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2)
- 2023(17215)
- 2022(14106)
- 2021(13458)
- 2020(11029)
- 2019(25369)
- 2018(24815)
- 2017(48258)
- 2016(25478)
- 2015(28533)
- 2014(27973)
- 2013(27528)
- 2012(25063)
- 2011(22387)
- 2010(22272)
- 2009(20669)
- 2008(19879)
- 2007(17441)
- 2006(15650)
- 2005(13981)
- 学科
- 济(108648)
- 经济(108541)
- 业(73195)
- 管理(68288)
- 企(50240)
- 企业(50240)
- 农(50189)
- 方法(44295)
- 数学(39688)
- 数学方法(39194)
- 农业(32898)
- 中国(32879)
- 业经(26448)
- 财(25359)
- 贸(22211)
- 贸易(22195)
- 制(21829)
- 易(21701)
- 地方(20250)
- 学(18096)
- 银(17728)
- 银行(17716)
- 策(17509)
- 行(17080)
- 融(16929)
- 金融(16928)
- 发(15997)
- 环境(15465)
- 体(15439)
- 技术(15119)
- 机构
- 学院(352456)
- 大学(349004)
- 济(159037)
- 经济(156275)
- 管理(138783)
- 研究(122354)
- 理学(119410)
- 理学院(118267)
- 管理学(116356)
- 管理学院(115704)
- 中国(98191)
- 京(72862)
- 财(70772)
- 科学(69001)
- 农(67711)
- 所(59345)
- 中心(57565)
- 财经(55991)
- 研究所(53492)
- 业大(52094)
- 江(51982)
- 农业(51773)
- 经(51402)
- 经济学(49393)
- 北京(45709)
- 范(44941)
- 师范(44583)
- 经济学院(44473)
- 院(43617)
- 财经大学(41495)
- 基金
- 项目(236134)
- 科学(189062)
- 研究(177688)
- 基金(175383)
- 家(151876)
- 国家(150607)
- 科学基金(130528)
- 社会(116929)
- 社会科(110750)
- 社会科学(110724)
- 基金项目(91635)
- 省(89264)
- 自然(81500)
- 教育(80400)
- 自然科(79665)
- 自然科学(79646)
- 自然科学基金(78248)
- 划(75288)
- 编号(71683)
- 资助(70918)
- 成果(57651)
- 部(54239)
- 重点(52878)
- 发(52282)
- 国家社会(49901)
- 创(49342)
- 课题(48606)
- 教育部(47047)
- 创新(46188)
- 人文(46016)
- 期刊
- 济(177327)
- 经济(177327)
- 研究(107458)
- 中国(71922)
- 农(68410)
- 财(52489)
- 管理(50548)
- 科学(48966)
- 学报(48665)
- 农业(46704)
- 融(40378)
- 金融(40378)
- 大学(39451)
- 学学(37198)
- 教育(34529)
- 业经(32880)
- 技术(30996)
- 经济研究(28235)
- 财经(27804)
- 问题(24326)
- 业(24139)
- 经(24034)
- 世界(20320)
- 贸(19921)
- 国际(17634)
- 技术经济(17386)
- 版(16694)
- 农村(16266)
- 村(16266)
- 经济问题(16100)
共检索到53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汪成云 赵亮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农村要素市场,从而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能够促进粮食生产。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化和农地经营规模化,通过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签订书面合同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促进粮食生产。市场化水平会弱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社会化服务会强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稳定地权、明晰界定地权边界的农业制度改革方向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兼容,应统筹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推动农地流转人格化交易向市场化交易转型,从而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佩红 李琴 李大胜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5年数据及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确权进度信息,从农户视角出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确权使农地转出可能性降低7.3%,户均转出面积减少0.66亩,转出租金每亩提高44.9元/年;使农地转入可能性提高1%,但对户均转入面积和租金率无显著影响。可见,要建立高效的农地流转市场,仅通过农地确权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市场构建、主体培育和行业优化三管齐下。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户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传兴 高士亮 张良悦
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所带来的耕地快速流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基于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1985—2010年中国耕地的流失与粮食净进口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3个粮食主产区是耕地快速流失被迫调整的结果。城镇化对土地的刚性需求固然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偏向发展战略却加速和放大了这一结果。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耕地违法开发上的政策博弈便会继续延续,只有将其置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框架加以补偿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土地发展权推进主体功能区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工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杨兴龙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系统分析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农地流转数量的增加,使农户参与农地转出的概率平均提高6. 36%,同时使农户农地转出面积增加0. 538亩;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新一轮农地确权促使农户将农地有偿流转给非本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地流转的市场化,但确权并未促进农地流转期限的长期化。因此,应继续推进新一轮农地确权,做好收尾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相关配套措施,为有效发挥农地确权效果提供条件。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数量 质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利用广东、江西两省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农户转出的实际行为来说,确权尚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就农户的选择意愿而言,确权会显著促进其流转意愿,确权对农户提高流转租金、采用正式合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确权会诱导农户合约短期化、对象选择非身份化的意愿取向。从总体上看,确权会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关系情感转向理性计算,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将确权工作所诱导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广亮 王军辉
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研究2009年以来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本轮确权显著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完成土地确权后,转出土地的农户比例提高、转出面积增加。确权促进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机制是通过确权颁证稳定流转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我们尚未发现确权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证据。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农地集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叙文 方师乐 史新杰 卫龙宝
产权和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而中国新一轮的农地确权为探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生自然实验。本文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农地确权政策是否、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农地生产率。研究结论显示,农地确权会显著提高农地生产率(3.7%),且其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对确权1年以内的农户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确权1年以上农户的农地生产率(5%)。进一步的机制探究发现,稳定的产权能增加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同时加速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进而提升农地生产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奕山 纪月清 钟甫宁 陈志钢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8省95个村庄的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各类因素基期值对村庄后期是否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影响。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村庄劳动力外出与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土地流转状况、区位特征、财政对上级的依赖性、村干部年龄和过往土地调整情况影响村庄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评估确权政策对劳动力迁移或土地流转的效果应考虑该政策推广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与先行试点区相比,后续政策推行将面临不一样的执行难度。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劳动力迁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解春艳 康兰媛
本文在农地确权福利效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农地确权前后农户福利变化情况及农户之间福利差异,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探讨了引起农户福利变化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农户福利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农户间福利水平差距缩小;农地确权政策宣传情况、农户参与意愿和农地确权整体满意度对农户福利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户主年龄和村庄地理位置显著地负向影响农户的福利变化。从分位数回归结果来看,农户户主年龄在低端和高端分位点上对其福利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而耕地面积在中分位点上更加显著;地理位置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在中分位点上显著且其系数有上升趋势;确权颁证只能显著提升中高分位点上的农户福利变化的幅度;农地确权了解程度对农户福利变化影响的整体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农地确权参与意愿和整体满意度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趋势为逐步增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农户收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利用湖北、山东、广西三省(区)五县7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地确权-中介变量-农地转出的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政策实施前地权状况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发生过农地调整、村委会流转作用较小村庄的农户转出行为影响效应更大;农地确权通过劳动力流动、交易费用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通过意愿交易价格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负向作用。从三种机制来看,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最大,意愿交易价格机制次之,劳动力流动的效应最小。未来在强化农地确权政策,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去粮化 粮食安全 影响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去粮化 粮食安全 影响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