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0)
2023(10841)
2022(8680)
2021(7622)
2020(6271)
2019(14064)
2018(13973)
2017(25734)
2016(14148)
2015(15912)
2014(16143)
2013(15814)
2012(15105)
2011(13902)
2010(14488)
2009(13640)
2008(13728)
2007(12897)
2006(12115)
2005(11768)
作者
(43155)
(35817)
(35765)
(34033)
(22984)
(17267)
(16142)
(13923)
(13837)
(13124)
(12289)
(12063)
(11759)
(11755)
(11301)
(11109)
(10701)
(10524)
(10395)
(10384)
(9464)
(8956)
(8889)
(8390)
(8352)
(8158)
(8112)
(8071)
(7511)
(7184)
学科
(66465)
经济(66378)
管理(37294)
(36251)
(27161)
企业(27161)
中国(24889)
地方(21958)
(21265)
业经(17363)
方法(16766)
农业(14351)
(13896)
(13664)
数学(13205)
(13116)
(13040)
银行(13021)
(12936)
数学方法(12899)
(12653)
(12473)
金融(12472)
地方经济(11501)
(11036)
贸易(11018)
(10542)
理论(10384)
发展(10262)
(10227)
机构
学院(205101)
大学(205020)
(82642)
经济(80582)
研究(79408)
管理(70254)
中国(62620)
理学(57236)
理学院(56469)
管理学(55181)
管理学院(54794)
科学(47751)
(46928)
(41490)
(40675)
(37367)
研究所(36781)
(36558)
中心(36533)
(31655)
师范(31337)
北京(30873)
财经(29866)
(29503)
农业(28549)
(28473)
业大(28380)
(27778)
(26711)
师范大学(24996)
基金
项目(122319)
科学(95210)
研究(92689)
基金(84994)
(74072)
国家(73327)
科学基金(61441)
社会(58080)
社会科(54811)
社会科学(54798)
(48979)
基金项目(42962)
教育(42288)
(40821)
编号(38597)
自然(36764)
自然科(35926)
自然科学(35916)
自然科学基金(35228)
资助(34927)
成果(34116)
(32590)
课题(28889)
重点(28123)
发展(26557)
(26095)
(25769)
(24581)
国家社会(23842)
(23716)
期刊
(110938)
经济(110938)
研究(71648)
中国(56578)
(37967)
教育(33138)
学报(33101)
(31162)
管理(30662)
科学(30489)
(26188)
金融(26188)
大学(25670)
农业(25169)
学学(23274)
技术(19575)
业经(18945)
经济研究(16929)
财经(15286)
问题(14416)
图书(13858)
(13352)
(13287)
(11631)
国际(10693)
书馆(10665)
图书馆(10665)
(10627)
世界(10601)
(10504)
共检索到357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燕  
西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缩小东西部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上一轮西部开发用了10年时间,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相对增长速度差距,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在新一轮西部开发中,应依托城镇化这一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清  扈恩邦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2010年至2030年将是西部的加速发展阶段。大开放格局的形成将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西部对外经济各项指标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其对外经济总量仍偏低。本文认为较低的对外经贸依存度,一方面说明西部未来的开放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西部大开放格局的构建,将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特征,也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为完善的政策制度下,探索对内对外协同开放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需求越来越大。西部地区如何渡过工业化前期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现区域的共同富裕?人们将目光凝聚在广阔的未利用地上。但是,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未利用地专项规划的共同指导下,厉行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挥供需调控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晓波  
详细地分析了重庆市建设"国家级"城市新区即两江新区的实践和推进政策,比较分析了成都市和西安市争取做"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措施。最后,对西部地区建设城市新区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永秀  赵伟伟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所处的背景已经不同于前10年,表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具体表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认识定位更到位、目标更明确、实施思路更清晰、发展层次更深入、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科学发展、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为了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发展模式、产业领域、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开发地域等五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林  
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具有牧区、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的特征,其地域文化、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等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不同。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按照单一的模式和路径推进,而应当根据各地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不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制约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力  张楠  周革非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继续推动资本品工业的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柯子  刘春雨  
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城镇化以外延式扩张为主,伴随着推高地价房价、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不可持续。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包括优化城镇布局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在内的新型城镇化六大任务,要求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逐步转向限制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要划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研究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明确了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战略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政策措施,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两部大开发的高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对扶持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明  彭实铖  
城镇群是国家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战略举措。北部湾城镇群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保证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优势产业不突出、通道功能发挥有限、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较低等因素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北部湾城镇群要选择以临港工业为突破点,实现以工促港,以港兴工,港城互动,共同发展;要强化与战略性企业的合作,建立新的战略支点;要资源、资本、创新多元驱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面向东盟,融入珠三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银兴  
沿江新一轮开发开放的目标是形成国际制造业基地。实现这个目标要以沿江城市现代化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沿江开放型经济,整合各种可能进入沿江的发展要素,创造新的沿江发展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炳全  杨斯迈  
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关键优势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突出劣势是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低。在建设发展中 ,选择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和小城镇发展模式并行的战略是符合省情的。但在完善和实施战略架构时 ,还需要从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广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学及学术机构在中心城市的分布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和规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世忠  陈晓梅  尹美群  
《会计法》既是我国建立健全各项会计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性和统领性法律,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法》的修订,不仅要考虑其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关系,还要考虑如何阐述立法目标和覆盖范围,如何规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如何将会计职业的价值导向体现在《会计法》的条文中。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提出如下观点:会计立法的目的要超越现行会计立法目的和立法覆盖范围,对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要求应分别阐述,要将"诚实守信、公正廉洁、遵纪守法、勤勉尽责"作为《会计法》所体现的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