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7)
2023(6499)
2022(5366)
2021(4952)
2020(4243)
2019(9778)
2018(9500)
2017(19555)
2016(10072)
2015(11260)
2014(10813)
2013(11251)
2012(10703)
2011(9810)
2010(10031)
2009(9437)
2008(9151)
2007(8375)
2006(7465)
2005(6641)
作者
(27831)
(24256)
(23493)
(22552)
(15090)
(11748)
(10564)
(9329)
(9130)
(8454)
(8246)
(8043)
(7537)
(7463)
(7302)
(7281)
(6998)
(6943)
(6764)
(6669)
(6007)
(5976)
(5945)
(5676)
(5491)
(5416)
(5232)
(5102)
(4960)
(4676)
学科
(56125)
经济(56072)
(44730)
(37685)
农业(29689)
方法(23988)
管理(22966)
数学(22455)
数学方法(22329)
(16844)
企业(16844)
业经(14549)
中国(12616)
地方(11250)
(10921)
农业经济(9992)
(9974)
(9251)
贸易(9248)
(9051)
农村(9043)
(9028)
(9003)
土地(8808)
(7899)
(7794)
收入(7544)
发展(7472)
(7462)
(7348)
机构
学院(148067)
大学(144436)
(70306)
经济(69249)
管理(59132)
理学(51907)
理学院(51475)
管理学(50804)
管理学院(50549)
研究(49036)
(45214)
中国(39829)
农业(34154)
(30313)
(28879)
业大(28010)
科学(27147)
财经(23997)
(23987)
中心(23893)
(22687)
(22107)
经济学(21619)
研究所(21378)
农业大学(21022)
经济学院(19873)
经济管理(19674)
(17809)
师范(17699)
北京(17540)
基金
项目(99154)
科学(79613)
研究(75276)
基金(74413)
(63762)
国家(63157)
科学基金(54823)
社会(51056)
社会科(48173)
社会科学(48163)
基金项目(39578)
(38829)
自然(33223)
教育(33198)
自然科(32440)
自然科学(32436)
自然科学基金(31884)
(31114)
编号(30681)
资助(29947)
(27464)
成果(24081)
(23740)
(22607)
国家社会(21900)
重点(21768)
(20573)
教育部(20394)
(20373)
人文(20358)
期刊
(80742)
经济(80742)
(51148)
研究(42914)
农业(34582)
中国(31682)
学报(22347)
科学(21464)
(20989)
业经(19758)
大学(18777)
(18684)
金融(18684)
学学(17971)
管理(17082)
(15999)
农村(13441)
(13441)
农业经济(13412)
问题(12310)
财经(12152)
技术(11527)
教育(11499)
经济研究(11158)
世界(10376)
(10309)
经济问题(9235)
农村经济(9005)
(8915)
技术经济(7901)
共检索到22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利用广东、江西两省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农户转出的实际行为来说,确权尚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就农户的选择意愿而言,确权会显著促进其流转意愿,确权对农户提高流转租金、采用正式合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确权会诱导农户合约短期化、对象选择非身份化的意愿取向。从总体上看,确权会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关系情感转向理性计算,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将确权工作所诱导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佩红  李琴  李大胜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5年数据及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确权进度信息,从农户视角出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确权使农地转出可能性降低7.3%,户均转出面积减少0.66亩,转出租金每亩提高44.9元/年;使农地转入可能性提高1%,但对户均转入面积和租金率无显著影响。可见,要建立高效的农地流转市场,仅通过农地确权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市场构建、主体培育和行业优化三管齐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苏毅清  王志刚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广亮  王军辉  
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研究2009年以来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本轮确权显著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完成土地确权后,转出土地的农户比例提高、转出面积增加。确权促进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机制是通过确权颁证稳定流转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我们尚未发现确权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证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江涛  纪月清  胡浩  
本文理论分析了农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在对江苏省3县(市、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户转出土地来看,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从农户转入土地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农地是否确权登记颁证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两者的差异反映了随着确权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地减少或农户承包地正流向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与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利用湖北、山东、广西三省(区)五县7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地确权-中介变量-农地转出的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政策实施前地权状况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发生过农地调整、村委会流转作用较小村庄的农户转出行为影响效应更大;农地确权通过劳动力流动、交易费用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通过意愿交易价格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负向作用。从三种机制来看,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最大,意愿交易价格机制次之,劳动力流动的效应最小。未来在强化农地确权政策,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金海   胡新艳   陈卓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独特的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发掘创业行为背后的产权制度根源。基于2016—2018年广东省阳山县4449户农户家庭全部成员就业创业信息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DID模型细致评估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显著拓展了农户的县域创业空间,这主要是激励了农村政治与经济两类精英家庭的创业行为;而文化精英家庭的潜在创业空间因资金缺乏而有待释放。(2)农地确权主要通过发挥市场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来吸引农村精英返乡创业。而且,农地确权并不显著影响县域创业行为的生存周期,表明其创业效应不带有政府强推的“运动式”特征。(3)农地确权改革激发的创业活动有显著的就业带动效应,且“差序格局”特征明显。文章结论揭示了农村地区创业所蕴含的地权改革作用逻辑,是农户从“外出打工”向“返乡创业”生计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汪成云   赵亮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农村要素市场,从而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能够促进粮食生产。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化和农地经营规模化,通过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签订书面合同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促进粮食生产。市场化水平会弱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社会化服务会强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稳定地权、明晰界定地权边界的农业制度改革方向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兼容,应统筹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推动农地流转人格化交易向市场化交易转型,从而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彩云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奕山  纪月清  钟甫宁  陈志钢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8省95个村庄的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各类因素基期值对村庄后期是否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影响。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村庄劳动力外出与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土地流转状况、区位特征、财政对上级的依赖性、村干部年龄和过往土地调整情况影响村庄成为首批确权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评估确权政策对劳动力迁移或土地流转的效果应考虑该政策推广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与先行试点区相比,后续政策推行将面临不一样的执行难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解春艳  康兰媛  
本文在农地确权福利效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农地确权前后农户福利变化情况及农户之间福利差异,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探讨了引起农户福利变化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农户福利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农户间福利水平差距缩小;农地确权政策宣传情况、农户参与意愿和农地确权整体满意度对农户福利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户主年龄和村庄地理位置显著地负向影响农户的福利变化。从分位数回归结果来看,农户户主年龄在低端和高端分位点上对其福利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而耕地面积在中分位点上更加显著;地理位置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在中分位点上显著且其系数有上升趋势;确权颁证只能显著提升中高分位点上的农户福利变化的幅度;农地确权了解程度对农户福利变化影响的整体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农地确权参与意愿和整体满意度对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趋势为逐步增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运  陈波  
新一轮农地确权是否有效促进了中国的农业增长?当前有不少文献对确权政策的经济绩效提出了质疑,而众多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收集反映各省份确权完成进度的数据,以新一轮农地确权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在使用有效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直接测量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中国农业增长的效应。面板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仅此产权制度改革本身即可使中国狭义农业总产值显著增长约1%,如果各省份确权工作自开始全面推进到基本完成的平均用时为三年,那么农地确权本身即贡献了三年农业实际增长的约8%,这在总量上意味着660多亿元的农业产出增长。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确权政策的经济绩效在长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其对农业增长的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杨兴龙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系统分析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农地流转数量的增加,使农户参与农地转出的概率平均提高6. 36%,同时使农户农地转出面积增加0. 538亩;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新一轮农地确权促使农户将农地有偿流转给非本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地流转的市场化,但确权并未促进农地流转期限的长期化。因此,应继续推进新一轮农地确权,做好收尾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相关配套措施,为有效发挥农地确权效果提供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