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7)
2023(3857)
2022(3280)
2021(3171)
2020(2607)
2019(6235)
2018(6465)
2017(11283)
2016(5897)
2015(5936)
2014(5837)
2013(5422)
2012(4912)
2011(4464)
2010(4740)
2009(4611)
2008(4538)
2007(3783)
2006(3763)
2005(3629)
作者
(14515)
(12372)
(12092)
(11864)
(7872)
(5876)
(5579)
(4744)
(4554)
(4434)
(4190)
(4161)
(4104)
(4036)
(3853)
(3803)
(3656)
(3524)
(3522)
(3447)
(3197)
(3032)
(2902)
(2827)
(2765)
(2741)
(2725)
(2636)
(2544)
(2347)
学科
(20834)
经济(20804)
管理(12308)
(9830)
(8897)
企业(8897)
(7701)
中国(7089)
(6072)
(5838)
(5438)
业经(5352)
体制(5182)
理论(5026)
方法(4776)
(4761)
教育(4462)
(4315)
金融(4315)
(4226)
银行(4221)
地方(4184)
(4125)
(4093)
贸易(4091)
关系(3998)
(3959)
(3893)
教学(3868)
税收(3710)
机构
大学(72147)
学院(71093)
研究(30256)
(28253)
经济(27575)
管理(23137)
中国(22955)
理学(18737)
理学院(18451)
管理学(17989)
管理学院(17813)
(16890)
科学(16828)
(16046)
(15415)
研究所(13622)
中心(12693)
(12378)
(12129)
师范(12054)
北京(11474)
(11318)
(11150)
财经(11065)
(10067)
师范大学(9959)
教育(9815)
(9530)
(9109)
业大(8655)
基金
项目(42523)
研究(34409)
科学(32988)
基金(29163)
(25694)
国家(25437)
科学基金(20966)
社会(20675)
社会科(19432)
社会科学(19426)
教育(16847)
(16241)
编号(14879)
基金项目(14469)
(14035)
成果(13540)
自然(12256)
自然科(11948)
自然科学(11945)
自然科学基金(11703)
资助(11543)
课题(11339)
重点(10205)
(9731)
(9589)
(9345)
(9283)
项目编号(9001)
(8756)
(8611)
期刊
(38654)
经济(38654)
研究(28989)
中国(21635)
教育(16968)
(12695)
(10795)
管理(10706)
学报(10517)
科学(9807)
(8639)
金融(8639)
大学(8563)
学学(7336)
农业(6978)
经济研究(6792)
技术(6699)
业经(6063)
财经(5648)
(5277)
(4981)
国际(4964)
职业(4456)
问题(4380)
图书(4236)
(4068)
改革(3982)
(3982)
世界(3914)
(3575)
共检索到130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李才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敏杰  
本文通过回顾历次财税制度改革所强化的财税制度化的基本主线,分析了倒逼财税制度改革宏观经济、人口、劳动力、城市化、户籍改革、要素价格、企业利润、主体税种增长空间和宏观税负的背景,认为未来财税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财税制度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核心的作用,以财税制度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的实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理念是提高市场效率,提高劳动福利,保障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改革的方向是:强化消费对于税收的贡献,降低工业企业生产环节的税收比重;强化自然人对于税收的贡献,构建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税制;继续推进财税制度化,加强政府收支预算的科学性;简化转移支付规则,减少转移支付比重,合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闻岳春  
1 999年 1 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这标志着在美国实行了近70年 ,并由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而且对国际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将彻底走向终结。该论文首先考察了美国新一轮金融改革即上述法案通过的国内外背景 ;然后阐述了此轮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 ;最后笔者分析了新法案通过及实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并认为总体上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智  张效榕  
2004年,我国为解决粮食供应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使得农民收入、粮食价格和产量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粮食价格在经历十年的持续增长后,2015年出现了价格转折,这主要是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以及国际粮价下跌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粮食价格政策亟需进行调整。其中,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则成为粮食价格改革的"试金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智  张效榕  
2004年,我国为解决粮食供应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使得农民收入、粮食价格和产量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粮食价格在经历十年的持续增长后,2015年出现了价格转折,这主要是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以及国际粮价下跌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粮食价格政策亟需进行调整。其中,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则成为粮食价格改革的"试金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远竹  张春霞  
分析了福建省新一轮林改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做法,包括明晰山林产权归属,核发山林产权证书,以及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等,指出这是一次针对林业生产关系和林业分配体制的大调整。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新一轮林改的主要特色及其理论贡献:一是使林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得以真正地分离,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得到落实;二是理顺了林业生产与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指出2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三是在集体山林产权的初始界定方面实现了平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层面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8次。总体上来说,前7次课程改革过于注重传承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对忽略。这次新课程改革,找到了实现这两种文化传承有机整合的途径和机制。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施晓光  程化琴  吴红斌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改革逐步从行业诉求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的出台是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深化和完善。2017年7月10日,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颜为民  邵姝静  
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政企关系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扭曲的政企关系显著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有效发挥;政企关系的扭曲程度每增加10%将导致企业家创业量减少2.2%;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也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不论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创业指标,或企业家精神的不同衡量指标,抑或分区域进行检验,还是采用政企关系的另一套不同数据来源指标,均发现,扭曲的政企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对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政企关系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峰  景荻  
传统农村宅基地制度主要定位于保障农民的居住安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人宅分离的现象越发普遍,宅基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利用模式亟需创新。此种背景下,探索宅基地入股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既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符合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中央放宽农地流转以便释放土地红利的政策精神。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颜为民  邵姝静  
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政企关系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扭曲的政企关系显著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有效发挥;政企关系的扭曲程度每增加 10%将导致企业家创业量减少 2.2%;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也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不论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创业指标,或企业家精神的不同衡量指标,抑或分区域进行检验,还是采用政企关系的另一套不同数据来源指标,均发现,扭曲的政企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对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政企关系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则  
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经成为我国长期战略决策的重点目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在阐述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经济社会"四个形态变化"的新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流通领域将凸显的一些新特点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新思路,进而提出了在近期和中长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十二个战略性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建淋  
文章基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宏观背景,剖析了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探索了其未来发展路径。为实现财税改革与财税法治协同推进,税收法治化应成为改革核心目标,并需重点关注税制结构、税收法律、征管实践、财税政策协调及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针对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重提升税收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税收执法的规范性与标准性,并加强税收司法保障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与公正裁决。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双重挑战下,税收法治建设应从立法完善、执法规范、司法保障及税法遵从等多维度加速推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大才  
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注重制度与环境的协调和兼容,一定的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制度环境,以制度环境为约束条件,设计和安排适合的新制度,提高制度安排和运行效率。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应该注意研究改革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国内外背景,根据现有的背景及背景发展趋势确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路径和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涛  李红艳  
本文认为均衡式改革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主要取向。从改革均衡性视角,全面介绍改革理论研究历程,提出了均衡式改革概念,阐述其内涵,探讨均衡式改革与非均衡式改革的适用条件,从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行性等方面分析推进均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就改革如何从渐进式转向均衡式给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