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3)
- 2023(13258)
- 2022(11202)
- 2021(10442)
- 2020(8869)
- 2019(20679)
- 2018(20613)
- 2017(38860)
- 2016(20494)
- 2015(22607)
- 2014(22057)
- 2013(21559)
- 2012(19678)
- 2011(17469)
- 2010(17322)
- 2009(15785)
- 2008(15051)
- 2007(12546)
- 2006(11224)
- 2005(9812)
- 学科
- 济(81223)
- 经济(81109)
- 业(53840)
- 管理(53354)
- 企(40809)
- 企业(40809)
- 方法(36656)
- 数学(32709)
- 数学方法(32228)
- 农(26842)
- 中国(23823)
- 财(23144)
- 贸(19093)
- 贸易(19086)
- 业经(18947)
- 易(18709)
- 制(18183)
- 农业(18086)
- 学(16463)
- 地方(15903)
- 出(13198)
- 银(12328)
- 银行(12300)
- 体(12094)
- 融(11885)
- 金融(11884)
- 理论(11852)
- 行(11832)
- 务(11594)
- 财务(11547)
- 机构
- 大学(275194)
- 学院(270759)
- 济(113893)
- 经济(111612)
- 管理(107136)
- 研究(94510)
- 理学(92397)
- 理学院(91435)
- 管理学(89756)
- 管理学院(89241)
- 中国(72095)
- 京(58262)
- 科学(56264)
- 财(53625)
- 农(49023)
- 所(46713)
- 中心(44662)
- 研究所(42144)
- 江(41928)
- 业大(41774)
- 财经(41630)
- 经(38122)
- 农业(37850)
- 范(36144)
- 北京(36041)
- 师范(35717)
- 经济学(35560)
- 院(34814)
- 州(32311)
- 经济学院(32086)
- 基金
- 项目(191492)
- 科学(151727)
- 基金(141651)
- 研究(139356)
- 家(125027)
- 国家(124000)
- 科学基金(106509)
- 社会(90783)
- 社会科(85965)
- 社会科学(85940)
- 基金项目(74470)
- 省(72993)
- 自然(68626)
- 自然科(67071)
- 自然科学(67050)
- 自然科学基金(65878)
- 教育(64061)
- 划(62148)
- 资助(57166)
- 编号(55979)
- 成果(45250)
- 重点(43242)
- 部(43037)
- 发(41240)
- 创(39889)
- 国家社会(39075)
- 课题(37550)
- 科研(37362)
- 教育部(37335)
- 创新(37334)
共检索到415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义方 张本波
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居民落户意愿发生了转变,"流而不迁"的现象显现;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诉求差异显著,地区间需求平衡问题有待破解;城乡公共服务待遇差别仍然存在,改革尚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下的公共服务政策改革涉及面广、领域多、情况复杂,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和差异性质分阶段、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并加强相关顶层设计。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公共服务 权益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安磊 鄢伟波
在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逐步缩窄背景下,需要对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进行评估。通过构建一个劳动力多元化流动决策的分析框架,阐释户籍改革影响劳动力城乡再配置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一轮户籍改革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未放开户籍管制的城市相比,放开落户限制城市持有农业户口且在农村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减少了3.4%,该效应可进一步分解为持有非农户口劳动力比重增加1.9%,流动人口比重增加1.5%;户籍改革引致的落户门槛降低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降低迁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迁徙收益,促进了劳动力城乡间的再配置;城市财政压力、户籍所在地的农地价值、迁徙的心理与社会融入成本以及不稳定就业均会对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形成制约。拓展性分析表明,城市间落户政策差异引致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会进一步扩大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力资本差距。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一线城市落户门槛,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释放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潜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五荣 丰晨宇 陈华帅
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门槛呈现两极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降反升,中小城市逐渐实现零门槛。研究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4~2016年120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概率,且对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主要通过提高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农村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两个途径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创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创业促进效应在大规模城市、低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和年轻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左鹏,周菁
本文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 某县级市1991~1998年户口买卖全过程的调查,分析了买卖双方的基本动机和得失 情况,得出了对户口买卖的基本评价,提出了以居住地户口为基础,建立中国现代化 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明明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演化至今,已经完成了人口的城乡禁锢到自由迁移,但尚未全面调整户籍背后的经济利益,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以户籍利益的协调与重组为价值取向。现有改革措施还远远没有突破"户籍利益固化的藩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仍然需要强化中央政府在不同利益需求者之间"意见一致"的建设作用,围绕"突出中央政府的全面主导、推进户籍利益的协调与重组、构造户籍改革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特)大城市成为户籍改革的重点对象,构造户籍改革的强制性约束激励机制"等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钦 刘国恩
本文利用大型微观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估计中国本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医保受益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医保受益水平存在显著的户籍差异,流动人口的医保报销水平显著低于本地户籍人口。流动人口较低的医保受益水平抑制了其对正规医疗的选择,同时医保制度对流动人口医疗负担的降低作用显著小于本地户籍人口。究其原因,户籍制度挂钩的医保"属地"管理制度与流动人口"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使其医保不适用可能性显著高于本地户籍人口,从而导致医保受益水平偏低。因此,突破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弊端,建立适应流动人口需求的医保制度是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实际医疗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睿 胡治平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了我国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生存和就业成本不断提高等问题,因而户籍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地方还因此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改革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沿革、弊端、改革措施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城乡差距 人口流动 户籍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俞德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妥善安排,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半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农户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西亮
为何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市,但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却很高?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从教育帮助农村居民突破户籍限制的角度进行解释。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通过将极度正向选择性的永久移民分离出来,并放回到农村样本中去以修正样本选择偏差,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自然实验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农村教育收益率有显著提高,由原始样本的3.2%提高到5.7%。对农村居民而言,往往是高等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突破户籍限制,因而,我们还估计了大学教育收益率,发现城市大学教育收益率为50.4%,农村大学教育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兴民 高法文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城乡户籍人员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发现农业户口人员和非农户口人员的毛教育收益率、净教育收益率均有明显差距,且在后期有扩大的趋势。非农户口人员教育收益率长期高于农业户口人员与城乡人员劳动特点不同、高学历人员不断从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转移、城乡人员接受的教育质量不同等因素有关,这一差异后期有扩大趋势可能与我国劳动力结构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变化有关。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城乡 户籍 CGSS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萧帆
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渐成热点,从一个侧面说明推动改革的决策顺应形势、符合民愿。如何开展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时下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议论较多的话题,见仁见智中,也体现出对改革的重点领域及方式方法等的各自认知。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华 李明月
现行征地制度矛盾很多,亟待改革,这是决策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到底应如何进行改革,却争议很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路线之争,并遗憾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思路具有某种不彻底性,在对不彻底的改革思路引导下的改革现实进行全景式扫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制度现实改革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户籍歧视:城乡之分抑或内外之别
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新一轮农地确权的影响及其证据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认知、现实影响与改革取向——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不忘初心 勇于担当 为服务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城乡户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来自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经验证据
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责任及其分担机制——以城市非户籍人口为中心
自主退出与职业化准入:城乡融合视域中的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