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6)
- 2023(9662)
- 2022(8327)
- 2021(8152)
- 2020(7001)
- 2019(16732)
- 2018(16867)
- 2017(30108)
- 2016(17833)
- 2015(20745)
- 2014(21060)
- 2013(19754)
- 2012(18397)
- 2011(16831)
- 2010(17285)
- 2009(15496)
- 2008(15373)
- 2007(14178)
- 2006(12336)
- 2005(10978)
- 学科
- 济(60610)
- 经济(60557)
- 管理(38489)
- 业(33582)
- 方法(26742)
- 企(25662)
- 企业(25662)
- 教育(23971)
- 数学(23690)
- 数学方法(23389)
- 中国(22246)
- 农(18120)
- 地方(15980)
- 学(15096)
- 理论(14375)
- 财(14211)
- 农业(11901)
- 贸(11850)
- 贸易(11842)
- 业经(11765)
- 教学(11596)
- 易(11389)
- 制(10040)
- 和(9241)
- 技术(8588)
- 研究(8291)
- 发(8175)
- 务(8016)
- 财务(7991)
- 财务管理(7965)
- 机构
- 大学(241732)
- 学院(231555)
- 研究(82407)
- 济(81638)
- 经济(79316)
- 管理(78227)
- 理学(66636)
- 理学院(65618)
- 管理学(63982)
- 管理学院(63491)
- 中国(55004)
- 京(53426)
- 科学(51355)
- 范(44879)
- 师范(44584)
- 所(41942)
- 教育(39724)
- 农(39014)
- 财(38428)
- 江(38191)
- 研究所(38152)
- 中心(37551)
- 师范大学(36015)
- 业大(34585)
- 北京(34561)
- 农业(30815)
- 州(30698)
- 财经(29751)
- 院(29547)
- 技术(29423)
- 基金
- 项目(148821)
- 研究(117856)
- 科学(115900)
- 基金(100118)
- 家(85437)
- 国家(84545)
- 科学基金(70786)
- 社会(68126)
- 社会科(63958)
- 社会科学(63931)
- 教育(63706)
- 省(62370)
- 划(53546)
- 基金项目(53186)
- 编号(52653)
- 成果(47369)
- 自然(44119)
- 自然科(42999)
- 自然科学(42984)
- 自然科学基金(42150)
- 资助(40594)
- 课题(40409)
- 重点(35148)
- 部(34020)
- 年(33934)
- 发(33436)
- 项目编号(31277)
- 大学(31135)
- 创(30835)
- 性(30382)
共检索到365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蓓绯
大学评鉴是用来衡量大学绩效考核或协助进行教学质量改善的一种普遍方式。通识教育评鉴是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价值和功能以及实施成效进行判断评定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因评鉴工作的推进及评鉴机制的完善而进入纵深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评鉴的缘起、目标、原则并结合台南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实务的分析,探讨了台湾新一轮评鉴工作在评鉴目标、评鉴项目、评鉴机构、评鉴实施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鲜明特色,以期为大陆高校推动通识教育的制度化、纵深化、实效性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评鉴 中国台湾 台南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乐毅 于曌
台湾地区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整体性设置、课程实施模式的不断改进;并通过专门的层级化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强化课程管理;通过内外部课程评价促进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台湾研究型大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大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等方面也正面临类似问题。探讨并总结台湾地区的经验和问题,有益于大陆高校的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自1984年开始,台湾高校普遍开展通识教育。1995年以来,大陆高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2000年之后,许多高校将“通识教育”概念引入教学计划。对比分析台湾的通识教育和大陆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二者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点,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台湾 通识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战后中国台湾的大学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以协调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学习国际经验基础上创建起兼容中外文化精髓的通识教育体系,对推进大学教育的时代转型和台湾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台湾教育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振天
应财团法人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的邀请,笔者于2009年12月3日至5日以观察员的身份,全程观摩了台湾私立华梵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系所评鉴工作。这是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台湾第一次邀请大陆人员参观本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季诚钧
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大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
大陆 香港 台湾 高等学校 通识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冠英 陈希宜
近年来,台湾地区"教育部"在制订各级技职院校课程标准时,依据课程标准皆有明确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部",2005),这对于技职院校通识中心的课程规划应有一清楚的发展方向。但就实际上访谈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生及相关文献中(陈舜田,2004)可发现,技职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成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学生视通识课程为营养学分,少部分教师及教育单位的行政人员对于通识教育核心价值亦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现象。因此,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落实,除了课程的改善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外,亦涉及学校内外相关的学习资源与软硬件设施,上述因素皆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教学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勇、徐洁在《成人教育》2013年第8期中撰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并提出台湾地区的经验对大陆的借鉴价值。台湾与大陆的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属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强调以知识来培养人格。但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的通识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总体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力量三个方面。一、总体目标:台湾通识教育的目标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开俊 王一博
《大学评鉴办法》作为台湾地区开展大学教育质量评鉴的法律原则和执行依据,对推动本地区建立规范有效的质量评鉴机制,努力确保其教育品质并引导大学依自身发展之需强化自律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分析了当中条款,把握台湾大学教育质量评鉴之运作,以期对我国构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鉴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台湾大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海芍
文章梳理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元智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同时,结合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寿松 徐辉
文章对台湾中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途径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对两所大学的正式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比较,提出了制约内地大学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发展的三个要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仿 裴旭 万洪英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培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作为一种全新且具有革命性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政策,通识教育日益受到各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笔者着重介绍创造力战略下台湾通识教育在内容、途径、组织制度等方面所呈现的特色,以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创造力战略 通识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高佳
中国大陆广大地区面临乡村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研究海峡对岸的台湾以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具体分析台南市土沟村以时间为线索,以"农村美术馆"——即整个村作为美术馆的创新理念为平台,以艺术为媒介挖掘乡村价值,进而扩展到乡村产业、资本、管治与文化等深层领域,实现乡村多元发展与全面复兴的实践内容,系统归纳土沟"农村美术馆"的创新经验,从而启示我国大陆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与复兴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宝蓉 郑蔚
2006年起,系所评鉴作为一种新的评鉴模式被纳入到台湾地区高校评鉴体系之中。经过近5年的发展,台湾地区高校系所评鉴在主体、标准、方式、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所形成的特点逐渐凸显。实践表明,台湾地区高校系所评鉴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陆高校的专业评估或许可以通过借鉴台湾系所评鉴的经验,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高校 系所评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解艳华 罗玉晶
近年来,台湾地区私立大专院校数量快速增加,但由于少子化趋势、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质量的失衡。为了提升私立高等教育质量,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新制订了公私立大学的评鉴制度,并逐步修订私立学校法律,建立私立大学退场机制,以促进台湾私立大学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私立高校 评鉴制度 退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