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0)
2023(16206)
2022(13394)
2021(12482)
2020(10101)
2019(22999)
2018(22367)
2017(41560)
2016(22573)
2015(24371)
2014(24143)
2013(23728)
2012(22282)
2011(20458)
2010(21069)
2009(19815)
2008(19018)
2007(17080)
2006(15701)
2005(14598)
作者
(66203)
(55711)
(55025)
(52296)
(35236)
(26808)
(24808)
(21472)
(21399)
(20017)
(19156)
(18634)
(17958)
(17689)
(17435)
(16952)
(16356)
(16193)
(16027)
(15904)
(14043)
(13985)
(13557)
(13152)
(12608)
(12470)
(12401)
(12339)
(11437)
(11042)
学科
(95168)
经济(95052)
(65933)
管理(54666)
(51301)
(42889)
企业(42889)
中国(34647)
农业(34236)
方法(29117)
(28565)
金融(28563)
(27525)
银行(27475)
地方(27386)
业经(26813)
(26677)
数学(24901)
数学方法(24597)
(24313)
(23195)
(18630)
(18127)
贸易(18107)
(17530)
(16909)
(16566)
技术(14303)
环境(13655)
理论(13615)
机构
学院(315694)
大学(311620)
(131925)
经济(129179)
研究(118791)
管理(113628)
理学(96530)
中国(96513)
理学院(95355)
管理学(93615)
管理学院(93041)
(76414)
科学(72333)
(67325)
(61912)
(61761)
农业(58801)
研究所(55743)
中心(55703)
业大(53853)
(50606)
财经(46982)
(43960)
师范(43430)
北京(42817)
(42746)
(41644)
(40461)
(39801)
经济学(39634)
基金
项目(206373)
科学(161168)
研究(151454)
基金(147317)
(130576)
国家(129307)
科学基金(108420)
社会(97132)
社会科(91631)
社会科学(91608)
(82662)
基金项目(77686)
(69172)
自然(67930)
教育(67742)
自然科(66317)
自然科学(66295)
自然科学基金(65112)
编号(61462)
资助(58422)
成果(50663)
(50633)
重点(47338)
(44881)
课题(44029)
(43546)
创新(40694)
国家社会(40452)
(40446)
发展(40273)
期刊
(159439)
经济(159439)
研究(99210)
(78826)
中国(76758)
学报(55431)
农业(52507)
科学(50195)
(47979)
金融(47979)
(45548)
大学(42380)
管理(40077)
学学(40014)
教育(38136)
业经(31449)
(25665)
技术(25334)
经济研究(23940)
财经(22976)
问题(21522)
(19752)
(18201)
世界(17369)
农村(16866)
(16866)
业大(15868)
农业经济(15722)
(15355)
科技(14853)
共检索到50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元红  
2003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8省市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11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到29个省、市、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到金融部门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关系到金融部门对“三农”的支持。本文根据对第一批试点省市之一的重庆市的案例调查,阐述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具体做法及其对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初步评价了改革的直接和间接效果,考察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虽然比较全面,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方案仍然不够彻底,需要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另外,一些配套的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义奇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放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来考虑和设计,否则,简单地提合作制或商业化都将使其面临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双重困境。在市场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发展农村金融,需要国家介入,以期与市场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机制。这是求解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一个可能的切入点。关键是国家如何正确地面对民间借贷以及解决农村信用社以行政管理来替代其自身治理功能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调查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凯华  朱建英  胡倍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守太  
强化风险意识 加快发展步伐─-关于邯郸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分行行长袁守太防范金融风险,保一方金融平安是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农村信用社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之一。根据总行提出的农村信用社将作为今明两年金融体制改革重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组  
本文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反思我国农信社存在的机理。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积累的问题较多,一些理论问题尚待理顺,使得农信社存在的模式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有关农信社定位、治理结构、如何满足不同程度农户需求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应站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角度统筹规划,才能真正使改革取得成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阮红新  李向宇  
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改革评价、改革思想等方面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指示,江西农村信用社如何迎接新一轮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给出了诠释。十年前,江西农村信用社积贫积弱、普遍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技术上已经破产。改革十年来,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推进与市场全面接轨、优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出企业内在活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甩掉了历年深度亏损挂账和全面亏损的帽子,存贷款业务规模从700亿元上升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小川  
2003年7月开始的以商业化改革、充实资本、提高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改革进展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不均衡的问题。下一步,要按照巩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的方向,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做实资本要求、提高资本质量、优化股东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蕙  曾丽筝  
关于农村信用社结算现状及出路的调查报告□孙蕙曾丽筝农村信用社结算方式单一和结算工具的落后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在近期对温州市的农村信用社结算情况及脱钩后的出路进行了调查。一、农村信用社结算现状农村信用社正逐步从农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旭路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历届中国政府最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完善农村要素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而这些除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随着金融业改革的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邮政储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四家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真正扎根农村,所以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者。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过去业务发展受限、服务对象稀缺等因素导致自身经营边际成本高,资金规模小,供给能力不足,对金融改革缺乏必要的准备,因此需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农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家传  刘廷伟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进行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从股权设置、内部组织管理、业务经营、经营业绩与分配、外部环境及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对改革决策者及实际工作者有所裨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本健  马九杰  臧萌  
论文在梳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讨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信用社在合作金融时期,抑制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金融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扩张的冲动;(2)县乡两级法人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和乡级信用社对农村地区信贷都存在着初始投资不足的现象;(3)当乡镇信用社初始投资弹性不足时,县级统一法人改革能实现帕累托改进;(4)农村信用社法人级别提高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在保持农村信用社的县级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的同时,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金融支农政策等措施规避由于法人级别提高而带来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本健  马九杰  臧萌  
论文在梳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讨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信用社在合作金融时期,抑制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金融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扩张的冲动;(2)县乡两级法人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和乡级信用社对农村地区信贷都存在着初始投资不足的现象;(3)当乡镇信用社初始投资弹性不足时,县级统一法人改革能实现帕累托改进;(4)农村信用社法人级别提高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