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8)
2023(14347)
2022(11850)
2021(10749)
2020(9455)
2019(21569)
2018(20918)
2017(41420)
2016(22188)
2015(24513)
2014(24297)
2013(24474)
2012(22581)
2011(20207)
2010(20740)
2009(20009)
2008(19698)
2007(18026)
2006(15741)
2005(14756)
作者
(63584)
(53202)
(52999)
(50749)
(34134)
(25617)
(24309)
(20522)
(19946)
(19229)
(18208)
(17814)
(17323)
(16864)
(16797)
(16516)
(16026)
(15681)
(15566)
(15304)
(13210)
(13150)
(13051)
(12253)
(11967)
(11966)
(11961)
(11908)
(10733)
(10682)
学科
(97758)
经济(97656)
(91200)
(82562)
企业(82562)
管理(76209)
方法(43879)
(35740)
数学(35039)
数学方法(34719)
业经(31028)
(30359)
(27946)
金融(27944)
中国(27758)
(26082)
银行(26056)
(25161)
(24878)
财务(24841)
财务管理(24808)
企业财务(23606)
(23224)
(22145)
农业(21884)
税收(20670)
(20486)
技术(18815)
地方(18404)
理论(17604)
机构
学院(319482)
大学(314810)
(137755)
经济(135093)
管理(124717)
理学(106468)
理学院(105423)
管理学(103841)
管理学院(103253)
研究(102967)
中国(87220)
(71854)
(65233)
科学(60617)
(56877)
财经(55485)
(52658)
(50193)
(49945)
中心(49182)
研究所(47031)
业大(46016)
农业(44805)
经济学(42929)
北京(41023)
财经大学(40947)
(39692)
经济学院(39081)
(36198)
(35682)
基金
项目(201881)
科学(159798)
基金(148251)
研究(147647)
(128332)
国家(127191)
科学基金(110194)
社会(95324)
社会科(90592)
社会科学(90568)
(79587)
基金项目(77993)
自然(70624)
自然科(69062)
自然科学(69038)
自然科学基金(67903)
教育(66471)
(65408)
资助(60985)
编号(59210)
成果(47863)
重点(45360)
(45169)
(44893)
(43681)
(43088)
创新(41506)
(40214)
课题(39950)
国家社会(39898)
期刊
(153663)
经济(153663)
研究(98557)
中国(61385)
(60236)
(52948)
管理(49494)
学报(47510)
科学(43666)
(43037)
金融(43037)
大学(36088)
农业(35053)
学学(34498)
技术(28297)
财经(28099)
业经(25713)
教育(25507)
经济研究(24961)
(24129)
(21467)
问题(20015)
(18674)
技术经济(18413)
财会(17198)
(16837)
(16296)
国际(15315)
现代(15207)
商业(15117)
共检索到491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谭雪  李婧萱  
减税降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的角度,选取2004—2021年A股上市的4 519家企业数据,分析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所得税减税在微观层面的政策效应。理论上,新一轮所得税减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提升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优化外部融资环境,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研究发现,新一轮所得税减税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其中,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效果更明显。同时,新一轮所得税减税政策的推行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纾缓了所得税负担对企业融资能力的约束,而且,该政策效果在大型企业、轻资产企业、盈利企业、运营时间长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即新一轮所得税减税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异质性。因此,要强化所得税减税政策落实和跟踪机制,引导企业履行责任,促进企业技术转型,关注企业的异质性,避免盲目追求普惠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冬州  杨龙见  高崧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减税的经济刺激效果,是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部门的DSGE模型,分析了增值税减税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并将其与消费券、政府购买等其他提振经济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对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高度相关。由于非国有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增值税减税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净值,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降低其外部融资成本,使其增加投资。对于非国有企业,由于其用于形成资本的投资品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增值税减税在带来非国有企业投资增加的同时,也会带动国有企业产出的扩张。而对于国有企业,由于其受到的借贷约束较弱,税收减免即使改善了其净值,也不会影响其投资行为,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在相同的减税额度下,对非国有企业的增值税减税带来的总产出提升效果最优,发放消费券次优,而增加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带动效果则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深刻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链条以及不同政策效果后,减税政策才能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晶晶  应姣姣  周定根  
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并结合倍差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行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缓解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不同融资方式对出口的敏感性决定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细分样本发现,这一缓解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以及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吴文倩  王玲丽  
中国金融开放进程逐渐提速,外资银行进入是否真正有利于实体经济已成为现实议题。文章从企业产权与规模异质性的视角,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和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的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1)尽管对国有企业融资状况无足轻重,但外资银行进入显著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大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被显著缓解,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则被显著强化;(2)由于中小型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外资银行进入整体上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3)鉴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受损于外资银行进入产生的"撇脂"效应,文章进一步认为,在落实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以推动其尽快融入本土的同时,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云祥  宫旭红  
本文基于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商业信用对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商业信用净供给与信贷约束之间存在"错配现象"。在厘清商业信用对企业信贷约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商业信用对信贷约束的作用随着企业信贷约束程度的变化而不同。其中,就信贷约束比较低的企业,商业信用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对信贷约束比较高的企业,商业信用未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信贷约束,这表明,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约束的缓解仅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没有做到雪中送炭。另外,分不同所有制的回归结果发现,非国有企业的商业信用对信贷约束的作用显著大于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勇  王思瑞  
融资约束一直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本应缓解融资约束的股权质押融资工具,却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反而成为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障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础上,将数字金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数字金融对股权质押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困境;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有效地缓解因股权质押带来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高股权制衡度的上市公司中,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及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处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念明  
源于不同的目标导向,减税降费操作可分为基于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式操作、基于供给管理的税制优化式操作以及基于供需两端管理的预期引导式操作。自2008年以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分别遵循了扩内需、降成本与稳预期的操作脉络,当前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在稳预期导向下,以供给侧改革为重心兼顾需求侧调控的普惠性、实质性与精准性减负。推进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应明确政策实施的需求导向、实体导向与效果导向,以主体税费改革推动制度性减负,以清洁优化税费优惠完善宏观调控,以理顺传导机制打通减负传递通道,切实增强减税降费实质获得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亚军  杨旭晗  
本文探讨了OFDI通过拓展内源融资、拓展外源融资、实现制度规避和寻求优惠政策三条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7年2978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控制时间、个体固定效应的OLS方法和修正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是否存在产权异质和行业异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雪娇  翟淑萍  于苏  
税收征管会对企业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现有研究已验证了强制性税收征管对企业的"约束效应",本文则从柔性税收征管这一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制度刻画柔性税收征管,以此作为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分离出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后,评级高的企业,其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评级高的企业在评级披露后信贷资本成本显著降低,信贷融资规模显著提高。进一步揭示柔性税收征管发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发现,不同于强制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威慑机制发挥"约束效应",柔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声誉发挥"激励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柔性税收征管可以实现对强制性税收征管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税收征管"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理论,也为税收征管改革以及政府践行"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诚信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政策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王泽林   柏杨   单梦觉  
本文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贷款可得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银行总体密度上升有利于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密度上升在整体上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2)不同类型银行对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减少企业贷款所需的抵押品价值,但中小银行密度上升未能有效降低抵押品价值。(3)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优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则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中存在大型银行“摘樱桃”的现象。本文研究对不同类型银行发展如何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梅   刘佳   陈楚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服务化”等概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以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服务型制造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服务型制造通过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绩效和强化企业创新渠道发挥作用,且效果受到地理区位、行业竞争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已有研究更多关注"政企关系"的作用,忽略了"企业间关系"的重要性。本文运用2000~2002年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分别从"投资-债务"敏感度和融资环境两个方面考察了企业间关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均能有效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融资环境看,"企业间关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统计上超过了"政企关系",并且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我们还发现,双边企业间关系能够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多边关系网络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渠道来影响企业融资缓解,证实了多边声誉机制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帅  辛晴  
文章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实证分析了出口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能够显著缓解不同融资方式下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是,出口的这种融资约束缓解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上表现出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大中型外资和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尽管出口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但过高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易遭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要真正解决我国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还需要立足国内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研究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明确了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战略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政策措施,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两部大开发的高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对扶持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