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6)
2023(9317)
2022(7892)
2021(7521)
2020(6200)
2019(14693)
2018(14062)
2017(28087)
2016(14850)
2015(16508)
2014(16122)
2013(16497)
2012(15830)
2011(14274)
2010(14444)
2009(13310)
2008(13074)
2007(11635)
2006(10546)
2005(9387)
作者
(42268)
(36356)
(35468)
(34056)
(23091)
(17670)
(15967)
(14070)
(13960)
(12816)
(12605)
(12396)
(11564)
(11376)
(11136)
(11104)
(10709)
(10431)
(10259)
(10104)
(8959)
(8903)
(8853)
(8644)
(8273)
(8204)
(7794)
(7764)
(7366)
(7068)
学科
(76735)
经济(76670)
(47585)
(45164)
管理(33121)
农业(31711)
方法(29388)
数学(27325)
数学方法(27167)
地方(23265)
(22446)
企业(22446)
中国(17498)
业经(17037)
(14636)
(13574)
(13342)
土地(13017)
(12452)
贸易(12444)
(12007)
(11612)
农业经济(10937)
环境(10382)
地方经济(10344)
(9778)
金融(9776)
(9572)
(9538)
农村(9518)
机构
学院(208790)
大学(204551)
(92272)
经济(90579)
管理(80902)
研究(74534)
理学(69908)
理学院(69115)
管理学(67982)
管理学院(67613)
中国(59354)
(56925)
科学(45253)
(43557)
农业(43270)
(40158)
业大(38214)
(37585)
(37097)
中心(36684)
研究所(33851)
财经(31285)
(29035)
(28680)
(28011)
经济学(27963)
师范(27792)
农业大学(26960)
(26661)
(26360)
基金
项目(144375)
科学(114587)
基金(106033)
研究(105947)
(92416)
国家(91585)
科学基金(78739)
社会(69797)
社会科(65841)
社会科学(65824)
(58401)
基金项目(57258)
自然(49948)
自然科(48638)
自然科学(48626)
自然科学基金(47708)
(47068)
教育(45964)
编号(42458)
资助(42342)
(33268)
成果(33164)
(32774)
重点(32340)
(32227)
课题(29241)
(29188)
国家社会(29139)
人文(27411)
教育部(27364)
期刊
(109426)
经济(109426)
研究(60605)
(60314)
中国(48543)
农业(40814)
学报(33685)
科学(32452)
(27620)
大学(26568)
(25526)
金融(25526)
学学(25411)
管理(24133)
业经(23841)
(19815)
教育(16381)
问题(16018)
技术(15658)
财经(15191)
农村(14738)
(14738)
经济研究(14558)
资源(14497)
农业经济(14334)
(12903)
世界(12614)
(11932)
经济问题(11233)
技术经济(9919)
共检索到325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江涛  纪月清  胡浩  
本文理论分析了农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在对江苏省3县(市、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户转出土地来看,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从农户转入土地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农地是否确权登记颁证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两者的差异反映了随着确权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地减少或农户承包地正流向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与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裴志远  
近几年,中央文件多次强调,新增农业补贴要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一些地区也通过试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欧盟在如何管理、利用直接补贴支持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条的有效路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农业补贴做法基础上,提出如何利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探索建立落实与种植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方法和路径,以增强农业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政策效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尚旭东  
自2008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以来,除2011年外,历年1号文件均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提出明确要求。为此,不少地方出现了举全地之力快速推进的苗头和现象。通过总结各地推进成效,分析了快速推进确权登记颁证的诸多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未解、新增补偿问题困扰依旧,部分地区未按实际确权;未阐释确权登记颁证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政策间关系;新增面积处置有待商榷;为推进工作,基层干部隐瞒确权登记颁证时限;因台账缺失,确权登记颁证只能到组,农户对颁证结果不够认可;外出务工已成主流背景下,农民对确权登记颁证漠不关心,对其维权意义了解缺乏耐心等。在此基础上...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利用广东、江西两省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农户转出的实际行为来说,确权尚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就农户的选择意愿而言,确权会显著促进其流转意愿,确权对农户提高流转租金、采用正式合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确权会诱导农户合约短期化、对象选择非身份化的意愿取向。从总体上看,确权会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关系情感转向理性计算,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将确权工作所诱导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缪书超  陆华良  
耕地质量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818份调研问卷,探索并验证新一轮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确权能够有效激励农户采纳土壤肥力提升和养分平衡行为,激励农户更多采纳保护性耕作行为。具体表现为:确权颁证增加了农户施用有机肥、施测土配方肥和施石灰三类行为的概率,提升了农户采纳秸秆还田、免耕和深松三类技术的可能性。考虑到确权颁证的内生性和不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相互之间可能的关联,分别使用PSM模型和Mv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确权颁证的政策效应有滞后性,相对持有确权证期限较短的农户,持有确权证期限较长的农户更可能采纳上述各类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并且,农地确权对部分类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受到土地调整经历的负向调节,二轮承包期间经历过土地调整会削弱新一轮确权对农户施有机肥、施石灰和采纳免耕技术三类保护性措施的激励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鞠可心  
农地确权是中央从深化农村改革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确权不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也影响其承包地处置。基于苏、鲁、皖3省15县(市、区)935个农户样本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促进了经营权退出,但却抑制了承包权退出;经营权退出在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中具有遮掩效应;农地确权后,农户一旦选择流出自己的土地,就不会轻易选择退出土地承包权。因此,在"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政府需要系统评估农地确权的制度绩效,将经营权退出和承包权退出联动考虑,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琛  周振  孔祥智  
本文基于1998—2013年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利用撤县(市)设区政策这一外生政策在江苏省县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构建了撤县(市)设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证实了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阻碍了被撤并县(市)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作用效果约为10.7%。撤县(市)设区政策阻碍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是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的相对工资比率。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实施撤县(市)设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被撤并县(市)工资相对水平,促进作用效果约为8.7%。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琛  周振  孔祥智  
本文基于1998—2013年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利用撤县(市)设区政策这一外生政策在江苏省县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构建了撤县(市)设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证实了研究假说。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阻碍了被撤并县(市)劳动力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实施对被撤并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作用效果约为10.7%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公茂刚  伊珂萱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发现:承包地确权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几率,且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面积。农业补贴也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几率,同时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面积,但减少了农户土地转出面积。承包地确权显著增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入几率和转入面积的正向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几率的效应,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面积的效应受土地确权影响不显著。承包地确权和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地区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组织形式、上一年农业产出及投入等均对农户土地转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较好的土地生产条件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建议通过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加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改善土地质量等途径来促进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甲樱  李中  李祎萌  丁燕  唐小平  
产权清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直被视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承包地确权是保障土地承包稳定的重要抓手。承包地确权政策、实施及对承包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承包农户土地利用细分为农村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三类行为,纳入地权安全、土地权益、地权明晰和土地面积分析框架,阐释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利用吉林、河北、湖南、重庆4省(市)承包农户跟踪调查形成的2017和2020年2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不强,而基于实地调查的多视角经验分析也未证实承包地确权对农村土地租金、转让农村土地面积、新增农业机械投资、土地整治有十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要准确把握确权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承包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强化承包地确权的经费支持、做好技术支持和土地流转服务、消除扩大农业生产投资束缚、有效治理土地确权流转后可能发生的产权“垄断”问题,提升土地流转规模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广亮  王军辉  
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研究2009年以来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本轮确权显著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完成土地确权后,转出土地的农户比例提高、转出面积增加。确权促进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机制是通过确权颁证稳定流转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我们尚未发现确权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钱龙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大规模参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遗产,满足了极少数无地少地农户的利益需求,在集体层面上保障了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农户采取顺延承包的土地延包方式,不断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推动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进而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开展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分配理论的应用场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钱龙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大规模参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遗产,满足了极少数无地少地农户的利益需求,在集体层面上保障了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农户采取顺延承包的土地延包方式,不断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推动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进而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开展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分配理论的应用场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