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3)
2023(3935)
2022(3507)
2021(3321)
2020(3029)
2019(7250)
2018(7277)
2017(15068)
2016(7729)
2015(8856)
2014(8746)
2013(8958)
2012(8549)
2011(7950)
2010(8313)
2009(8098)
2008(8065)
2007(7627)
2006(7143)
2005(6723)
作者
(22262)
(18397)
(18150)
(17491)
(11745)
(8604)
(8457)
(6921)
(6809)
(6791)
(6126)
(5938)
(5920)
(5838)
(5663)
(5560)
(5479)
(5423)
(5294)
(5282)
(4748)
(4590)
(4421)
(4232)
(4167)
(4115)
(4093)
(4087)
(3695)
(3477)
学科
(34668)
经济(34640)
(25959)
管理(23815)
(21929)
企业(21929)
方法(13722)
中国(12156)
数学(11873)
数学方法(11735)
(11614)
(9257)
(9115)
(8878)
贸易(8871)
(8694)
(8111)
(7488)
银行(7485)
(7256)
业经(7095)
体制(7095)
(6580)
(5801)
金融(5801)
地方(5660)
农业(5406)
(5147)
(5129)
(4998)
机构
大学(118682)
学院(117945)
(52159)
经济(51050)
管理(45744)
研究(39087)
理学(38401)
理学院(38011)
管理学(37527)
管理学院(37269)
中国(32202)
(27496)
(25765)
财经(21098)
科学(20130)
(19515)
(18935)
(17940)
北京(17303)
研究所(16993)
中心(16773)
经济学(15632)
财经大学(15501)
(15199)
师范(15120)
(14771)
经济学院(14080)
(13987)
(13879)
商学(13076)
基金
项目(64221)
科学(50420)
研究(50344)
基金(46352)
(38834)
国家(38523)
科学基金(32513)
社会(31838)
社会科(30228)
社会科学(30220)
教育(23713)
基金项目(23622)
(23602)
编号(21817)
(20414)
资助(19895)
自然(19318)
成果(19205)
自然科(18851)
自然科学(18845)
自然科学基金(18514)
课题(15274)
(15241)
重点(14228)
(14139)
项目编号(13644)
(13459)
教育部(13457)
人文(13105)
(12952)
期刊
(63277)
经济(63277)
研究(41254)
中国(23461)
管理(20211)
(20193)
(14509)
金融(14509)
教育(13881)
科学(13573)
学报(13059)
(12888)
业经(11078)
经济研究(11077)
财经(10725)
大学(10708)
技术(10382)
学学(9613)
(9487)
(9205)
问题(8884)
农业(8496)
国际(8174)
商业(7427)
理论(7019)
图书(6418)
现代(6367)
实践(6285)
(6285)
技术经济(6161)
共检索到19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卫华  吴育华  郝丽萍  
经济理论对企业并购做出了多种解释 ,一些原因使新一轮并购具有新的特点。新一轮并购给我国带来了机遇 ,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与西方企业并购的不同及其原因 ,根据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有祥  
本文回顾了新一轮WTO农业谈判自2000年启动以来经历的5个阶段,总结了农业谈判的特征、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农业谈判中采取的基本谈判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书成  费伦苏  
近年来,我国吸引利用外资额急剧增长,中国已连续5年接受外来投资超过4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积极向中国进行投资,中国已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预计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外资引入高潮。其原因何在,与以往相比,本次外资引入高潮有何特点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志栋  贾立仁  
知识管理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兴起 ,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如何保证企业有效地实现知识管理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并对知识管理的流程进行了分析描述 ,最后对知识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华南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购并的特点和后果与以往各轮银行业购并浪潮相比,这一轮全球银行业购并浪潮呈现出如下特征:1.这是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浪潮。除美、欧、日等金融三强是这轮全球银行业购并的重心外,南美、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卷入,且不限于国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施锦芳  
当前,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日本不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2013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国内学者围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动机、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有相似之处。然而,新一轮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泡沫经济中后期还有较大区别。新一轮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当前日本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闵宗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全球掀起了新一轮跨国公司购并浪潮 ,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中国加入WTO后必然逐步开放国内市场 ,跨国公司购并浪潮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石凯  
一、引言1999年初,世界性经济组织及各大传媒评选出的1998年世界十大经济金融新闻,几乎均包括一条:全球银行业再次出现购并浪潮。根据德国《时代》周报1999年7月8日公布的资料,按购并总金额排序,1998年全球十大兼并案例中,银行业的兼并案占其三,即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帅传敏  曹桂华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主要捐赠国在国际粮食援助领域的地位,深入剖析了美国和印度大规模开展对外粮食援助的动机和目的,采用SWOT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在新时期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战略的SWOT矩阵,并提出了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新一轮合作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合作方式和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若干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见》提出了一批近期可操作可实施,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义重大的政策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国庆  郭卫军  周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制定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对我国出口技术管制、对外投资限制、贸易壁垒、科技人员流动限制等方面,阻碍我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美国意欲在未来高科技产业上实现全面的领导地位,必将持续对我国高科技企业采取高压态势,我国相关产业的供应链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在应对美国诸多科技创新战略的同时,应继续发挥举国优势,专注自身优势产业,打造世界级的头部优势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若干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见》提出了一批近期可操作可实施,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义重大的政策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磊  
预算法是财政预算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新修订的预算法对全口径预算体系、财政管理体制、预算公开、地方政府性债务方面作出了重大修改,为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对新预算法修订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存在争议等进行了认真梳理,对新预算法进行了全貌性的解读和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江振林  
本文通过对各经济强国崛起时国际经济环境的综合考察,认为国际战略机遇期具有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期、世界经济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重大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以及经济全球化处于新的加速期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一轮国际战略机遇期为中国要成功地由外围走向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把握这一机遇,中国既要积极营造和平环境,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又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既要积极培育大国战略产业,又要加快科技应用,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