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7)
2023(8608)
2022(7149)
2021(6767)
2020(5657)
2019(13317)
2018(13231)
2017(25523)
2016(13575)
2015(14772)
2014(14471)
2013(14573)
2012(13616)
2011(12511)
2010(12646)
2009(11940)
2008(11776)
2007(10250)
2006(9536)
2005(8360)
作者
(36767)
(31710)
(30723)
(29708)
(19895)
(15274)
(13968)
(12097)
(12018)
(11097)
(10778)
(10703)
(9945)
(9839)
(9816)
(9582)
(9192)
(9099)
(8844)
(8712)
(7816)
(7816)
(7743)
(7431)
(7146)
(7055)
(6779)
(6736)
(6439)
(6133)
学科
(68973)
经济(68897)
(49567)
(42095)
农业(33048)
管理(29071)
方法(26763)
数学(24855)
数学方法(24667)
(20985)
企业(20985)
业经(19114)
地方(17313)
中国(16404)
(15179)
(13692)
农业经济(12503)
(11822)
(11618)
(10282)
贸易(10276)
(9950)
发展(9858)
(9845)
(9810)
(9645)
土地(9641)
农村(9623)
(9482)
金融(9482)
机构
学院(188986)
大学(184411)
(85036)
经济(83499)
管理(72538)
研究(66611)
理学(62750)
理学院(62128)
管理学(61206)
管理学院(60850)
中国(52583)
(51718)
农业(38903)
(38560)
科学(38125)
(37698)
业大(33454)
(33144)
中心(31752)
(30707)
研究所(29633)
财经(29431)
(26920)
经济学(25812)
(25705)
师范(25538)
(24513)
农业大学(24013)
(23481)
经济学院(23426)
基金
项目(125481)
科学(99881)
研究(95965)
基金(91320)
(78349)
国家(77567)
科学基金(66945)
社会(63568)
社会科(59899)
社会科学(59885)
(51934)
基金项目(48754)
教育(43154)
(40678)
自然(40339)
编号(39364)
自然科(39343)
自然科学(39335)
自然科学基金(38614)
资助(36348)
成果(31442)
(30492)
(29002)
(28901)
重点(28133)
课题(27482)
国家社会(26458)
(25901)
(25277)
教育部(24876)
期刊
(102657)
经济(102657)
研究(58508)
(57972)
中国(44310)
农业(39394)
学报(28843)
科学(27579)
(27320)
大学(23884)
业经(23543)
(23277)
金融(23277)
学学(22544)
管理(22475)
教育(20549)
(18344)
技术(15565)
农业经济(14921)
问题(14859)
农村(14776)
(14776)
财经(14763)
经济研究(13999)
(12623)
世界(11740)
(11437)
经济问题(10869)
资源(10606)
社会(9993)
共检索到29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近年来,贵州省充当着新一轮农村改革先行者的角色。湄潭经过持续30年的改革形成成体系的制度安排,六盘水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安顺实行"确权、赋权、易权"的"三权"促"三变"改革,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值得观察的案例。贵州新一轮农村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以农业工业化实现后发地区现代化;以资源价值资本化推动发展;明晰和尊重产权是始终如一的主线;经营方式变革是特色农业经营的重要条件;财政和扶贫资金变股金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近年来,贵州省充当着新一轮农村改革先行者的角色。湄潭经过持续30年的改革形成成体系的制度安排,六盘水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安顺实行"确权、赋权、易权"的"三权"促"三变"改革,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值得观察的案例。贵州新一轮农村改革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以农业工业化实现后发地区现代化;以资源价值资本化推动发展;明晰和尊重产权是始终如一的主线;经营方式变革是特色农业经营的重要条件;财政和扶贫资金变股金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建安  
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18位村民在"大包干"契约书上摁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本世纪初,中印两国几乎同时提出了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印度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根据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的分析,我国的关键问题在于现有农业经营模式下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而印度的关键问题在于现代部门中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大量农业人口缺乏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基本素质。因而我国的农村农业问题在于农业经营模式本身,而印度的问题却并不在于农业的经营模式。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前景明显好于印度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钱龙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大规模参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遗产,满足了极少数无地少地农户的利益需求,在集体层面上保障了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农户采取顺延承包的土地延包方式,不断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推动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进而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开展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分配理论的应用场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钱龙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大规模参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遗产,满足了极少数无地少地农户的利益需求,在集体层面上保障了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农户采取顺延承包的土地延包方式,不断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推动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进而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开展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分配理论的应用场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指示,江西农村信用社如何迎接新一轮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给出了诠释。十年前,江西农村信用社积贫积弱、普遍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技术上已经破产。改革十年来,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推进与市场全面接轨、优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出企业内在活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甩掉了历年深度亏损挂账和全面亏损的帽子,存贷款业务规模从700亿元上升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磊  王吉恒  李玉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了可能,农户耕作面积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东三省作为国内粮食主产区域,天然拥有开展规模经营的条件,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与之对应,各类主体为实现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必然对涉农金融产品迸发出巨大的、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特点,分析影响农户金融产品需求的各项因素,并明确各类主体对金融产品需求的主要类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调查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玉梅  
新一轮利率政策实施后,温州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与民间贷款利率逐步趋于均衡,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挤出了部分民间借贷资本,基本达到了新政策设计目标。与西部农村信用社利率及苏南农村银行利率形成不同的是,温州农村利率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民自有资金及民间金融多方博弈、垄断竞争形成的结果。温州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至少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要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利率,避免“一刀切”;二是政府要重点关注金融生态建设与完善,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民间金融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志龙  慈鸿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阮红新  李向宇  
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改革评价、改革思想等方面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文献综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林荣华  
农村金融市场垄断背景下,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并没有达到扩大农村信贷的目的,反而加大了农村的融资成本。原因在于: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后,并没有形成农村信贷利率的市场定价机制,农信社只是简单地将信贷价格一浮到顶,以赚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对福建东部两县(市)的调查显示,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的成效并未达到政策设计意图。其原因可以用垄断市场结构下垄断定价与最优利率理论解释。真正建立起农村“两部门垂直合作型”金融组织体系,打破农村金融垄断,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融资困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华  李明月  
现行征地制度矛盾很多,亟待改革,这是决策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到底应如何进行改革,却争议很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路线之争,并遗憾地指出:现在的改革思路具有某种不彻底性,在对不彻底的改革思路引导下的改革现实进行全景式扫描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制度现实改革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江华  李明月  
现行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经济问题, 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征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从 1999年起,中央法制办、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门相继成立了征地制度改革课题组,为即将进行的征地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以此为标志,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拉开了帷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