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2)
2023(6511)
2022(5816)
2021(5367)
2020(4957)
2019(11893)
2018(11677)
2017(23233)
2016(12528)
2015(14174)
2014(14280)
2013(14497)
2012(13672)
2011(12347)
2010(12606)
2009(11838)
2008(12277)
2007(11162)
2006(9682)
2005(8748)
作者
(36909)
(31016)
(30978)
(29637)
(19819)
(15111)
(14356)
(12108)
(11548)
(11095)
(10402)
(10384)
(9835)
(9814)
(9786)
(9720)
(9582)
(9132)
(9122)
(8985)
(7741)
(7669)
(7637)
(7082)
(7074)
(7055)
(6912)
(6832)
(6327)
(6131)
学科
(56659)
经济(56590)
(37078)
管理(36705)
(31516)
企业(31516)
方法(29364)
数学(26366)
数学方法(26137)
(18106)
(13781)
(12847)
财务(12818)
财务管理(12790)
中国(12308)
企业财务(12302)
(10953)
(10912)
(10215)
贸易(10213)
(9901)
地方(9897)
业经(9867)
农业(8826)
(8091)
(8071)
金融(8069)
银行(8069)
(7825)
理论(7592)
机构
大学(186249)
学院(183735)
(78044)
经济(76471)
管理(71145)
研究(61073)
理学(61023)
理学院(60376)
管理学(59323)
管理学院(58961)
中国(47813)
(39066)
(38710)
科学(36692)
(32272)
(32002)
财经(30424)
研究所(28703)
中心(28448)
(27807)
(27610)
业大(27348)
农业(25518)
北京(24933)
经济学(24268)
财经大学(22686)
(22497)
师范(22279)
经济学院(22074)
(21931)
基金
项目(116509)
科学(91007)
基金(85164)
研究(83628)
(73920)
国家(73348)
科学基金(62391)
社会(52566)
社会科(49873)
社会科学(49850)
基金项目(45064)
(44779)
自然(40921)
自然科(39966)
自然科学(39949)
自然科学基金(39263)
教育(39103)
(38055)
资助(36133)
编号(34183)
成果(28389)
(26747)
重点(26177)
(24223)
(23568)
课题(23065)
教育部(22970)
科研(22892)
大学(22444)
人文(22086)
期刊
(83525)
经济(83525)
研究(53944)
中国(34592)
(33473)
学报(29402)
(28479)
科学(25951)
管理(24736)
大学(22047)
学学(20658)
(19637)
金融(19637)
农业(18508)
教育(16752)
财经(15868)
技术(15832)
经济研究(13723)
(13429)
业经(12727)
问题(11397)
(10773)
技术经济(10222)
统计(10009)
(9787)
理论(9534)
财会(9527)
(9197)
(8697)
商业(8592)
共检索到27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贾佳  王蓉  
新一轮债转股的特征是市场化,与上一次债转股实践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新一轮债转股开启的背景下,分析涉及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与博弈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以及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机构这三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同时通过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化水平在新一轮债转股实施中很可能出现政策偏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贾佳  王蓉  
新一轮债转股的特征是市场化,与上一次债转股实践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新一轮债转股开启的背景下,分析涉及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与博弈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以及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机构这三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同时通过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化水平在新一轮债转股实施中很可能出现政策偏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即  张文婷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转股的指导意见》(下称"2016年《意见》"),拉开了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序幕。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的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在机制设计上更多体现了市场化特征,出现了多种股债结合、以股为主的综合设计方案。发展和改革委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已有200多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涉及26个行业,债务总金额2.4万亿元,实际到位金额1万亿元,资金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文章对新一轮债转股的市场发展情况和项目模式及特征进行分析,对新一轮债转股的核心政策进行解读并对比两轮债转股的区别,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新一轮债转股市场的竞争格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债转股业务提供借鉴与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文章对新一轮债转股的市场发展情况和项目模式及特征进行分析,对新一轮债转股的核心政策进行解读并对比两轮债转股的区别,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新一轮债转股市场的竞争格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债转股业务提供借鉴与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文章从债转股的具体概念入手,分析其再次推行的必要性,认为债转股可能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指出新一轮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转股后转让给AMC、参照投贷联动模式、以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管计划等方式规避《商业银行法》限制实施新一轮债转股;AMC最终扮演的都是对贷款债权和企业股权的价格发现者角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文章从债转股的具体概念入手,分析其再次推行的必要性,认为债转股可能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指出新一轮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转股后转让给AMC、参照投贷联动模式、以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管计划等方式规避《商业银行法》限制实施新一轮债转股;AMC最终扮演的都是对贷款债权和企业股权的价格发现者角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君  
文章从债转股的具体概念入手,分析其再次推行的必要性,认为债转股可能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指出新一轮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转股后转让给AMC、参照投贷联动模式、以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管计划等方式规避《商业银行法》限制实施新一轮债转股;AMC最终扮演的都是对贷款债权和企业股权的价格发现者角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在全  
新一轮债转股的主要方向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方式、提高供给质量,因而具有市场化、法制化的新特点。从实际推进情况看,本轮债转股在"募投管退"四方面存在障碍。对此,应从制度上、法律上约束和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通过多种创新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推进债转股顺利实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秀红  任全民  
加快推进企业"债转股"对于缓解企业债务压力,降低企业杠杆率,减轻经济运行中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债转股"虽然从2016年开始提出,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进展缓慢、签约项目落地实施比重低、"明股实债"模式突出等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负担。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该类问题,必须从国有企业经营困境成因和发展环境入手,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同时制订切实可行、企业能够承受的方案,以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赢,促进经济重新焕发活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冠栋  
在去杠杆及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背景下,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于2016年开始启动。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出发,在当前政策框架下,立足银行视角探讨符合实际的债转股业务实施模式。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债转股的实施模式,总结了政策性债转股和直接模式债转股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银行目前以基金模式实施的债转股,严格意义来讲是一种债务置换,间接实现了债转股。新一轮的市场化债转股未来难以直接实施或通过大规模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来实施,银行更可能通过设立债转股专营子公司,以基金模式或承接银行各类债权来实施债转股。最后,本文从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方阳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大华  
债转股是国企脱困的重大举措, 政策性很强。实施债转股, 必须注重培育和健全股权交易市场, 特别要重视避免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