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3)
2023(12981)
2022(10928)
2021(10035)
2020(8246)
2019(19019)
2018(19076)
2017(35672)
2016(19513)
2015(21432)
2014(21645)
2013(21164)
2012(19819)
2011(18196)
2010(18651)
2009(17585)
2008(17768)
2007(16202)
2006(14768)
2005(14268)
作者
(55436)
(46098)
(45650)
(43711)
(29460)
(21943)
(20916)
(17693)
(17607)
(16890)
(15809)
(15513)
(15161)
(14896)
(14871)
(14190)
(13663)
(13509)
(13327)
(13163)
(11967)
(11359)
(11336)
(10777)
(10450)
(10426)
(10355)
(10312)
(9413)
(9094)
学科
(79189)
经济(79062)
管理(56979)
(52339)
(44675)
企业(44675)
(26811)
中国(26368)
方法(24277)
(23168)
(22514)
银行(22492)
(21400)
(21392)
地方(21110)
业经(20329)
数学(19713)
数学方法(19464)
(18732)
金融(18725)
(17394)
(15792)
理论(13947)
(13924)
财务(13875)
财务管理(13841)
农业(13838)
(13604)
制度(13599)
体制(13463)
机构
大学(270750)
学院(270143)
(111202)
经济(108602)
研究(99437)
管理(97465)
中国(81792)
理学(80822)
理学院(79863)
管理学(78529)
管理学院(77998)
(60191)
(59886)
科学(56558)
(50906)
中心(45015)
研究所(44902)
(44836)
财经(44582)
(44292)
(40209)
北京(39126)
(37486)
师范(37077)
(36036)
(35962)
业大(34928)
农业(34088)
经济学(33981)
财经大学(32815)
基金
项目(164795)
科学(129484)
研究(125922)
基金(117009)
(100741)
国家(99826)
科学基金(85255)
社会(79331)
社会科(75074)
社会科学(75059)
(64992)
基金项目(60355)
教育(58838)
(54582)
自然(52018)
编号(51990)
自然科(50806)
自然科学(50792)
自然科学基金(49884)
资助(47816)
成果(45459)
(39871)
课题(38158)
重点(37706)
(36685)
(35244)
(34605)
(33332)
国家社会(32454)
发展(32392)
期刊
(139300)
经济(139300)
研究(94247)
中国(70183)
(48835)
(42907)
(42057)
金融(42057)
管理(41528)
教育(40412)
学报(39628)
科学(36612)
大学(31175)
学学(28661)
农业(27427)
技术(24216)
财经(23018)
业经(22465)
经济研究(21870)
(19699)
问题(17146)
(14158)
(13765)
(13084)
论坛(13084)
图书(13079)
理论(12986)
国际(12833)
世界(12638)
(12350)
共检索到456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志春  
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和注册制的目标,导入了存量发行、券商自主配售、市值配售等举措。然而市场表现不佳,"炒新"不止,各种观点争执不下。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行评述应以理性中立的立场,通过评述和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制的方向、目标及举措,以求坚定改革的方向、目标,促进改革举措的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丽萍  
在市盈率上限等管制措施逐步取消后,高质量的IPO价格、合理的新股分配方式都只能内生于市场自身,它们是各类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程度、IPO定价信息环境、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灵活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研究新股发行体制的变迁,探讨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市场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发现,本次新政改革只是部分解决了主板新股定价高,中小板和创业板高价发行状况没有有效改变,首日涨幅整体有所回落,但是资金申购效率提高,新股申购收益明显上升,可能会进一步助涨"打新投机"。建议取消对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限制,促进投资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并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和发行定价过程的监管,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希泰  
新股发行体制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新股定价、承销和发售的一系列制度及相关安排,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股发行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本文先列举了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的表现,并从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视角探讨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提出以美国式招标确定新股网下配售价格、机构投资者在初步询价中要缴纳保证金、分期支付超募资金所产生的保荐费、让主承销商持有部分新股并设定锁定期等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付彦  邓子欣  
笔者以一个探路者的身份站在了关于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争论中,通过对这两种发行审核制度进行辨析,指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制虽能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进度如何,则取决于与之配套的法律基础制度和环境是否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法律责任体系和诚信监管制度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应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智  
股票发行体制问题,是证券市场多年来广泛关注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关系到新老股东的利益,关系到二级市场股民的信心,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时至今日,目前的发行体制,虽是历经了多次探索多次改革后的结果,仍是问题多多,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的历史回顾,剖析了目前的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建议,供管理层和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证券界同行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李妙华  陈昌明  
如果说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破除了厂网不分的问题,那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由此而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本文第一部分在分析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和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遗留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提炼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所确立的体制性框架的基本要素,或者说为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所需要进行的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所提炼出的逻辑框架,对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第四部分结合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实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勇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在分税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这个体制框架发挥了一系列正面效应,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了一些问题。基层财政之困、地方债务风险、土地财政的失控等弊端逐渐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央财政需要进一步收权还是放权?如果要收权(或放权),收(或放)的是哪些"权"?怎么收权(或放权)?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争议。带着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财税体制变革的历史脉络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走向的同时,提出了明确央地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并对其进行合理划分才是关键的主要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华清君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围绕合理配置政府间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权财力、明晰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边界、推动开放型经济新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重大举措,体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目标。实行让人民享受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绿色生活的财税政策,从根本上体现了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价值理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永昆  田友春  赵俊  
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提高,直接融资手段逐渐打破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中的支配地位,股票、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得以提高。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经济金融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股票融资在融资结构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这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然而股票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束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方卿  
本文从发行格局、经营管理模式、购销形式、图书发行总量、经营范围及发行队伍素质等方面,估价了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就。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彦锋   侯微怡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通过构建中期预算改革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核心目标的理论联系,分析中期预算框架提高财政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机理。中期预算框架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是增强财政稳定性、助力财政提质增效、实现最优财力均衡的理想“支点”。目前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期预算改革的深化面临诸多阻力,难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中期预算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推进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规划统筹和可操作性,大力提质增效,让财政更好地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刘天琦  
2013年8月1日,被称为我国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改增试点正式推向全国,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平衡。时隔近20年后,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施行,中央与地方政府收支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财权财力逐渐向中央集中,而地方财权事权严重失衡。近些年来,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卖地为生,造成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并引发地方债台高筑,甚至出现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本文将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营改增后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影响,并提出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财政作为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国当前沿袭着1994年所形成的分税制改革框架,虽然一直都在进行局部改革与调整,但财事权不匹配、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土地财政和地方债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凸显了中国现行财税体制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如何开展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已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由吕炜教授主编的《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东北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