
- 2013(38572)
- 2012(35590)
- 2011(32389)
- 2010(32586)
- 2009(30269)
- 2008(29888)
- 2007(26586)
- 2006(23526)
- 2005(21098)
- 学科
- 济(151654)
- 经济(151488)
- 管理(96781)
- 业(91908)
- 企(76330)
- 企业(76330)
- 方法(64126)
- 数学(55245)
- 数学方法(54510)
- 农(38493)
- 中国(37666)
- 财(36360)
- 学(35111)
- 业经(32558)
- 地方(31261)
- 制(28714)
- 农业(25757)
- 贸(25234)
- 贸易(25223)
- 易(24405)
- 理论(24219)
- 和(22279)
- 技术(21867)
- 银(21848)
- 银行(21751)
- 务(21716)
- 财务(21630)
- 融(21594)
- 金融(21590)
- 财务管理(21576)
- 机构
- 大学(503463)
- 学院(499928)
- 济(203469)
- 经济(199078)
- 管理(189166)
- 研究(177844)
- 理学(163089)
- 理学院(161158)
- 管理学(157923)
- 管理学院(157034)
- 中国(130229)
- 科学(113471)
- 京(108596)
- 农(93133)
- 所(92858)
- 财(92714)
- 研究所(84683)
- 业大(80412)
- 中心(79134)
- 江(75506)
- 农业(73383)
- 财经(73243)
- 北京(68817)
- 经(66387)
- 范(65941)
- 师范(65132)
- 院(64021)
- 经济学(61662)
- 州(60081)
- 经济学院(55225)
- 基金
- 项目(337160)
- 科学(261950)
- 基金(242510)
- 研究(237881)
- 家(215307)
- 国家(213550)
- 科学基金(180332)
- 社会(148088)
- 社会科(140221)
- 社会科学(140182)
- 省(132801)
- 基金项目(127764)
- 自然(120088)
- 自然科(117235)
- 自然科学(117195)
- 自然科学基金(115075)
- 划(112369)
- 教育(109584)
- 资助(100965)
- 编号(95206)
- 成果(77845)
- 重点(76742)
- 部(73192)
- 发(72593)
- 创(69491)
- 课题(67108)
- 科研(65218)
- 创新(64964)
- 计划(63836)
- 大学(62015)
- 期刊
- 济(228098)
- 经济(228098)
- 研究(148455)
- 中国(100071)
- 学报(90353)
- 农(83873)
- 科学(79209)
- 财(72285)
- 管理(70556)
- 大学(66918)
- 学学(63150)
- 农业(56674)
- 教育(54685)
- 技术(43674)
- 融(41978)
- 金融(41978)
- 经济研究(37168)
- 财经(36548)
- 业经(35516)
- 经(31525)
- 业(29976)
- 问题(29208)
- 版(25482)
- 科技(25330)
- 技术经济(25278)
- 图书(23952)
- 统计(23928)
- 业大(23219)
- 理论(22700)
- 贸(22593)
共检索到74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质上是"创造性毁灭"。构筑刻画"创造性毁灭"机制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长期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但也会带来新的结构性矛盾。应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启的"机会窗口",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破除阻碍"创造性毁灭"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加创新要素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瞻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等,提高科技创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王文武
本文将外部性模型的基本思想引入纵向创新模型,构建了一个融合“干中学”和活动的纵向创新模型,在比较一般的意义上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深刻阐述熊彼特竞争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探明经济增长的本质。模型不仅进行一般的静态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而且实现了熊彼特竞争国际化的扩展分析。
关键词:
熊彼特竞争 纵向创新 外部效应 欧拉方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秀娟 李睿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通过与实体企业和金融的融合共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孕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本文基于“创造性毁灭”机制,建立引入数字技术发展因素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应用转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与生产部门的集成整合将长期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与金融部门的深度融合在短期内因融资约束缓解而显著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国强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高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卓建伟 孙仲彝
1992-2002年,上海郊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郊区各区县的竞争关系从比较优势的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拉动郊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是投资增长、就业人口增长,而外国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在上海郊区经济增长中作用特殊。促进郊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核心是提升郊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关键是要高举“科教兴郊”大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郊区经济 增长模型 竞争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继 廖筠
基于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具体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了公共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定量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奕
通过对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系数和关联度的分析,并对两个系统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Granger因果实验和采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进行协调性验证。研究结果证明:区域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当前物流业发展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峰 阳立高
本文在集聚经济和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多样化集聚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盲目跟进中央的相似产业政策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低质量多样化集聚,进而未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以及在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多样化集聚则产生了极为有限,甚至不利的影响。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而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则在多样化集聚环境中更易于发挥结构升级效应。不同的是,金融业专业化集聚、批发零售业多样化集聚仅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效应;而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仅有本地效应,无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景气的机理开展研究。运用OECD科技统计数据和合成指数方法构造五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TCI),用其代表科技创新周期;运用GDP增长率数据构造GDP增长率换算指数(ECI),用其代表经济周期;对两个指数在中、短周期内的因果关系、时差关系、波动特征进行统计检验分析,验证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在中、短周期内的现实存在性,为下一步构造"基于景气状态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治
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新熊彼特 (Neo-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Segerstrom,Anant & Dinopoulos(1990)的研究是把熊彼特方法引入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早尝试,其后, Aghion和Howitt(1992)等经典文献奠定了新熊彼特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原磊
产业政策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定产业、优化产业环境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产业政策存在多目标冲突、多主体博弈、影响市场秩序、缺乏政策评估等问题。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一场技术、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全面协同变革,将对我国产业政策的目标、运行机制和手段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应从聚焦优化产业环境、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调政策评估与调整四个方面推动我国产业政策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跃良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建设国债单独影响经济增长的简明结果,其最终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R可由公式R=(1/M1-1/2m)B来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巨大,进而证实国债发行量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有效手段;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债能够得到双倍收益”的论断;同时指出,近年来由于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较快,收益已成迅速下降趋势,减少国债发行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
国债 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 货币数量方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玲 王光辉 顾基发
经济增长和社会代价之间的内涵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建模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选取代表性的社会代价指标试图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构建社会代价指数,利用状态空间方程和卡尔曼滤波从定量、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社会代价的关系,用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变化来揭示中国经济增长中社会代价的动态轨迹,探讨中国目前社会代价是否在一定合理的阈值范围之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在0.45~0.48之间,也就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社会代价增长0.45~0.48个百分点,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收益大于社会代价,但是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呈现了递增趋势。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姚愉芳
1990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起伏较大,尤其是1997、1998年分别降到0.5、0.36,1999年电力需求有所恢复。根据对1990年~2000年影响全国用电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电耗系数的大幅下降引起短期内电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突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