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730)
2022(6928)
2021(6339)
2020(5484)
2019(12433)
2018(11686)
2017(23282)
2016(11740)
2015(12741)
2014(12211)
2013(12292)
2012(10803)
2011(9424)
2010(9929)
2009(10190)
2008(9788)
2007(8878)
2006(7998)
2005(7622)
作者
(31192)
(25684)
(25615)
(24390)
(16647)
(12363)
(11705)
(9988)
(9626)
(9390)
(8801)
(8746)
(8525)
(8173)
(8102)
(8019)
(7846)
(7599)
(7370)
(7009)
(6386)
(6382)
(6149)
(5902)
(5894)
(5797)
(5744)
(5668)
(5058)
(4988)
学科
(74771)
企业(74771)
(68750)
管理(56850)
(52664)
经济(52590)
(26733)
(25873)
金融(25873)
方法(24757)
(23109)
财务(23084)
财务管理(23072)
(22661)
银行(22659)
(21977)
企业财务(21861)
业经(21109)
中国(17390)
数学(17347)
数学方法(17200)
(16668)
技术(12999)
理论(12385)
(12368)
企业经济(12092)
体制(11356)
(11346)
中国金融(11063)
(10958)
机构
学院(166339)
大学(163116)
(75378)
经济(74043)
管理(71518)
理学(60685)
理学院(60242)
管理学(59572)
管理学院(59247)
中国(46700)
研究(46237)
(41930)
财经(32915)
(32731)
(29853)
(25528)
财经大学(24773)
中心(24063)
经济学(23899)
商学(23073)
商学院(22883)
(22107)
科学(21793)
金融(21683)
经济学院(21635)
(21304)
北京(20867)
(20840)
(19877)
银行(19186)
基金
项目(100385)
科学(82041)
基金(77303)
研究(75354)
(64865)
国家(64248)
科学基金(58699)
社会(51586)
社会科(49287)
社会科学(49272)
基金项目(40046)
(38186)
自然(37209)
自然科(36542)
自然科学(36534)
自然科学基金(35999)
教育(33950)
资助(31954)
(30785)
编号(29151)
(23518)
成果(23167)
(22755)
(22557)
国家社会(22008)
(21945)
重点(21905)
创新(21745)
人文(20927)
教育部(20925)
期刊
(84397)
经济(84397)
研究(50388)
(40771)
管理(34156)
(34059)
金融(34059)
中国(31115)
科学(19191)
财经(18343)
学报(18223)
(15708)
大学(15641)
技术(15460)
学学(15045)
(14174)
财会(13680)
经济研究(13513)
业经(12983)
会计(11496)
技术经济(10300)
教育(9761)
问题(9640)
(9306)
通讯(8988)
会通(8982)
现代(8672)
经济管理(8607)
国际(8594)
理论(8515)
共检索到26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丹  陈希阳  胡舒涵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文章立足于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考察新一轮国企混改对国企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描述性统计显示从"量"上看,超过一半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国有股减持,更有约5%的公司减持比例达到20%以上;从"质"上看,有超过10%的公司,国有股东的话语权在混改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对公司构成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在新一轮混改中,国有股权减持力度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此过程中股权制衡机制和董事会治理机制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印证了混改《意见》提出的促进股权多元化和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两个要求的经济效果,为国企混改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贾思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文章对90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梳理及分析,详细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企混改可以显著降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且这一作用在央企中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即信息透明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杰  尹林辉  酒莉莉  
以2005~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性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这一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差分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影响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外部监督力量越弱,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越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从可比性层面优化会计信息披露及监管机制提供参考,为管理者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万华林  
建立股票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引起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那么,这一初衷是否实现了呢?文章以民营企业为参照,首次实证检验了上市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上市对国有企业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是条件依存的,上市显著降低了非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对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市与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贾岩冰  陈阳阳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国有企业作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主力,其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障碍。以2013-2017年沪深A股进行"混改"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析了董事会配置对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多样性越丰富、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创新绩效越好,股权集中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董事会中行政型董事比例弱化了股权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化了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董事会中经济型董事比例强化了股权多样性和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丹  李伟  李东升  王群铸  
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引致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变革是提升国企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股权多样性、股权深入性和股权制衡度三个维度探究股权结构对治理效率的影响,并分析董事会断裂带在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关系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发现:混改国企股权多样性对治理效率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股权深入性、股权制衡度对治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董事会断裂带在股权多样性、深入性、制衡度对治理效率的影响中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长权力正向调节股权多样性对治理效率的影响,而负向调节股权深入性、股权制衡度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锋  彭龙  
与大多数研究融资约束与出口贸易的文章不同,本文从进口多元化视角入手,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贸易行为的影响。论文首先呈现了中国企业进口多元化的典型事实,然后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发现:整体上,中国企业平均从4个贸易伙伴进口20种产品,企均进口贸易关系为28个,但中国企业整体进口多元化水平下降;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有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最高,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低,但国有企业呈下降趋势,外资和私营企业呈上升趋势,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趋同;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是限制中国进口多元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一限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进口产品数量来实现,并且对国有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商政  
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央企并购重组、国有资本改革等多项改革试点体现了国家宏观的经济布局调整与微观经济举措。此轮改革将催生出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市场化投资机会,这也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旨剖析新一轮国企改革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商政  
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央企并购重组、国有资本改革等多项改革试点体现了国家宏观的经济布局调整与微观经济举措。此轮改革将催生出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市场化投资机会,这也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旨剖析新一轮国企改革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克智  索玲玲  段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78年,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推进公司化、股份制改造和国有企业上市等不同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本文就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现状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一、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具有以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向天歌  叶子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跨境投资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而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对冲则是有效管控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转轨国家跨境投资企业分类研究的视角,以2007~2014年中国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外汇风险对冲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体样本而言,中国跨境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按所有制差异划分企业类型,发现国有跨境投资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并不明显,但在民营企业降低效应显著;将民营企业按区域差异划分,发现只有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降低效应显著;将全部企业按行业集中度划分,发现完全竞争型和高垄断型行业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能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雪松  唐英伦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实证结果显示,《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与《物权法》出台通过扩大可抵押资产范围、加强债权人保护等渠道降低企业债务成本的经济直觉一致,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表现出丰富差异性:其一,与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相对更大;其二,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相对更大;其三,与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相比,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而言,《物权法》对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相对更强。这些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经验证据识别并揭示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促使企业债务成本下降的作用机理,从而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汪玉兰  
结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去杠杆”制度背景,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制衡度和股权多样性维度,研究非国有资本的引入能否降低国企过度负债水平,进而为国企高杠杆的治理提供可能路径。结果发现:非国有资本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国企过度负债水平。具体表现为:随着混改过程中引入非国有股东种类的增加以及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的可能性和程度降低。进一步区分中央和地方国企后发现:股权制衡度对国企过度负债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地方国企中,在中央企业中表现并不显著。而股权多样性对过度负债的治理效应在中央和地方国企中均表现显著。在加入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变量后发现,非国有股东向国企委派高管能够显著降低国企过度负债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资本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国企的债务融资成本,进而降低了国企的过度负债水平。研究结论拓展和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落实国企去杠杆政策要求提供了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志勇  
我国企业海外不同股权融资的比较研究刘志勇目前,我国企业在海外股权融资方面,已逐步走向多元化、多渠道的结构。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通过股权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在境外发行外资股(B股),在境内上市;在境外发行外资股(H股、N股、S股等),在境外上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万家乐  苗双有  
融资约束是否限制中国工业企业加成率的提升?针对此问题,基于微观层面的中国工业企业生产和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中国工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加成率。有关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融资约束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减少企业出口的概率和降低出口产品质量,从而限制企业提升加成率水平,表明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加成率理论机制中的生产率渠道、出口渠道和出口产品质量渠道均存在。为此,需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以提高中国企业加成率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贸易利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